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民族教育现状及创建特色学校策略

2019-10-08陈龙炜

新教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特色学校民族团结

陈龙炜

一、民族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我国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比较迅速,对民族团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部分民族学校处于较偏远地区,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处于中下游水平,因此,民族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一,民族特色不够鲜明。很多民族特色学校都是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行融合办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不一定很大,而且学校以日常教学为中心,导致很多学校忽视了民族特色教育。

第二,师资力量紧缺。许多民族特色学校处于比较偏远的山区,经济欠发达,学校基础设施较落后,很多优秀师范毕业生出于生活考虑不愿到民族特色学校任职,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紧缺。

第三,民族教育浮于表面。有些学校也有开展民族教育,但很多只是浮于表面,未形成长效机制,没有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创建民族特色学校的策略

不同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的习俗和信仰。民族特色学校里有着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存在着复杂的文化差异。学校应重视这种现状,把多民族文化变成学校文化建设的资源,统筹规划,有目的地开展民族教育,实现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1. 建体系,确立民族教育方向。为了消除不同民族学生在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让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和睦相处,为民族团结打下基础,学校应该建立民族教育思想体系,强化民族教育特色。

学校首先要加强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办有民族特色、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宗旨,以“创办民族教育特色,培育民族特质师生”为办学目标,让社会认识到学校开展民族特色教育的决心。其次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巩固学校民族教育的办学思想体系,培养知书达礼、健康向上的校风;树立乐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营造团结上进、立志成才的学风。

2. 造氛围,凸显民族教育文化。校园氛围最直观彰显了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最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一言一行。打造民族文化氛围是创建民族特色学校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是校标的设计,校标应富含民族元素,象征民族大团结。其次,编写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歌、提炼校训、编印校刊。再次,在校园环境中重视民族教育元素。在学校围墙张贴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教学楼走廊布置中华优秀文化、民族精神、伟人画像等,风雨操场三面布设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宣传品,学校宣传栏张贴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伟人的事迹,教学楼悬挂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大幅宣传画。最后,通过学校广播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播放民族乐曲。

3. 进课堂,传授民族教育知识。民族教育特色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相较于普通学校难度更高,跨度更广,所以要求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不同民族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教学计划。

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可以设置民族教育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让民族知识走进课堂。每周上一节民族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民族语言、民族风俗、民族歌曲等等,让少数民族的学生感觉被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让汉族学生能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除了校本课程以外,其他的学科教学中也可渗透民族教育知识,定期开展民族知识竞赛、开展民族节日的庆祝或者纪念活动。

4. 搭平台,打造民族教育社团。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可以将社团活动作为民族教育的载体,寓教于乐。

学校可以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社团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可以融入民族教育。社团以“团结向上”为主题,开设畲语、刺绣、葫芦丝、足球、合唱、舞蹈、腰鼓、书法、绘画、经典诵读等30个项目。社团活动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加强不同年级、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外生活。

5. 共成长,互牵友谊之手。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所占的比例较少,在语言、民族文化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性格相对比较孤僻,不愿意和汉族学生交往,导致学校的学生很容易分成两派,影响到学校的团结发展。因此,学校必须组织多元化的活动,加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族伙伴手拉手,团结向上同成长”活动。在各民族家长、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以班为单位,自主双向选择伙伴,学校为他们举行结对仪式,双方填写了结对卡,表达美好祝愿。他们可以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在双方家长呵护下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双方常联系、常走动、常沟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健康向上、共同成长。

6. 倾真情,关爱活动见温暖。少数民族学生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在学校容易成为焦点,教师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的了解,及时处理学生的矛盾和疑惑。学校要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培训,建立相应机制,不应只关注成绩,还需要保护学校的民族特色文化,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关怀。

例如,开展家访活动,学校要求班主任每个学期都要去少数民族的学生家中家访一次。学校还将关爱少数民族儿童健康成长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要求教师在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多“问一问”“拉一拉”“摸一摸”,让学生真正融入学校、班级这样的大家庭中。

7. 重实践,体验教育“十个一”。学校在开展民族教育特色学校的管理时,努力做好实践工作,将办学思想体系演变成现实,让不同民族的师生能够紧密团结到一起。

学校将民族教育特色建设细化为10项民族教育工作和10项实践活动。学校民族教育工作要做到“十个一”:每学期组织有关民族教育的一次绘画比赛、一次歌舞比赛、一次讲故事比赛、一次读书活动、一次手抄报比赛、一次征文或演讲比赛,班级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每位教师开发一节民族教育实践活动课,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团结向上军训拓展训练,举办一个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学生民族教育实践活动也要做到“十个一”:每学期学唱一首民族歌曲,画一幅民族团结主题画,讲一个民族故事,了解一个民族英雄的事迹,读一本与民族相关的书,观看一部帶有民族特色的电影,出一份民族知识手抄报,写一篇读(观)后感,参加一项民族体育活动,参与一次民族教育实践体验活动。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实现民族团结是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政策的重视,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信随着国家的鼓励与扶持,今后的民族特色学校建设将会异彩纷呈。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桂林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特色学校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