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研究
2019-10-08徐俊俊
徐俊俊
摘 要: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虽然老师们和学生们都非常的努力和认真,但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能力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为了解决学生英语口语输出障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模糊语言学的特点,系统的阐述其对英语口语教学实践带来的有益的影响和启发,丰富了英语教学理论,也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口语教学;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180-002
模糊性是客观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的模糊性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出现的。对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研究对象是现实语言中存在的大量的模糊现象,是介于模糊学和语言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同时具有模糊学和语言学的所有特征。模糊语言学研究对象涵盖了客观语言的语法、语音和词汇,几乎囊括了语言的所有层次、结构和语言所使用的所有场合。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知识的传授也应当自觉接受模糊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其研究成果为我们正确认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模糊概念、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影响与启发。
一、模糊概念
古希腊时期,尽管“模糊”的概念还没有产生,但是模糊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其代表人物是尤布利德斯。此后两千多年里,众多学者和哲学家还是对模糊概念进行了多种释义。美国著名哲学家皮尔斯1902年将模糊解释为:当事务出现有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考量,实际上仍不能够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一个命题(proposition ),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此时这个命题就可以说是模糊的,上面所说的实际不能确定,并不是指解释的无力而不能确定,而是因为说话者的语言特点本来就是模糊的。
二、口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英语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状况:年级越低,学生回答问题越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越活跃;年级越高,学生越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越沉闷。有的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高分,但真的让他们开口说英语,可能一句都说不出来。抓耳挠腮,脸红是大多学生的表现。还有的学生在自由言论时语言流畅,但一到正式场合就会变得结结巴巴,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但众所周知,口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英语口语的输出能力对日后的交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若此时没有培养好英语口语输出能力,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英语口语输出能力的因素,提出模糊语言学对提高英语输出能力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三、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能力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 忽视英语学科。由于家长的不全面了解,仍然对孩子的英语口语学习不像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考试那样重视。对《英语课程标准》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许多家长认为我们以后又不去国外生活,所以只要能考高分就可以了。至于口语,学不学好都无所谓。正是因为这种不正确的想法,导致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口语学习不重视,马马虎虎过去就行。久而久之学生本身也就不认真学习了,忽视了英语语音的训练,忽视了对话的操练,从而影响了口语的输出能力。
2. 缺乏交际自信。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同,有的比较胆小,羞于开口,并且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不满意,觉得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比较薄弱,因此不敢开口,怕出错遭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但其实正是因为这种不自信才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时产生过度的焦虑现象,越是焦虑就越是容易出错,影响他们正常的顺顺利利的口语表达。产生这种恐惧现象的原因就是平时学生的操练机会少了,锻炼学生自主感的机会少了,因而障碍了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英语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而且声音不够响亮,学生缺少自信,没有足够的勇气来表达自己。
3. 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他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部分,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有的学生从小没有受过英语学习的熏陶,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所以也就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不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是无法学习好一门学科的。这种缺乏学习动机的现象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口语表达。
(二)客观因素
1.学校课程设置、语言环境、班级容量的不足。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并不注重学生英语口语方面的训练,普遍存在重视语法传授以及词汇讲解的现象,因此培养的学生基本是考试型。而这些现象也就导致了学生为考试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一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应试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能力很不理想,普遍存在听力差﹑发音不准﹑开不了口﹑不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会话交流的困境;其次是语言环境的问题,由于学生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不必担心因为不会使用英语购物或问路等生活问题而带来的语言障碍。因此,除了课堂之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特别少;另外,大部分学校的班级容量特别大,一个班将近六七十人或者更多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口语训练因此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多种不利因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阻碍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2.缺乏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必须要在好的语言环境中多练。但我们的学生很少甚至没有与外国人对话的机会,并不是生活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在课堂上,也缺少对学生能力展示的舞台,不少老师缺少对情境的创设。因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低,结果,拳离了手,曲离了口,学生的口语能力越来越差。
四、模糊語言学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转变
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
1.模糊课堂内容,改变学生思维方式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主要目的是用来交际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学校要重视、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英语口语教学,尽可能的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其实笔试成绩和口语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
模糊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意味着不给课堂内容下“确切定义”和固定范围,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禁锢学生的思维方式,激起学生对于问题的联想和好奇心,引发深度思考以及多元化思维和表述方式,培养“举一反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模糊师生原有角色,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
维果斯基(Vygotsky,1962)提倡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要开展协作学习,认为协作有利于学生达到并超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发展水平与成人启发指导或者和更优秀的同伴合作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所以应该模糊教师与学生的固有角色分配,即教师“教”,学生“学”,进一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协作,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学习当中,让学生们动起来,玩起来,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把“说英语”变成一种很愉快的体验。在活动之中,学生主动参与和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从而也可以获得初步的交际能力。
3.模糊课内课外,组织好课余活动
学好外语,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主动模糊课内课外的界限,积极为学生创造本土语言环境和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外英语学习。随着多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线配音﹑在线完成朗读任务并打卡,让学生体验英语本族语者的文化氛围。
4.模糊理论和实践课程界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中国特殊的教育体制,当前学校教育强调理论知识,学生将理论用到实际中的机会很少。因此教师应该淡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区别,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例如翻译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大量加强实际翻译练习,通过兼职做口译等方式练习口语。
五、结语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模糊性就没有语言,它反映着人们思维的模糊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概念的模糊性。将模糊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外语口语教学,从而启发学生经过推理、想象、分析对比、鉴别和判断去捕捉模糊语言的深层信息,摒弃某些明晰、精细的做法,采取一些模糊、欠分明的策略,是外语教学中值得尝试的一项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模糊理论来指导外语口语教学,无疑会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 儿童英语教学法(2016gxk120)
参考文献:
[ 1]边玉芳.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 2]陈秋楷. 模糊语言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 9): 84- 86
[ 3]顾曰国.网络教育初探[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列夫·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5]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伍鐵平. 模糊语言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