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大学语文文学阅读中的军事美
2019-10-08管丽
管丽
摘 要: 大学语文中的军事美以大量描写军旅生活的文学作品为载体,以智勇的英雄气概和昂扬的格调,展现出多姿多彩的军事审美形态。本文以大学语文文学阅读篇目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军事审美的角度出发,打破以往的教材编排顺序,采用军事力量美、军事悲壮美、军事智慧美三种审美方式将所有作品重新分类,并就如何进行军事审美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文学阅读 军事美
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以赏析文学作品的形式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文修养。军队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除了具备大学语文通识教育的所有特点外,还有特殊性。它既与普通高等教育接轨,又建立了具有军队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加、突出了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所需的相关内容,注重经典性、军旅性、思想性和人文性。这就意味着军队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军味,在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熏陶中,使学员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一、大学语文文学阅读内容的分类
根据生长军官本科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计划,大学语文文学阅读分为诗歌和散文。诗歌部分共选取了《采薇》、《橘颂》、《白马篇》、《春江花月夜》、《燕歌行》、《羌村三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七首不同时代的作品。散文部分选取了《晋楚城濮之战》、《计篇》、《韩信破赵之战》、《段太尉逸事状》四篇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如果按照以往的讲授方法,以教材编排的顺序为线索,按照文学体裁的分类讲授的话,则会造成学员在作品的思想主题、人物的情感走向、理解与识记方面存在错位、交叉甚至于模糊的问题。
以诗歌部分前三篇为例,学员刚刚学完《采薇》,感受最深的是士兵思鄉怀亲和归来时痛定思痛的心情,内心还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这时紧接着开始学《橘颂》,又开始接受屈原浪漫主义诗歌的洗礼,感受诗人坚定不移的人格力量,豪迈、坚贞的情感还没有完全消化,又开始学习《白马篇》,感受曹植奋勇杀敌的英雄壮举。这几首诗歌的主题各有侧重,感情基调不一,投射出来的情感波澜起伏,这样按顺序一篇篇学,前一篇还没有完全理解、消化,后一篇又开始全新的主题,会造成学一篇丢一篇,难以在思想情感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员在理解、识记、背诵时也会混为一谈。建议从军事力量美、军事悲壮美、军事智慧美三个审美角度将文学阅读部分的选文重新编排顺序,按照类别学习便于学员更好地理解、鉴赏和背诵。
具体分类如下:1.体现军事力量美的篇目:《橘颂》、《白马篇》、《采薇》、《燕歌行》。2.体现军事悲壮美的篇目:《春江花月夜》、《羌村三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体现军事智慧美的篇目:《晋楚城濮之战》、《计篇》、《韩信破赵之战》、《段太尉逸事状》。并且在每一类作品讲完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复习、巩固、强化,再进入下一类型的作品学习,所有作品讲完后要组织一次文学鉴赏活动。
二、军事力量美
军事力量美是蕴含在军事主、客体中彰显生命力量的美,是指人类在从事军事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精神和风貌,具有坚毅、刚强、激昂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军事力量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侧重于主体的军事力量美,侧重于主客关系的军事力量美,侧重于客体的军事力量美。教材所选的四首诗歌中,《橘颂》反映的是屈原桀骜不驯的人格操守,《白马篇》描写的是边塞游侠少年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均能找到作者原形,属于主体的军事力量美。《燕歌行》是写戍边将士在艰苦的环境下战争失利,落脚点在于讽刺军中士兵和将领苦乐不均的现实矛盾,侧重点在于军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和战场上的行为,属于客体的军事力量美。《采薇》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既写了战争主体军人的英姿飒爽,又写了战争客体队伍、装备的精锐,属于侧重主客关系的军事力量美。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体现军事力量美的作品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点介绍作者的生平。这类作品大多是由诗人自己充当抒情主人公,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理想、命运投射其中,从而体现个人志向。充分挖掘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尤其要挖掘其在军事方面有所成就的部分,如从小具有非凡军事才能的曹植,多从军事的角度解读,拉近学员和作品间的距离。二是要关注细节,营造氛围。分析人物形象中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使学员走近战场,变身将士,以主人公的姿态设身处地地考虑战争的得与失、成与败。三是要讲完,但不要讲满。大学语文课的基本套路是先介绍作者生平、诗歌背景,再逐句分析,重点讲解字、词、句,最后概括思想主题、艺术特色等。看似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节课下来好像什么都讲清楚了,但转个身学员却什么也没记住,有时候一首诗背下来都有可能张冠李戴。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员单向的灌输较多,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科学,教学缺乏有效的互动。建议教员调整教学内容,学会留白。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讲到哪里为止要科学筹划。还要以后续写作部分的内容为铺垫,设计学员课堂思考、讨论的问题。
三、军事悲壮美
军事悲壮美是指军事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具有悲剧意蕴的美。具有雄壮、豪迈、壮丽的特征及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是军人经历战火硝烟的洗礼后乐观、豁达、自信的体现。教材所选的三首诗歌中,《春江花月夜》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发出了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羌村三首》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抒写了词人故国沦丧、国耻未雪的仇恨和焦虑,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漂泊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压抑和壮志难酬无人理解的孤独。这类主题的诗歌,基本都是作者官场失意、家道中落,人生处处艰难坎坷,在教学中很容易使学员落入悲观消极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其实上,无论是张若虚还是杜甫、辛弃疾,只要是名留青史的文人,即便是官场、生活中有诸多的不如意,他们笔下的文字最终呈现给后人的仍然是澄澈、清丽、洒脱、飘逸的。他们希望后人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绝不是消极遁世,这是诗人的初衷。而在实际教学中,学员学习这类具有悲剧意蕴的诗歌往往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些学员表示被这种情绪传染负能量。
体现悲壮美的作品占据重要的内容,教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要接受人生的不如意,学会独处,学会承受孤独。这需要教员在整个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贯穿这种“负面”思想,经常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向学员推荐阅读书目、辅导谈心的形式,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学员理解作品中的悲壮美,帮助学员消除负面情绪,学会独自面对灵魂,认同精神世界的独立性。二是要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军事悲壮美蕴含了生命崇高的精神价值,它是人类目睹黎明前的黑暗,是生命最初的状态。这里的“悲”不是悲哀和痛苦,而是面对失败、死亡、迎接胜利、以生命换来和平的乐观与豪迈。因此,哀而不伤是作品的感情基调。在教学中要把握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抓住诗歌的节奏,体现思维的层次,而不能一味地把学员带入悲观的情绪中。三是要顺势展开倾听与倾诉。这类作品反映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犹如山间的一泓清泉,潺潺流入心间,文字细腻,情感丰富,耐人寻味。如果学员只是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远远不够,在教学中要设定一些情节,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鼓励学员之间相互采访、提问,大胆说出自己的苦恼,并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这样既能清除思想障碍,解决心理问题,融洽学员关系,又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四、軍事智慧美
军事智慧美源于军事主体对客观军事现象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并表现为娴熟的军事技巧。它的特征是手法上的灵活多变,军事目的的相对集中,军事行为的波谲云诡、出奇制胜。教材中所选的四篇散文《晋楚城濮之战》《计篇》《韩信破赵之战》《段太尉逸事状》充分体现了军事智慧美。《晋楚城濮之战》灵活地采用“以退为进”、“虚实相对”、“以精锐力量消灭其侧翼而逐个击破”的方法赢得战争的胜利。《计篇》中孙子对战争成败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军事战略的灵活运用,用曲折的军事行为获得战争胜利的心理智慧。《韩信破赵之战》中韩信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赵军统帅的轻敌思想,灵活运用兵法上的原则,将计就计,进行背水列阵,故意向敌人露出破绽,显示卓越的军事才能。《段太尉逸事状》选取段太尉的三件逸事,反映段秀实的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正直官吏的形象。
这些作品中既有写战争博弈的智慧,又有写人叙述的智慧,教学中应各有侧重。一是要以《计篇》的思想为核心。《孙子兵法》是所有经典战例的行动指南,教学中要以此为散文学习的起点,重点学习理解孙子其人其书。可以前期布置学员查阅资料,准备讲授孙子的生平,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要多渠道挖掘战争的历史背景。两篇关于战争的散文都是经典战例,涉及相关的历史背景,这对于非军事理论课教员来说,讲授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员在备课时多方收集历史文献,向军事教员请教相关的战术知识,在阅读、理解、消化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战争的起因、经过,分析战争的经验、教训。三是要从写作特色的角度使学员感受到叙事美、议论美。大学语文课上讲历史散文如果仅仅停留在讲战争本身的层面上,那就成了上军事历史课,这不是中文教员的责任所在。我们要尊重历史,但不能仅限于了解历史,应从写作的角度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应侧重写作特色的归纳,使学员不仅读懂历史,而且知道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在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借用。《段太尉逸事状》便是散文中写人叙事的典型。
总之,在大学语文文学阅读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教材顺序,按军事力量美、悲壮美、智慧美进行重新分类,每类作品的教学各有侧重,使之既兼具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又体现浓厚的军事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欧阳晖,柳晓.春风化雨,撬动心灵——谈战争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文教资料,2017(29):12-13.
[2]张雪梅,岳春梅,徐晓利.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军事文化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8):11-13.
[3]闫国林.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播先进军事文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Z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