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素不变:编写故事不难的秘密

2019-10-08陈敏施茂枝

新教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老鼠要素想象

陈敏 施茂枝

为攻克教困难、写不易的写作教学痼疾,我们秉持教学是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沟通的教学观,经过十年探索,构建了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小学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这样教写作不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5月),由三大教学模式群构成三个学段写作教学序列,其下模式凡十三种。第一学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模式群有五种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居其一。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写话内容为“猫和老鼠”,其情境是老鼠看见电脑显示屏上的猫,趣点十足,创意可喜。但仅有此情境就期待學生开启想象之门并文思泉涌是不现实的,执教过的教师均反映,教不易,写更难。若应用创设情境写话模式施教,则可化解难题,获令人惊喜之效。

一、模式要素与应用

教师创设童话式故事情境,把学生带到特定时间、地点、人物构成的环境和氛围中,在情境触发、引发或暗示下,充分展开想象,生发出故事的可能发展和结局,并用几句话写下来,此为创设情境写话教学模式。换言之,教师设计某个微型童话式故事的开头,预留空白,让学生想象补白,完成故事,借此进行写话训练。学生写成粗略、稚嫩的故事,也就是具有童话色彩的比较连贯的几句话,或可称之为微型准童话。

(一)教学目标

在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环境氛围等所构成的故事情境触发和暗示下,展开大胆想象,用连贯的几句话把故事可能的发展和结局写清楚。乐于使用课内外学过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在故事蕴含的主题中,接受高尚或美好思想情感的熏陶。

(二)评价标准和方式

本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具体而明确——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写作要求,而写作要求正是评价标准。“用连贯的几句话把故事可能的发展和结局写清楚”是刚性和可测的主要目标,也是首要的评价标准;其次是运用学过的词语以及逗号、句号等句末符号。评价的方式丰富多样,只要学生喜闻乐见,能发挥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即可。

(三)教学程序

本教学模式有几个相对稳定的教学步骤。

1. 创设故事情境。

教师要搭好预留空白并蕴含主题的故事框架。预留空白不是教师对于故事如何发展一无所知,而是对其无限可能心中已有预期,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暗示,有效引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不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调制趣味,如此方能贴近学生心理,促使学生迅速入境,乐于表达。“猫和老鼠”的本环节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了解老鼠战胜猫的过往。通过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第一集)导入新课,再梳理老鼠对付猫的方法:其一,在紧急情况下,老鼠先会选择逃避。出示老鼠逃到小房子的屋顶、躲进面包里、藏在水壶里等图片,让学生说说逃避的方法。其二,更多的时候,老鼠会选择主动对抗。出示老鼠用西红柿砸猫、用拍子拍猫、用剑刺猫、把旗子伪装成鲸鱼尾巴吓唬猫、喝了一种特殊的药让自己变得很大来吓唬猫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对抗的方法。其三,有时老鼠自己对抗不了,就会选择求助。出示老鼠求主人教训猫、叫来舅舅对付猫、求狗帮助、找小鸟合作对付猫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求助的方式。其四,出示老鼠跳起舞来、跳了起来、躺在沙发上吃面包等图片,让学生说说老鼠战胜猫后的庆祝方式。

(2)呈现教材创设的情境。教师说:“老鼠和猫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故事还在不断地上演,这不,老鼠又遇见了猫!”边出示教材图片边继续说:“电脑前,老鼠拿着鼠标不断点击,高高兴兴地在网络上漫游,突然显示屏上出现了猫。”让学生简述老鼠的第一反应。

2. 指导生成故事发展。

创设情境写话,学生的作品虽为微型准童话文字,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了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这故事就会沿着自身逻辑或方向发展。虽然其可能性有多种多样,但在本环节中,教师只帮扶学生想象和表达一种发展可能,作为学生后续独立想象故事发展的示范。“猫和老鼠”的本环节:第一,引导学生想象老鼠逃避的一种可能。通过老鼠会逃跑、会躲藏在哪里、会发现什么、会怎么做、会有什么新发现、会对猫做什么、会用什么方式庆祝胜利这七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并板书七个问题的关键词。第二,引导学生想象老鼠选择对抗的一种可能。通过老鼠会用什么方式对抗、结果发现什么、会对不是真的猫做什么、会在电脑前用什么方式庆祝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并板书四个问题的关键词。第三,引导学生想象老鼠选择求助的一种可能。通过老鼠会向谁求助、被求助的人以为猫要欺负老鼠会怎么想、被求助的人会怎么做、被求助的人来到电脑前会发现什么、被求助的人会对老鼠说什么、老鼠有什么反应这六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并板书六个问题的关键词。

3. 独立想象故事发展。

学生仿照前一个环节在教师指导下生成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局的思路,独立展开想象。依据教师提供的故事情节要素,学生设想故事的别样发展和结局,并口头与同学进行交流。“猫和老鼠”的本环节是让学生在逃避、对抗或求助中选择一种可能,跟同桌交流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要求:选择逃避的,要说清楚、写清楚老鼠躲藏在哪里,发现了什么,怎么做,有什么新发现,接着怎么做,怎么庆祝胜利。选择对抗的,要写清楚对抗的方式、有什么发现、发现后怎么做、怎么庆祝。选择求助的,要写清楚向谁求助,被求助的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被求助的人发现不是真猫,又会对老鼠说什么,老鼠会怎么反应。

4. 学生动手写故事发展。

让学生把独立想象的故事发展写下来。动笔之前,先明确提出与教学目标高度一致的写话要求。“猫和老鼠”的写话要求,除与上一环节相同的要求外,还要“注意运用学过的词语,用上一个好词给一颗星”“学习使用‘,。?!用上几个标点符号给一颗星”“写的故事跟别的同学不一样给三颗星”等。接着让学生在提供的写话卡上动笔写话。写话卡有写好开头和没有写好开头两种,让学生自行选择。

5. 师生共评故事。

以动笔前对学生提出写话要求为标准组织评价。

(四)教学措施

教学措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本教学模式有以下主要措施。

1. 提供故事要素。

在“指导生成故事发展”中,必须提供足够而清晰的故事发展线索,其实质是提供构成故事的要素,借此生成故事。这里的故事要素绝不是老生常谈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记叙文六要素,而是具体故事情境中构成“这一个”故事的个别化很强的具體要素。“猫和老鼠”教学的“指导生成故事发展”环节中,分别就老鼠选择逃避、对抗、求助设计若干问题,其实就是构成“这一个”故事的个别化、具体化要素。学生独立发展故事时,便运用这些要素创编。

2. 分解难点及时帮助。

“指导生成故事发展”是创设情境之后,故事发展的某种可能的首次生成。这一故事生成让学生一次性完整地想象难度颇大,宜让学生就那些故事要素,逐一想象,以分化难点。学生在说、写,特别是说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障碍,教师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伸出扶助之手,这对全体学生都是及时而有效的指导。

3. 隐含故事主题。

在本教学模式中,学生写成的准童话文字可能比较粗疏、稚拙,但要要求他们写得比较连贯,也要有一定的主题。让学生作品包含着某种正面、积极、健康、有益的思想情感,是在渗透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是在学生心田种下高尚精神的种子,是在进行无痕价值引领。

二、易于动笔的奥秘

本教学模式,创意既成,课堂实施就不是难事。尤其是学生兴趣盎然,易于动笔。易于动笔的主要奥秘在以下几点。

(一)不变的要素

关于学习,变易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在“变”与“不变”中产生。为了认识某个事物,就必须注意到此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差异;而要让此差异被高度注意,则必须在某个维度上使之发生变化——在所有其他属性都不变的情况下,差异才被凸显,从而被识别。“变”与“不变”共存共融,辩证统一,“变”会因“不变”的存在而被聚焦,从而让学习化难为易。

本教学模式有两大不变。第一,创设的故事情境不变。本案例,教材编排了既定情境,教学自始至终,情境如一。学生所编故事,都不出“老鼠遇见电脑显示屏上的猫”之外。第二,故事要素不变。“指导生成故事发展”时,提供若干具体故事要素,在“独立生成故事发展”时,仍然依据既有要素创编。这是更为重要的不变。本案例,教师就老鼠逃避、对抗、求助三种对付猫的方式分别提出七个、四个、六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分别提供七个、四个、六个故事要素,无论是“指导生成故事发展”,还是“独立想象故事发展”,或是“学生动手写故事发展”,都始终围绕逃避、对抗或求助各自的既有要素展开。这样,学生无需费尽心思设想故事里会有几个要素及其类属,只要设想既有要素的不同内容即可,亦即无需既要提出问题,又要回答问题,只需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即可。这是易于动手的首要奥秘。

(二)有效的迁移

先前习得的写作经验会对后续写作任务的完成产生影响,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是广泛存在的迁移现象。

早期迁移理论的观点是,迁移的效果取决于两种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越多,迁移效果越好。在“指导生成故事发展”环节,教师提供故事要素,随后学生独立想象,依然围绕那些故事要素,生成故事发展。前后环节均有故事要素这一共同因素,便可自然产生学习迁移。后来心理学家又发现,共同要素是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仅有共同要素还不够,要实现高效迁移,还需提高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本模式提供的故事要素,就具有相当强的概括性。本教学模式提供的若干故事要素,具有鲜明的结构化特征。如:老鼠用什么方式对抗,有什么发现、发现后怎么做,怎么庆祝等三组故事要素,虽然有具体性和个别性的特点,但每一组都可以生发出无限的可能性,可创编出丰富多彩的故事,显示每组要素具有显而易见的概括性。布鲁纳认为,加强学科基本结构的认识,可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迁移。本教学模式提供的故事要素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微故事,它们的排列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通常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构为序,因而是结构化的。亦即,所提供的故事要素满足了学习迁移发生的所有条件,因而,可以实现高效迁移。这是易于动笔的又一奥秘。

(三)仿与创的统一

于永正老师说:“‘儿童的语文怎么教?简单地说,两个字——示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学语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语文能力强的人都有读、写的好习惯。这些人一辈子都在学语文,不停地学习别人的语言,领会别人的思想,获取营养,然后运用内化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既是经验之谈,又一语道出语文学习包括写作学习的基本规律和有效途径。本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生成故事发展,对后续学生独立想象故事发展,是一种示范。学生独立想象的故事发展,实际上也是对前一环节生成的故事发展的模仿。遵循写作学习的基本规律和途径,这也是易于动笔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小学写作教学领域,模仿是一个被彻底玩坏的概念。学生作品文字上的千篇一律或大面积雷同,往往被自欺欺人地称之为模仿之作或模仿的必然产物,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误会。真正意义上的模仿,只是在故事主题、内容、结构、写法上不同程度的相似,绝不会在文字上大面积的雷同。鉴于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低起点,模仿是小学写作教学的不二法门。所以,本教学模式与《这样教写作不难》中的其他十二种教学模式一样,竭力鼓励创造:故事要素一样,但相同要素里的具体内容不能相同。在评价环节,还能以“写的故事跟别的同学不一样给3颗星”等为标准,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创设情境写话教学模式对于使用统编版教师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教“猫与老鼠”。统编版教材编排的写话训练次数依旧不多,无论是从写话作为第一学段语文课程的一大领域,还是从提高学生写话质量的实际需要看,都必须适当增加写话的训练次数。本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为使用统编版教材的教师进行写话训练教学增加了一种选择。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融侨赛德伯学校〓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猜你喜欢

老鼠要素想象
快乐的想象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笨猫种老鼠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