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如何服务中学音乐教学
2019-10-08华一
华一
摘 要: 音乐课堂中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展示了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获得全面而深刻的感受,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有效优化了音乐教学,促进了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发展,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新路,在资源共享、名师课堂的传递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增添魅力 优化教学 资源共享 促进发展
一、日常教学中經常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学习少数民族歌曲或乐曲时,当面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服饰习俗、特色乐器等要介绍时,作为音乐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二:当学习较为抽象、枯燥的知识点,或了解认识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欣赏音乐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音响效果,感受音乐的魅力,拉近学生与音乐作品的距离,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三:在网络发达,微课等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应用的今天,想在课堂上实现优质教育共享时,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认识到:音乐课堂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更需要不断更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和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展示了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获得了全面而深刻的感受,促进了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发展,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谈教学中充分挖掘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音乐教学服务的做法。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增添音乐课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简单的说教。在音乐课堂中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视频等直观事物展示出来,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人民音乐出版社《幸福的歌》中有一首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这是一首彝族风格的少儿歌曲,学生没有领略过彝族的风光,所以在教学前,我把展现彝族风土人情的画面录入课件中,简单介绍彝族,让学生了解彝族服饰文化、民族舞蹈。学生通过视频课件,了解到彝家娃娃在童年时期只能穿红白两色的童裙,扎一条独辫子,只有等到她们长大成人后才能换彩色的百褶裙,梳上两条小辫,头戴花帕。从而理解歌词内容“白衣白帽”描述的是彝家娃娃的童裙,增强了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喜爱。在欣赏《快乐的啰嗦》时,为使学生认识月琴,我用PPT展示月琴,让学生直观认识月琴,对月琴音色产生好奇,随后播放月琴演奏的视频,学生观察演奏的方式并模仿,直观感受音色的特点。最后多媒体播放彝寨火把节的盛况,营造节日气氛,学生联想火把节场景,以歌、舞、奏的活动,参与音乐实践,体会乐曲幸福快乐的情绪,在情、景、声中升华对乐曲的理解。学习歌曲《乃哟乃》时用PPT播放土家族风光图片,并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了解土家族的传统节日——社巴节,以及民间舞蹈——摆手舞,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土家族的人文景观,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音乐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
2.音画结合,直观呈现,增强艺术感染力。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颜色的变换等手段,把难懂的音乐知识直观地显现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音乐课中,音乐知识学习对学生来说相对枯燥,但又必须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比如,在教授“四分音符”时,我通过“分瓜”的画面,在屏幕上演示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四份的过程,并在每份上标上相应的节奏符号,让学生形象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关系,简洁、生动,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兴致盎然,这样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学习认识西洋乐器分类(一)时,我用PPT出示小提琴的图片,介绍小提琴,学生观察了解。随后出示弓弦乐器、木管乐器组图,学生观察每件乐器的区别,并播放乐器演奏视频,学生感知各弓弦乐器、木管乐器的音色。在欣赏《魔法师的弟子》时,介绍音乐作品后,巧妙运用课件中的迪士尼动画片《幻想曲》,在“魔法师的弟子”米老鼠的精彩表演中,学生仿佛被带到奇艺的魔法世界。学生饶有兴趣地欣赏视频,找寻熟悉的旋律和想象中的画面。音响跃然于画面,画面天衣无缝地诠释着音响,学生在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中深入理解这部音乐作品,充分感受和体验古典音乐迷人的魅力。在欣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一段战争场面,画面中浩浩荡荡的军队,士兵们挥舞着兵器,和沉重、紧张的音乐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感受,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萌生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参与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
3.拓展平台,优化教学,为音乐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网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各个器官的共鸣,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资源。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不能仅靠声响上的传播和听觉上的领悟。小学音乐教师要合理运用网络组织教学,使课堂冲破时空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为其拓展广阔的平台,优化音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全面感悟中为艺术素质的培养提供无限广阔的天地。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国粹——传统京剧艺术的情感,在欣赏《京剧唱腔连奏》时,学生自主点击多媒体课件,选择播放每个京剧唱段相对应的演唱视频,感受京剧唱腔的风格特点,领略国粹的博大精深,并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模仿、演唱、交流,加深对唱腔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戏曲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人民音乐出版社以“可爱的家”为主题描绘了“家景”,表达了“家情”,让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歌声和优美抒情的乐声中激发起了对“家”和亲人的爱恋之情。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我适当拓展学习内容,以“赞我家乡”为主题,通过网络让学生观赏家乡滕州的美丽景色,学生在搜索过程中领略了家乡迷人的风光,增强了无限的自豪感。在之后的“唱我家乡”环节教学中,学生利用网络自由选听赞美家乡的歌曲,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唱家乡”展演,与他人分享、交流,此举增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使音乐课得到了提炼和升华,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
4.资源共享,传递名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递名师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在观课学习不同版本的课程中,开阔了眼界,让我耳目一新,为之振奋,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在学习思考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微课的实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环境,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我经常把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随时点播,适合不同的学生根据喜好选择学习。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我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促进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跟上时代的步伐。《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机和网络使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育资源,对音乐教育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应充分认识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这是《音乐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总之,只要合理、恰当、适时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扩展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音乐课堂教学就定会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庞春梅.浅谈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5(45):13.
[2]糟俊祯.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