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联动共促开放实验室建设

2019-10-08肖福礼陈永当俞琳崔朋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9期
关键词:开放平台实验室管理

肖福礼 陈永当 俞琳 崔朋娟

【摘要】随着高校对开放式实验室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高校陆续进行开放实验室教学体制的创新性探索。本文通过论述高校联动在促进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学术交流,促进优势实验设备更好服务科研人员、人才培养,促进实验设备的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总结了高校联动机制在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性,对高校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建议。实践证明高校间实验室的开放能够快速增加科研转化效率,提高校际交流,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能够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开放、科学、统一。

【关键词】高校联动;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开放平台

高校联动作为学术交流、科研互助、资源共享的新机制,在促进各高校发展优势学科,培养交叉学科,探索新兴学科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平台,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是学术成果转化平台。多年来, 高校实验室管理受管理思维、运行经费、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元的制约, 长期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管理分散,这种管理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 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开放式实验室作为校内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承担的多是各高校自身教学任务,并没有开展校际之间的实验室开放,多数靠导师关系推荐实现跨校际实验室使用,并且单个高校的实验室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实验设备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开放实验室互联网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通过高校联动促进开放式实验室交流合作,促进高水平成果转化、提高实验设备高效利用,势在必行。

一、高校联动促进开放式实验室交流合作

高校在创立之初都会拥有自身的优势专业、优秀的教师团队、专精的实验设备,拥有自身特色培养模式,但固定的模式产生的固化模式,不利于教学创新。实验室建设也不例外,实验室对创新的要求比专业基础教育更高,传统实验室的培养方式不利于教学创新。因此,增加高校间实验室的交流,可有效提高新思想、新想法、新知识的碰撞,产生创新的教学模式。所以,高校联动是开放式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联动可以有效促进各高校发挥优势互补,在技术、人才、设备、特色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高水平成果转化、师资进阶技术交流、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管理经验共进、教学改革探索。在这种交流合作中,使开放式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高水平成果转化

高水平的成果多以学科交叉融合方式体现,高校联动开放式实验室通过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了不同科研方向的相互融合,促进学术成果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化。可以快速催生诸多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二)师资队伍建设

开放式实验室通过各高校的项目联动,汇集了一大批实验人员从事联动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可以学习到各高校的优势资源,同时还可以通过分享实验经验进行学术交流。在这种交流的模式下,可以带来新想法、新方向、新融合,增加实验人员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自身学校的实验室仪器配置不健全的情况下,很难将理论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跨校实验又存在诸多难题,不仅降低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同时隐藏的学术成果无法被实验证明,传统实验室的弊端日益明显。校际间开放式实驗室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实验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与其他学校的指导教师资源,可以快速将创意、想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通过校际的实验室开放,可以提供学科更加精密的实验设备。从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

(四)实验设备高效利用

各高校针对自身专业设置,设置了专业方向的实验设备,但是存在普通学科实验设备配套不完备、设备陈旧等问题,降低了科研积极性与实验设备的使用率。高校联动开放实验室,可以将不同学校的实验室协同开放,让非本校科研人员同时可以采用其他高校学科先进的实验设备,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高校联动如何管理开放式实验室

许多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制度不够完善, 落实情况不佳, 这会产生诸多问题, 如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定期保养不到位、实验室管理文件分类不明确、原始资料保存不完整、数据缺失、实验室耗材超额消耗、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高校联动开放式实验室是多个不同部门共同管理的新模式,其关键在于具有相同的管理体制、实施办法,秦有统一度量衡,开放式实验室也必须拥有统一的管理思想,只有在人员、设备、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做到统一,施行适当的激励政策,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平台,才能更好的让联动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一)统一管理体制

高校间开放式实验室的统一管理体制,能够形成相同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减少相互沟通之间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依托各高校情况确定统一的管理办法,人员配置,确保开放式实验室管理规范完善、标准明确、合情合理, 充分实行高校联动实验室的统一规划管理,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的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开放使用效率,降低跨校使用难度。

(二)有偿使用

由于各校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使用时间及人员配置都会作为自身运营成本的一部分,在保证自身教学课程使用的情况下,有偿使用可以激发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体现科研人员对实验设备刚需的要求,获取更多的科研价值。

(三)实验室开放平台

实验室开放,尤其是设计性创新性开放实验,往往体现了高新技术向实验项目的渗透和教学内容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应,“是反映现代科技成就、与科学前沿及实际应用联系密切并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足的新模块”建立统一的实验室开放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管理,降低跨校实验室申请难度。同时,在平台设置实验室仪器使用的教学课程、安全讲座,经考核合格的申请人才可使用实验仪器。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也可以进行实验室使用的数据分析,实验考核,仪器与耗材的科学管理,促进开放式实验室向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

三、总结

在不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要目标任务的背景下,开放式实验室应积极创新,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水平重要任务,遵循实验创新人才的培养,继续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实验室、实验配套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构建并依托互联网开放创新的实验室管理平台,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文从提高开放式实验室更加的开放为切入点,提出积极联动周边高校,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化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方面提升开放式实验室的广度与深度。以期能够提高高校的实验室使用效率,促进校际学术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形成联动开放式实验室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促进科研人员积极发挥实验室设备的效能,从而创造出更多惠及人才培养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以明.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研究, 2015.32 (8) :223-225.

[2]秦元.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21 (11) :194-195.

[3] 郜维超, 黄刚, 安建强等.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7 (45) :367-368.

[4]李刚.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实验项目整合与实验开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 (4) :57-58.

[5]黄坤,孟少英.地方理工院校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6):241-244.

作者简介:肖福礼(1990),男,汉族,籍贯:山东菏泽,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化与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开放平台实验室管理
腾讯安全应急响应开放平台正式上线
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
基于SSH架构的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仪表技能实训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
论高校电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陕西省宝石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批操作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开放平台思想的新一代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
人人网注册供应商直逼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