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2019-10-08徐忠仪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四边形探究性情境

徐忠仪

摘 要:探究式学习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帮助,这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开展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初中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5-006-001

一、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演讲时提出了探究式学习,并指出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而且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具体过程中包括四个环节:(1)设定情境,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加强;(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对于解决教什么以及学什么,探究式学习非常的适用,而且已经得到理论上的论证,所以人们对探究式学习非常的重视。

我国的课程论专家罗星凯对探究式学习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内容以及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同时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也应进行概括,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点,即“活”和“动”,其中“活”主要表现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生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预设教室内发生的活动,而学生的思维不能受到学生的控制,所以常常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教师意想不到。“动”主要表现在三点:即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以及动手观察。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探究问题,该学习过程较为积极、主动,在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并且应联系其他学科知识,进行问题的积极探究,充分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充分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實施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确定了基本模式,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应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实施探究性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设置,这主要是因为问题既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也是学习起点,所以必须认真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中,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并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包括直观实物演示、生动语言描述等,创设学生感兴趣,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进而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课时,教师组织模拟庆祝“十一”节抽奖活动,首先公布抽奖活动规则,即凡是摸到红球者,会获得相应的奖励。然后学生模拟抽奖活动,每小组应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抽奖。最后完成摸球活动,应让学生猜测每个学生摸到红球机会大小。由于这一问题的情境创设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不陌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的自主探究。由此可以看出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

2.体验探究过程,主动获取新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获取新知,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自行进行探究。例如教师在教三角形全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画出一个已知的全等三角形?”让学生进行探究,由于三角形有三边三角,所以可以得出一角一边、两角两边、两角一边等不同的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条件进行探索,对于一角一边两个条件、两角、两边等,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一个条件、或者两个条件,都无法画出三角形。之后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本节课主要教学三个条件中的“三边”,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惑,对知识产生一定的偏差,所以对于关键性问题以及疑难问题,若学生解决不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适当的给予指导。

3.加深拓展内化,学会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对数学问题理解也不同。一些学生可能会获得较多的知识,一些学生获得的知识较为零散,还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共同探究,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和评价,互相交换意见、互相启发和补充,以此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提出问题:“按照顺次的顺序,将ABCD各边中点连结起来,各中点分别为E、F、G、H,并形成一个四边形EFGH,探讨该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添加什么条件,使四边形EFGH为菱形”,学生的答案不同,有的学生回答是矩形,有的回答是正方形,有的学生回答添加AC=BD,可以使四边形为菱形。针对这几个答案,教师让各组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都非常的积极,讨论氛围较好,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的答案都正确,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添加什么条件,可以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添加什么条件,可以使四边形为正方形?”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教学中应对学生学习状况充分把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更好的学习初中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的实施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四边形探究性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四边形逆袭记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趣谈四边形
感悟三角形的高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