APP下载

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对策探讨

2019-10-09李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4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骨科下肢

李真

410006长沙市第四医院麻醉手术科,湖南长沙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骨科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骨科类疾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但是老年群体的身体功能在逐渐衰退,且往往伴有多种疾病,导致老年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由于麻醉干预和手术治疗等因素出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1],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大。为了达到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治疗的目的,麻醉过程中护理人员和麻醉师的密切配合十分有必要,可以保障麻醉和手术治疗顺利进行。

资料与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高龄骨科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试验组男20例(68.97%),女9例(31.03%);年龄57~85岁,平均(71.05±2.37)岁。对照组男19例(65.52%),女10例(34.48%);年龄59~83岁,平均(69.01±2.81)岁。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骨折;②年龄55~89 岁;③智力正常;④患者及患者家属可以有效沟通,自愿接受护理服务指导和相关问卷调查。

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不能有效沟通;②患者或家属拒绝配合,其他原因退出。

方法:①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监测护理、心理护理等。②试验组接受麻醉护理配合:手术前1 天麻醉师要通过检查报告和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并根据了解情况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定预防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麻醉师还要与护理人员积极沟通,在麻醉和护理配合过程中尽量简短交流,将手术中的麻醉方式、麻醉流程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并耐心回答患者疑问。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一般需要长时间卧床,这使得患者罹患肺部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式,避免排痰方式有误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要按照医生要求指导患者摆放体位,以便顺利完成麻醉干预,手术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并发疾病较多,在麻醉穿刺时难度较大,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体位,以便配合医生麻醉穿刺。当麻醉效果开始产生后,患者会逐渐失去知觉,正常反射也开始不存在,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安置舒适的体位,以保证呼吸顺畅,并妥善固定四肢,以免麻醉效果消失后出现不良后果。手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机体反应和指征,患者在麻醉干预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循环呼吸系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特征时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观察指标:采用满意度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0~100 分,满意>80 分,一般为60~80 分,不满意≤60分。治疗率:(治疗+一般)/76×100%。

统计学方法: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资料,数据应用SPSS 19.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老年人是骨科下肢手术的一个特殊群体,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时需要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更细致的工作态度,密切注意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配合麻醉师积极预防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在麻醉护理配合过程中,护理人员在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灵活应对意外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应用护理配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研究结果基本相似[2]。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相比,在高龄骨科下肢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护理配合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评分,推广意义大。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骨科下肢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