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糖史”

2019-10-08穆林风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4期
关键词:制糖脱色蔗糖

穆林风

听,清脆的驼铃声回荡在天际,一队人马浩浩向西,穿越长河落日冰山雪,叩醒了大漠万丈孤烟村。丝绸路,千万里,书写了连接东西的传奇。今天,咱们就去看看丝绸之路上的蔗糖和织锦吧。

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dàn)或榨取蔗浆直接饮用。

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ɡ)”。“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

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ɡ)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xūn)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xiān)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與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cī)尼(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猜你喜欢

制糖脱色蔗糖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韩剧《鱿鱼游戏》带火制糖人生意
自动控制技术在糖厂蒸发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甘蔗制糖废水的污染控制
制糖过程中还原糖问题的初步研究
一株结晶紫脱色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性能初步研究
以大豆油与玉米油为原料的“液体皂”的制备
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游离氯检测中的应用
非均相电芬顿法处理染料废水
结晶紫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