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问题情境催发问题解决

2019-10-08过秦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问题解决问题情境

过秦勇

摘 要: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又是激发深层动机的源泉。学生只有真正产生了问题,才会积极地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保证,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真正地去主动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深层动机。

关键词:问题情境; 探究活动; 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57-001

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经,而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灵魂。学生只有真正产生了问题,才会为试图回答问题建立假说,进而才会积极地去制定方案,主动地收集有关证据去检验假说,从而解决问题。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是学生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保证,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进而发展创造思维,催发问题的解决。下面我就谈谈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做法。

一、实验操作引发问题情境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引发很多问题情景。如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在教学《蜡烛会熄灭吗?》一课时,在学生认为验证“杯子下的蜡烛会不会熄灭”只需3分钟时,章老师却给了学生20分钟,在这些时间里,老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给他们的实验器具,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发现并提出后续问题,学生们围绕“蜡烛会熄灭吗”这个问题自己制定研究计划,自己掌握时间,自己获取知识。结果20分钟过去了,学生兴趣尤浓,不肯放手。

在这节课里,虽然学生对“蜡烛会熄灭”的原因还不很明白,虽然对“短蜡烛先灭还是长蜡烛先灭”这个问题还不曾有解释,虽然学生在“科学知识”上没有许多的收获,但他们经历了获取知识、发展认识的过程;懂得了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去探究;懂得了怎样去构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计划;懂得了怎样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学生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一定会在下课后继续思索和研究,去查阅资料,去向专家请教,会在得到解释的过程中学到许许多多在“有结论的课”中学不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催发了问题的解决。

二、运用媒体展现问题情境

随着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许多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直接引发的问题情景,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图画再现问题情景。

例如在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教师首先提了一个问题“钢铁是很重的,放在水中肯定会下沉,那用钢铁做的轮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现了船的发展史:一根树木-木筏-独木舟-帆船-轮船-潜艇-航空母舰;然后又通过媒体展示了潜水艇的原理与运动。通过展示,使学生的思维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从而增长了知识,为创新思维的萌发奠定了基础。看后,学生纷纷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由此对学习本课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催发了问题的解决。

三、知识迁移创设问题情境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例如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有位老师这样做的,先出示一电路板,紧接着设问:“有什么方法使小灯泡亮,小喇叭变响?”学生答:“合上开关。”进一步追问:“假如把电路开关断开,有没有办法在不合开关的情况下,也能使灯泡变亮?”学生即答:“用铁尺接在开关两端,就能使小灯泡变亮。”这时老师请他们试试,并让他们说说,是什么物体使小灯泡变亮起来的,这样让学生在这种新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小灯泡亮与不亮来证明该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探索再现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行讨论探索是科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科学教学的一个特色,它有助于学生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提出假设和预测、设计验证方案、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有助于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在教学有关“连通气球”的内容时,提出了“一大一小两个气球连通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的问题,并让学生大胆预测,在学生提出多种预测后,要求全班每个学生都要选择一种预测进行探究、讨论。孩子们经过自己亲身实践和探究、研讨,不仅对知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在讨论探索中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讨论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讨论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大胆地猜想、预测,通过讨论所学的内容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加深理解;通过探究可以掌握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知道三个“W”,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并渴望作进一步的研究,这样学生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创新思维就会得到发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利用游戏鲜活问题情境

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習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游戏活动一般有比赛、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例如在教《表面张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水的表面张力,讨论“在一枚五分硬币上用滴管滴水,能滴多少滴?”的问题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八组,进行“看哪组滴的多”的比赛。通过比赛,学生情绪高涨,既做了游戏,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真正地去主动探究,从而在探究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催发问题的解决。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问题解决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