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结合相互融合的路径探索

2019-10-08王菁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制度治党思想建党融合路径

王菁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配合,协同发展,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协同,具有深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本文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互融合的逻辑出发,在分析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协同的动因以后,提出了两者相互融合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5-172-002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严治党是确保共产党旺盛活力、公正廉洁的时代举措,针对从严治党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同时做好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项工作。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思想建党理论可谓功不可没,在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且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自身、攻坚克难的有效武器。而制度治党不但可以支持思想建党成果的延续,还作为一种关键的手段,来作用于党内统一的维护和党纯洁性、先进性的保持。进入新时代,上述两项工作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工作完善上的积极探索。但是在运行机理方面,思想建党有别于制度治党,因此,要想确保两项工作的协同与兼具,就要以一个宏观的时代视域来促进相应配套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融合的逻辑

(一)其作为基本原则,支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现实建设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共产党之所以较之无产阶级群众更具优势,便是在于他们对无产阶级运动的进程、条件和一般结果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知。马克思、恩格斯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确立了一系列的组织规范与制度,从而形成了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间的根本区别。“灌溉论”是列宁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依靠思想建设来确保党具有持续的战斗力和先进性。

(二)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具体实践与经验总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中,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始终是分不开的,且积淀成为一项优良的传统。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提升战士们的觉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如组织宣传队、上政治课、组织讨论等。之后的古田会议对思想建设的价值予以了高度的肯定。抗战阶段,党依靠开展延安整风,使得党内的团结与统一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就对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融合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江泽民同志认为在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当中,党的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能够充当重要的抓手,来发挥显著的现实价值。胡锦涛同志提出应围绕两大主线,即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能力来支持党建新布局的构建。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基于对现阶段党情、国情的深度分析,提出了支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即促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协同发展。

(三)是现时代实现发展宏伟目标的必然路径

伟大梦想的实现依赖于偉大工程的建设,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亦是如此,且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便是这一伟大工程,该工程作为基础与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梦想的与时俱进。通过有效的建设来形成更为坚强、更为有力的党,才能够不负时代发展赋予的新使命。站在新的时间阶段,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言是机遇,也是考验与挑战,积极地把握好党的建设,来使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将是未来时期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实现的有力保证。而要想促进党的建设的有效增强,就需要坚定不移地做好一项工作,即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协同与融合。

二、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融合的动因分析

党建工程兼具系统性和艰巨性,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是该项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作为党建形式的集中表现,既保持着各自独立的特征,又互相补充,并在从严治党实践中达到辩证统一。

(一)两者间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

思想建党倾向的是由思想来发挥引领作用。

思想建党强调的是理论思想所发挥的引领作用,通过运用毛泽东思想等伟大理论成果来对党员进行武装,依靠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来使这些先进思想渗透至全体党员当中,融入其血液,刻进其脑海。制度治党强调的是对行为的约束与规范,这一工作的开展也显示了共产党在执政和领导方式上的积极探索和愈加成熟。着眼于内容层面,制度治党即是依靠党章、条例、准则、规则、细则、办法、规定等来对党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实现统一行动的目标。由此,思想建党的重点应当放在对党员认知、意识的提升,和党员纯洁性、先进性的保持上。而制度治党则是依靠相应制度的设立来对党员行为发挥约束与规范效用。基于此来看,两者在内容、过程、方式和效果上均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二)两者互为补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联系

近年来,从严治党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热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治党工作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人们对党的信心。而在从严治党中的两个关键内容便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两者在方式和机理上虽然存在着一定区别,但却互为补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联性。根据十九大报告的指导,在党建工作当中思想建设属于基础性建设的范畴,其应当贯穿整个党建工作的始终。与此同时,思想建党的进行依赖于制度治党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在长期的改革、建设和实践当中,中国共产党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制度,具有代表性的如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巡视制度等,而发展至今,通过制度途径来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显然已经成为我党的一个鲜明特征。概括来讲,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分别以其软约束与硬约束作用的发挥支持了党的现实建设。

三、支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效融合的现实路径

(一)思想建党作为基础和前提支持了制度治党的有效施行

外因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内因的参与,由此,就要求基于思想觉悟之上来建立起严格的法规制度。与此同时,在培养与构筑制度信仰的过程当中,思想教育就成为一个必然路径,即通过学习、教育、训导等来达到建设党的思想的目的,概括来讲基本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对全体党员的积极引导,来形成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刻认知,除了相关的理论体系之外,还要将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学习的内容,并通过相应的学习实践来深化学习;第二,通过对全体党员的积极引导,来形成其对传统道德文化、中华优良传统的学习与回顾,依靠夯实科学理论,来促进人格素养的提升、思想信念的坚定、内心认同感的强化等,并最终达到一种信仰的高度,成为党员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第三将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强化提上日程,积极培养一批有着过硬技能、扎实理论、优良作风的思政工作者,这一过程当中,思政领导班子建设十分关键,且需要通过增加建设力度、经费投入来确保其建设成效。

(二)制度治党确保了思想建党的深度和有效性

制度机制的完善依赖于相应动力、预警、评估、保障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这一点在思想建党中得到了十分深刻的体现。建立预警机制,能够帮助对党员思想动态的实时掌握,从而将思想矛盾、思想隐患及时的排查出来,由此,政治工作先行,问题就被扼杀在了萌芽阶段;所谓动力机制,指的是依靠制度来实现对思想建党的正向推动,给予思政工作、政策导向以足够的重视,来支持对党员学习积极性、活动参与性的持续调动。这个过程中,在内容和形式上通过促进对“三会一课”的进一步丰富与优化,将更多的时代元素融入其中,保持其先进性。与此同時,对于党员的参与路径做新的开拓,在参与渠道、参与方式上更加的多元、丰富,且在党务的参与中形成对党员参与动力、制度意识和话语权的树立;评估机制即评估考核机制,其是以各部门、各单位的现实情况与思政工作特点为根据来建立的,基于此,在领导的任免、晋升及政绩考核中,党的思政工作就成为了十分关键的参考指标;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来支持思想建党的开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体现制度的保证与强化作用,特别是在法治精神的培养上,应注重制度化向思想教育中的渗透。积极落实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并针对教育学习建立起相应的培训制度与机制。此外,应给予干部监督制度的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依靠完善、明确的制度来为党员的思想轨道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页,第65页

[2]王世谊,缪昌武.《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结合的内在逻辑、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治理研究》,2018年第4期

[3]蔡文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逻辑与路径》,《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建》,2016年第7期

[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

猜你喜欢

制度治党思想建党融合路径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与新形势下党建解析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把“制度治党”落到实处
推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体制化、常态化
党内法规让从严治党“硬”起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95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建规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