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基于主题阅读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的作文教学实践

2019-10-08李林强孔春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拐角作文生活

李林强 孔春梅

摘 要:基于主题阅读与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写作教学实践,将提高学生认识与培养学生生活敏感度于一体,学生思维层递推进,教学内容富于穿透力。

关键词:主题阅读; 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005-001

初中阶段,新课标对写作要求更高了,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但是,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天天被关在教室做机械训练,阅读量少,出校门体验生活的機会更少。因此,不少学生视野狭窄,认识水平低下。

提升学生认识水平,提升学生对生活敏感度,应当是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主题式阅读对接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将深度阅读与社会生活体验融合,提升学生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习作指向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社会需要的“经世致用”目标,发展人的智慧、抚慰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对写作教学应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下面我们以九年级一次作文教学实践为例,谈谈个人拙见。

《拐角》作文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初中生活的历练,又经过了暑假生活的淘洗,他们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广泛的接触,对人生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面对中考,面对人生的这一拐角,难免彷徨,难免迷惘,但我们更需要他们坦然的面对,从容的选择。让学生保有“文章为合时而作”的写作姿态,引导学生直面丰富复杂的生活,努力通过写作学习,通过写作思考、记录或者影响生活,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等核心素养。

开学伊始教师观察交流获知的学生思想情绪,与学生一起确立了这次两个多月后的一次作文话题为《拐角》。让学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对这一话题有充分的思考,段考之后,成绩公布,学生情绪达到临界点,教师就适时地进行主题式研究性阅读,并引导学生作文。

1.交流理解“拐角”的内涵。“拐角”可能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和挫折;“拐角”也可能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节点,是我们迈向另一个生命境界的平台。

2.整合对比阅读,感受大家面对人生“拐角”的态度,名家笔下的“主人公”面对“拐角”的姿态。

整合初中阶段学过的几篇课文: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苏轼中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节选《爸爸的花儿落了》,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等课文。

了解欧阳修、苏轼在人生低谷之时的失落、彷徨、思索和思想的蜕化与人生态度,把握《醉翁亭记》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主题和主要写作技法。

自传体式的小说节选《爸爸的花儿落了》和安徒生自传体童话《丑小鸭》,“主人公”分别为英子和丑小鸭,他们面对的困境,他们做出的选择又是怎样?具体在文章的哪些片段?……

为了兼顾一些层次一般的学生,我们还推荐了中考几篇同题的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主题谈谈看法,同时兼谈行文构思及技法等。

这样的专题阅读,坚持作文教学“以本为本”,坚持教好用好教材,让学生通过整合阅读教材经典作品提升思想素养。

3.带领学生走访学校所属社区,联系生活、思考他人与自己的“拐角”。

如笔者任教初中所属社区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宾州古城,有独特的自然人文特点。作文课,老师把课堂拓展到古城,带领学生们到古城踏寻“拐角”,发现“拐角”之美。

踏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炮龙老艺人邹师傅,倾听邹师傅关于“拐角”的故事;瞻仰古城最负盛名的明清古宅——黄家大院,在黄家大院,和学生拜访走过百年“拐角”的黄家阿婆;品尝当地最负盛名的小吃店——天后宫颜十五酸粉店,访谈店主颜老伯,分享其人生“拐角”故事;驻足县重点文物单位——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桥——南桥;在安静的佛观庙宇里静静聆听平和的佛音……在踏寻的行程中,老师带领学生把古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细细感受,在重要之处或老师联系“拐角”稍作点拨,或请对古城熟悉的居民稍作解说。

作文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主动融入生活,紧跟着时代,以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作为作文素材,学生的感知体验独特、深刻、鲜明。

4.头脑风暴的思维方法,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切入,提炼不同的立意。这样的形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淬炼,思维能力提高了,思想深刻了,作文就从心里流出来了。而后,一篇篇精美的作文——《拐角》,便在学生心灵愉悦中流泻而出。

阅读,是作文的第一要务。阅读是摄取吸收书面语言信息的活动,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倾吐表达思想情感的活动。有了相关的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间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领略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观点,可以与思想家对话,可以从名著获得营养;可以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经验、技法和写作范例,学生在大师的搀扶下学会了走写作之路;在阅读中积累了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主题指向明确的课外综合实践,学生观察、思考、感悟点聚焦明确,获取素材和激发灵感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有学者说,一个人内在的情感模式储存的越丰富,心理结构的建设越完善,对新鲜材料发现的能力也就越强。主题阅读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的作文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无缝对接,既重视文学教育,又重视情感体验,形式新颖、思维层递推进有节奏,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学生思维激活、参与积极,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M]

[2]郑桂华.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写作教学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7第7-8期

猜你喜欢

拐角作文生活
Where Is My Home?
走过那一个拐角
生活感悟
拐角遇到奇迹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笑话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