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文眼”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浅探

2019-10-08马海燕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眼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马海燕

摘    要: “文眼”是指一篇文章中最能体现文章主题与结构的词语或句子,通过解读文眼,学生能迅速把握文章所述故事的发展方向并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将从小学英语绘本的特点出发,介绍当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然后以《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这一绘本为例阐述紧扣“文眼”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    绘本阅读    教学设计

小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较弱,要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绘本阅读能力,教师必须紧抓“文眼”,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眼结构所讲英语文章,为学生扫清英语阅读障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文眼”,训练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小学英语绘本的特点

小学英语绘本具有内容有趣、语言简单、色彩丰富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迎合小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探索欲望,同时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因此,英语绘本成为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小学英语绘本与一般的英语书不同,小学英语绘本弱化了具体的故事情节,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重复。许多绘本的故事情节简单,甚至只有一个完整的情节,但是描述这一情节的词语、句子会反复出现,这是为了通过不断重复同一英语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通过复述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某一词汇或句子。同时,小学英语绘本中文本与内容并重,多样化的插图能够帮助学生创设相应的英语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单词、句子的含义,这改变了以往的讲授式的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效能。学生从“看见”知识到“记忆”知识的过程中经历“看图理解”,这实际上是一个编辑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二、当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英语与学习其他科目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必须在具体场景中进行。当前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具体情境的创设,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难以适从。例如,英国人习惯在见面时讨论天气的状况,中国人则喜欢问他人“吃了没”,学生在学习与英国的风俗习惯有关的文章时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英国人见面要讨论天气呢?”为防止文化差异给学生的阅读造成障碍,教师应当在正式上课前向学生交代清楚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外国人的语言习惯。

此外,英语绘本中常常使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小麻烦。如部分学生常常过于关注绘本中花样繁多的图案,忽视基本知识的学习,为防止这一现象出现,教师应当在学生阅读绘本前设置一定富有层次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任务阅读绘本并在阅读过程中解答问题。在学生完成一轮阅读后,教师要及时提问,考查学生的阅读状况。

三、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英语绘本简介

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是一本极具创造力的绘本,该绘本讲述的是一只毛毛虫从一个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的故事,本应当十分艰辛的旅程却在作者的描绘之下显得十分有趣。该故事并没有强调毛毛虫历经了何种磨难,而是以各种食物及毛毛虫身体的变化为线索进行叙事,通过描述毛毛虫在不同时期所吃食物的数量、种类推进故事的发展。作者通过描绘毛毛虫在不同时期所吃的不同食物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有关水果的英语单词,同时,作者又利用毛毛虫的身体变化吸引小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讲解该绘本使学生学会周一到周日、各种水果的表达方法,还可以提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实现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紧扣“文眼”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一)结合文眼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中最关键的语句是“But he was still hungry”,本句多次出现在文章中,此句的出现引起了后面各种情节的发生,既是文章的文眼,又是各情节间的过渡句。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当注重引入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此句话渲染故事氛围,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故事场景中。

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很容易受到氛围的影响,教师在设计引入环节的教学情境时要重视各种教学工具的使用。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成长过程,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在展示许多动物图片后教师再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Caterpillar,使学生有眼前一亮之感。接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文章,找出文章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句子,学生很快便会发现“But he was still hungry”一句出现了许多次并对此感到疑惑,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演出“hungry”的样子。结合此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课堂道具,如苹果道具、草莓道具等,然后在讲到不同故事情节时让不同学生演出“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On Thursday,he ate through four strawberries”的场景,不同学生表演的样子不仅会让其他学生印象深刻,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But he was still hungry”,為引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

(二)充分聚焦和解析文眼

聚焦和解析文眼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也是为了“化繁为简”,使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迅速抓到故事的主线。本文中“But he was still hungry”一句反复出现不仅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是为了最终引出“He was a beautiful butterfly”做铺垫,正是由于他吃了那么多种水果,毛毛虫才会不断成长为美丽的蝴蝶。在向学生阐明这一内在逻辑时,教师必须对文眼进行充分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文眼的作用。

如在讲到第一句“But he was still hungry”的时候,教师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肚子,演出毛毛虫感到肚子饿的样子,使学生形成记忆点。教師还可以向学生提问:“If you eat an apple,will you feel hungry?”此时,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Yes.”此时,教师应当紧接着分析下一句“But he was still hungry”出现的场景,此句第二次出现是在毛毛虫吃了两个梨之后,教师在讲解Tuesday的情节时可以继续做出摸肚子的样子,但此时,教师要演出肚子鼓鼓的样子,使学生意识到“two pears”已经是份量较大的食物。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If you eat two pears,will you feel hungry?”此时,回答“Yes”的学生会明显减少。通过教师肢体语言的变化,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毛毛虫身体的变化,同时理解“one、two、three”这些量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含义。教师通过不断重复这一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分析文眼出现的情景,直到教师讲到“On Friday, he ate through five oranges”时,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的声音,这便证明学生已经完全理解文眼的作用且读懂文章所讲的故事内容。

(三)引导学生质疑文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不仅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后可以向学生提问:“Why he always feels hungry?”从而引起学生思考毛毛虫感到饥饿的原因。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备选方案,使学生在教师所述方案的基础上发散性地思考。最后,教师可以设计讨论环节,使学生按照“I can/cant read this story.I think the caterpillar is (       )”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及主人公的看法。

总之,英语绘本是小学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有利工具,但在使用该工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细节的设置。教师不仅要关注绘本所蕴含的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沙珊珊.紧扣“文眼”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16,18(06):65-70+109.

[2]钱怡婷.引导英语绘本阅读提升英语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8(28):44-45.

[3]周菁.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18):59-60.

[4]付红霞.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的选择与教学设计适切性研究[J].英语教师,2018,18(15):119-124.

[5]李会清.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8(20):81.

[6]段丽杰.英文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优势及问题[J].才智,2018(20):187.

猜你喜欢

文眼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紧扣文眼有效实施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