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从操作中抽象出“凑十法”的进位思路
2019-10-08梁丽花
梁丽花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直观、灵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激活思维,不断深入探究,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引导;操作;抽象;凑十法;进位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10-01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注重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使学生收获知识,积累经验。下面,笔者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从操作中抽象出“凑十法”的进位思路。
一、动手操作,梳理思路
首先,笔者出示算式9+2,让学生(每人自备红色、黄色积木各10块,透明塑料小袋2个)在课桌上放置9块红色积木,然后提问:“9块与2块积木放在一起是几块?9块和2块积木怎样放置,能令我们一眼就看出积木的总数?”这样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开动脑筋,创造属于自己的摆法。结果,有的学生将积木一块一块地摆放;有的学生将积木两块两块地摆放;还有的学生把10块积木堆放在一起,全部装入透明塑料小袋里,剩下的一块积木单独放置。经过讨论交流,大家一致推荐最后一种方法。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凑十法”有了深刻的理解,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了准备。
在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摆法,即理清先摆放什么、再摆放什么、得到什么结果。如上述教学中,想到第一种方法(一块一块地摆放积木)的学生,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块积木、一块积木累加的画面,不断累加到11块,故脱离积木抽象成数学思维其实就是数数的方法,即从9开始数数,往后数2个,就数到了11;想到第二种方法(两块两块地摆放积木)的学生,将2块积木定为基准,将9块积木不断地往上添加,每添加2块开始计数,即2+2+2+2+2=10,最后将剩下的1块积木加进去,就是10+1=11,这样也能避免计数进位,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低;第三种方法是在熟悉10以内加法的情况下,先想“9+?=10”,得出9需要补充1等于10后,再从2里拿出1转移到9里,凑成10,然后将剩余的1加到10里,即10+1=11。这样引导学生将动手操作的计算过程转化为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知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表述过程,发散思维
在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把10块积木放在一起,剩下的1块积木单独放置”为最佳方法后,笔者要求学生再次摆放积木,边操作边述说算理:9块积木增加1块后就是10块积木,这增加的1块积木是从2块积木中提取出来的,所以10块积木与最后的1块积木合起来就是11块积木。接着,让学生简化叙述内容,形成数字化表述,即“9+1=10、2-1=1,因为10+1=11,所以9+2=11”。
思维被激活后,学生开始活跃起来,提出要用积木摆放出9+3、9+4、9+5等算式,甚至是8+3、7+4等算式。笔者趁热打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立即布置任务:用积木摆放出9+2、9+4、8+3、7+4……的算式。同时,笔者提醒学生:“摆放9+3的算式时,首先不要考虑3能拆分成几和几,而是考虑9块积木缺几块能凑够10块积木,然后才将3进行拆分。以此类推,如8+3,虽然同样是将3拆分成1和2,结果也为11,但是思维程序是不一样的,即先考虑8需要2才能凑成10后,再将3拆分成2和1,其中2是要补充到8里去的,也就是8+2=10,剩下的1再并入10里,算式为10+1=11……”经过提示,学生学会了进位加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读书自学,简化思维
从一年级开始,笔者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上述教学,在学生读书预习时,笔者提出以下问题:“观察算式,计算9+2=11时,为什么要把2拆分成1和1?”由于学生已有初步的认知,所以能很快正确回答:将2拆分成1和1,是为了和9凑成10,因为9+1=10。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从直观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笔者要求学生在脑子里推想三步计算的流程,即9+2=9+1+1=10+1=11。然后简化思维流程,要求学生看到题目能马上想到答案。此时,学生已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推想出所有的计算流程,就是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这说明学生已经形成“凑十法”的计算技能。
最后,进行巩固练习。由于一年级学生好表现,进行比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试题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题型编印成练习册,分发给学生,当作竞赛试题进行现场比賽。结果,在完全没有背过数的分与合的情况下,学生能在看清两个加数后迅速得出正确的答案。
总之,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操作中抽象出“凑十法”的进位思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