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08杨国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

杨国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微时代”的到来,各科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在现实教学中已经掀起了一股“微课潮流”。微课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出现的新型产物,微课不仅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直观,适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十分灵活,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十分头痛的小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在微课教学模式的指引下也会更加直观,便于学生学习知识。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行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146-02

微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强、高效、趣味性高等优势,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兴趣好爱,让小学生更好地享受教学资源。运用微课教授学生的行程问题,将重要的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供学生任意时间学习,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行程问题这种既重要又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更容易因不理解而觉得课程枯燥以至于不爱学习,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丧失继续学习下去的耐心的问题。但是“微课”的出现可以改变传统教育的这个缺点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所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融入“微课”教学是教学方式的又一次进步。

一、将微课运用在小学行程问题中的优势

(一)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是小学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丢分的地方。行程问题大致分为顺(逆)水航行问题、追及问题以及相遇问题三种,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它课堂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理论的思考,同时能更加形象的帮助同学完成解惑的过程。此外,“微课”视频短小精悍,通常情况下一个议论题目一个重点。他一般是针对学生学习问题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设计的所以十分有针对性,也很适合学生自学以及查漏补缺。

比如例题: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弟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在这个两人跑步的问题之中,很容易让学生联系到实际生活,教师通过制作相应的视频,将题中的含义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有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列式出最终的式子。首先,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差是600÷12=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和是600÷4=150,表示较快的速度是(50+150)÷2=100,表示较慢的速度是(150-50)/2=50,表示跑得快者用的时间是600÷100=6分钟,表示跑得慢者用的时间是600/50=12分钟。

(二)微课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轻松

在小学数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探讨当中,教师可以总结行程问题的类型,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微课的制作。使微课视频的设计在新颖独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之上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任何事都充满求知的欲望,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或是感到厌烦的事物就会提不起兴趣。而数学行程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于理解的知识,所以这免不了教师因为怕学生听不懂而重复,但是这样就会加深学生的厌恶感。如果将行程问题制作成视频样式,以动态的效果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已知条件过于复杂和抽象导致无法理解题感的困扰,而且从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微课教学的素材可以供学生反复使用,如果学生对于行程问题的某道例题还是不能完全理解,那么学生可以将这种教材进行下载,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进行再次观看,教师不仅仅可以减少重复的次数降低一些负担,学生不会因为行程问题这一复杂的问题而使学生讨厌学习数学,同时也会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三)增加学生复习的途径,减轻家长的负担

当今时代的教学方式中非常注重家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这个时期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教导。但是有时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了解,不知道课程所涉及的重难点,不懂得该用何种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小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尤其的对于那些课上听不懂、思想上开小差没有听到的同学,如果将微课视频下载下来,到家中能够与家长共同观看那么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家长就能在视频中找到答案帮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分析。

比如例题:一船以同样速度往返于两地之间,它顺流需要6小时;逆流8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对于家长来说这样的题型是不会被难倒的,但是对于教导小学生而言不知该用何种方法给孩子进行讲解,如果所讲的知识超出小学生学习的范围就会适得其反。所以通过微视频的讲解,家长懂得学生所学的大致的知识范围就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辅导学生进行教学。

二、让微课在小学行程问题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结合其他教学方式统一教学

“微课”以短暂的时间教授学生重难点知识,但是仅仅依靠这不到十分钟的教学并不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掌握行程问题的应用例题。正因为行程问题的应用例题复杂且题型较多,所以单单依靠这一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像每堂新授课教师只会将重难点知识当作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并不会只讲解重难点的部分。所以,微课教学虽是将行程类问题的精华部分讲解出来但是并不足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学习。如果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全方位讲解才能够更加符合时下学生需求。这样学生才会被课堂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所吸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微课教学丰富了课堂活动,增加了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才能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二)创设情境,辅助微课教学

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所以创设情境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进行知识点的理解。

比如应用题“猎犬发现在离它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马上紧追上去,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问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中,作为教师应懂得创造什么样的情景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道应用题中,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创设一个森林里猎犬在追野兔的场景,在视觉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接下来的微课视频中再进行講解。帮助学生理解行程问题应用题型的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答疑

在新课改逐步发展的当下,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当今,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要将微课用于小学行程问题中要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进行“微课”准备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再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情景的“微课”视频融入传统教学中。这样,在帮助学生答疑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教师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佳龙.基于微课程的在线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3,Z2:30-32.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