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儿童的土地上

2019-10-08沈思洁

新教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外书童话玩具

沈思洁

去年九月,我去了如意小学援教。

这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分校,虽然属于农村,但已经身处幢幢高楼大厦的水泥钢筋中。学校不大,有两座教学楼,略显孤单。校园里没有看见花草树木,或许是初建的缘故。

乡村已渐渐被城市边缘化,不知道这里的孩子是否也在边缘化,隐隐有些许的担忧。

果然,课堂犹如一盘散沙,使尽浑身解数也很难让他们汇成一团。即使用看电影、讲故事的招儿,这些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比市里的孩子要短很多,学前接受的规训很少或基本没有。当然,没有权力去责怪家长们,空有惋惜。在上小学前的最宝贵时间里,動脑、动手、阅读、倾听等习惯的培养基本是零。

还记得走进教室的第一天,阳光灼灼。因为我平时爱读书,所以每次接了新班级,都会情不自禁地问孩子们喜不喜欢读书,读过哪些书。这一次的回答让我心生悲凉。大多数孩子没读过课外书,甚至分不清楚语文书和课外书的区别。

唏嘘良久,我决定给孩子们读格林兄弟的童话《灰姑娘》。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读过书,就一定要读《灰姑娘》。即使永远不会成为公主,也要有一个成为公主的梦。一百七十多年了,格林兄弟浪漫的童话给了孩子们五彩缤纷的梦,也把童话的种子播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阳光依然灼灼的午后,我看到了孩子们眼睛里有光亮在闪烁,孩子们的桌子上有了《格林童话》。我给不了这些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我可以给他们最美的童话。

还是一个阳光灼灼的下午。我把绘本《小绿狼》放在投影上。把书的封面投上去的那一刻,孩子们的眼睛顿时再次闪闪发光。许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触绘本。

声情并茂的朗读也给我和孩子们建立牢固的关系提供了更大的契机。当我用兴奋的、沉静的、急切的、懊丧的、失望的诸多情绪声音来朗读时,教室里呈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每个孩子脸上呈现的柔和的光泽在教室里氤氲。我把更多的课外阅读融进了课内。课前读古诗,晨读“小古文”,回家晚读二十分钟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走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沉溺于电视、网络时,应该用阅读来唤醒。而且,在儿童的土地上,书籍是最好的种子。

一天,学校QQ群里赫然出现了七个小家伙,羞赧地站成一排。呵!全是我班级的,我顿时火冒三丈。待看过他们前面的杰作,又不禁莞尔。这些孩子,原来在盖房子。来这里援教半年,我见识到了农村孩子独有的玩具。一片小树叶、一颗小石子、一块废弃的砖、一朵未名的枯萎的花,都是他们最好的玩具。没有昂贵的芭比娃娃,没有肆意遥控的玩具汽车,甚至没有积木,他们就这样兜兜转转在校园里寻觅最心仪的玩具。我很少去制止他们。既然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我们又有什么权力去剥夺他们玩耍的快乐。就比如刚刚,当他们用一块块废弃的砖建成心目中的房子时,不仅仅是玩耍的喜悦,还有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梦想的开启。

我第一次没有责备他们。我知道,他们七个孩子,看到的不只是这些小小的砖盖起的房子,而是一幢幢摩天大楼。

泰戈尔说,儿童喜欢尘土,他们的整个身心像花朵一样渴求阳光。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成长,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给予他们自己的生活,在他们原有的土地上撒下一点种子。

站在这即将离别的土地上,看着春天时栽下的法桐已是枝叶婆娑,心底蓦然涌入欣喜和慰藉。过不了多久,这棵棵法桐必定枝繁叶茂。这些孩子也必定在她的庇护下慢慢长大。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第四实验小学朱夏校区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猜你喜欢

课外书童话玩具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