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的效果
2019-10-09马秀顷
马秀顷
271400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医院急诊科,山东泰安
骨盆骨折是指因高能外伤所致的骨科外伤疾病,患者多数伴有尿道或膀胱损伤等症状,若未能及时治疗,会引起盆腔脏器严重损伤、创伤性大出血休克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有研究指出,在发生骨盆骨折早期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有效控制骨折受损情况,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术后恢复具有促进意义。损伤控制理论是一种通过阶段性修复和治疗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以达到控制损伤情况、提高手术成功率为目的的护理理论[2]。因此,将损伤控制理论引入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探析效果,现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骨盆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8~56岁,平均(39.58±2.39)岁;致伤原因:高空摔伤12例,车祸16例,严重挤伤13例。研究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29~57 岁,平均(39.68±2.42)岁;致伤原因:高空摔伤13例,车祸17例,严重挤伤11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损伤控制理论,其中损伤控制理论是以阶段性为主的理论,将方法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①时间控制:急救人员在接到患者求救信息后必须在5 min内开救护车出诊,以最快速度到达急救现场,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对病情作初步评估,随后开展预见性操作,如建立静脉通道、止血固定包扎患部、输液补给、呼吸畅通等措施。②本源损伤控制:在观察检测患者的同时进行心理安抚,稳定患者心绪,在语言上安慰、鼓励患者,提高依从性。做好失血性休克处理,对尿液少、呼吸困难、血压异常等休克现象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如吸氧、监测血压、控制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等,确保输液速度正常、患者血压稳定,随后告知急救医生患者具体情况并且通知相关急救人员做好手术准备。③并发症损伤控制:治疗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记录患者各项体征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发症,如患者出现腹胀、腹痛、腹紧张等情况,可协助医生行腹部探查及脏器修补术;若出现血尿、排尿困难、尿道口溢血等情况,可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若出现阴道出血需请妇产科医生诊断处理。④医源损伤控制:在转运患者时,可在患肢下垫砂袋,避免患肢外翻或内旋,在使用担架时必须使用约束带固定,保持患者身体平衡,妥善放置好导尿管及输液管等;在检查时,要做到尽量不移动患者体位,可采用袖珍型检查诊断仪器进行检查。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大出血等。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骨盆骨折属于临床骨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有研究指出,大部分骨盆骨折患者因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以至于未能立即控制病情,致使病情加重身体无法承受手术治疗最后死亡[3]。因而,针对这一问题,临床上在急救护理中引入损伤控制理论,旨在缩短送诊到手术室所用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努力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能够优化整个急救过程,让医务人员明确自身责任,使得整个急救护理过程以有序、有目的性的开展,有效缩短了急救时间,为后续顺利进行急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最快时间内到达急救现场后立即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对病情进行评估,给予预见性损伤控制操作及心理疏导,稳定患者心绪,提高患者配合度,可以控制本源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生存率[4]。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因在护理中,医务人员通过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在转运及检查时也尽量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疾病症状,有效保障了患者的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5]。
综上所述,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概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早日康复。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h) 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min) 住院时间(d)研究组 41 1.34±0.51 38.25±5.08 7.32±4.11参照组 41 2.47±0.89 50.44±5.17 13.49±4.23 t 3.96 4.58 2.86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