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9-10-08赵德昆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

赵德昆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已很长一段时间了,而课堂教学真的走进了新课标了吗?我的回答是:否。本文针对当下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当下体育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54-0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体育课堂像磁铁一样地吸引学生。

一、当下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使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在理解新课标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认识。

1.体育课堂教学观念上的问题,基层的体育教师往往有体育课就是玩的错误思想,导致体育课堂出现无序、放任、涣散的“放羊”现象。

2.现在部分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加强“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过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体地位体现,从而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使教师成为了体育课堂的观众。

3.忽略了体育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体育课堂教学中缺少了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的过程,没有一定的运动量,学生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没有了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

4.体育课堂教学脱离实际。一节体育课对场地的要求很高、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和课件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过于复杂、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太多。

5.评价方式上出了问题,万人一本书,千人一把尺,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评价方式单一,没有联系实际存在的学情,流于形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和点缀。

二、解决当下体育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1.观念转变是前提

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吃透新课标的精神,进行角色转换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把握住体育课堂的发展方向。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由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变为促进者。

2.明确目标是根本

新的课程标准在选择教学内容上使教师有了很大的空间和自由性。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课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来探索创新课堂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构思内容。这样的课堂把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放在了中心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运动锻炼的积极性。

3.认真备课是基础

(1)合理的教学设计。体育教师进行的教学设计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同时也学到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例如教学设计应围绕主题,选择各种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兴趣,体现游戏性和竞争性。(2)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统领内容,引领学生发展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目标过高则难以实现,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但是过于简单又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3)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是上好體育课的前提,这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4.驾驭课堂是关键

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1)课堂的有序。有序是指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步骤清晰,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以便于组织教学。在处理课堂常规上可以多采用树立模范的方式,如今天模仿解放军叔叔站岗,5秒内需要到位,开始“54321”集合。在一项练习结束并衔接下一个练习时,可以采用原地踏步走,利用立定时口号“12”,使学生注意力由口号的出现而集中,以便教师讲解下一节的教学内容。(2)课堂的有趣。有趣就是指选择的内容和方法的有趣。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动,兴趣广泛,采用有趣味和竞争性的游戏,有利于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有趣还应表现于教师的语言。

5.师生关系是纽带

教师与学生间应该是朋友关系,是课堂的有机组合体,很好的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是一个课堂和谐的保障。在师生交流间,教师即时的评价起到关键作用:赞赏和批评,可以促进情感的生成;点拨,可以促进能力甚至智慧的生成。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禁用一些伤害性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动作怎么都不会啊。”等等。生生之间关系,一是相互帮助,二是相互督促。体育本身带有竞争性,如何更好的发挥体育活动竞争性,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是体育教师需要引导的。

6.评价方式是升华

(1)实施教学评价要建立在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之上。应该以正面评价为主,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情绪,唤起学生新的需求和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的倾向。(2)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将评价机制真正地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等诸方面因素,将评价机制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变终结性评价为全程性评价。(3)实施教学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互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过程动态,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来自教师的评价模式,既有来自于教师的接受性评价,又有学生自动参与的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的新的评价机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总结

本文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对策研究的问题,从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当下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当今体育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通过这些内容的实践,使基层的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有信心的面对新课改要求下的体育教学,发挥出学生和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共融、互补作用,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更加生动活泼的进行,使学生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景.新课程背景下和谐体育课堂构建之我见[J]体育博览,2011年13期。

[2]徐波.浅议新课程下制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方案[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0期

[3]梁建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0期

[4]体育课程改革与教育对策浅探,成才之路,2010年06期

[5]体育课堂构建有效教学的思考,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