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素质特征

2019-10-08李海波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李海波

摘    要: 辅导员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的素质特征主要表现为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广博的知识素质、卓越的能力素质,辅导员要明确职业定位、培养职业素养、加强工作研究,才能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关键词: 优秀辅导员    素质特征    事迹材料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辅导员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岗位。辅导员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校稳定和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1)。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培养与完善辅导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探讨与分析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特征,尤其是优秀辅导员具备哪些素质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中国期刊网中,笔者以“优秀辅导员”为关键词共搜索到学术论文42篇,硕士论文2篇。论文涵盖了优秀辅导员的成长规律、具备素质、人格特质等,可以说对优秀辅导员的研究已开始走向全面发展阶段。42篇学术论文中,基本都是定性研究,只有少数几篇论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优秀辅导员进行了分析。黄洁(2011)、刘纯姣(2013)、任杭璐(2014)对上海地区高校优秀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和成长特质进行了研究,杜华(2012)研究了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工作特征,全国层面上任江林(2010)以2008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为例分析了辅导员获得成功的素质,探寻了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成长路径和规律,李明忠(2016)探究了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群体特征,谢小芬(2016)解析了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核心特质。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那就是当前对优秀辅导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不足。

教育部第24号令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及各地、各高校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从2009年开始,全国每年都要评选上一年度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辅导员年度人物即优秀辅导员的另一称谓。因此,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为微观研究对象是我们研究辅导员的一条重要路径。

一、研究设计

从2009年到2016年共产生了71名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年度人物。笔者以这71名辅导员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优秀辅导员的事迹材料进行分析。所谓内容分析法,指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采用内容分析法,我们可以用数字形式描述非数量表示的文献材料内容,这样对我们研究问题有比较精确和深刻的认识。

二、结果分析

(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先进的政治理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具有时代性的创新能力(3)。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的政治方向、立场、观点、水平、纪律和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辅导员年度人物一般都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政治坚定、勇于担当的行为特征。

一是辅导员年度人物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集合体。辅导员从事的是正品德、塑灵魂、培育人的神圣工作。辅导员年度人物能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处世方式教育和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

二是辅导员年度人物在处理重大事件中体现了过硬的政治素质。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很多辅导员年度人物都能做到挺身而出。无论是公共卫生事件(比如非典)还是自然灾难(比如汶川大地震),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深入学生当中化解危机。辅导员年度人物都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做到思想积极上进,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二)广博的知识素质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宽广扎实的知识很难胜任这一工作。因此,很多优秀辅导员具备广博的知识素质。

从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来看,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范围最高等级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参加最后决赛的选手为各省层层选拔上来,决赛分为笔试(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等五个环节。因此,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奖辅导员通常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据统计,有3位辅导员获得过1等奖。

从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来看,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是围绕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重点培育和资助一批高校辅导员教育教学工作项目,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學化,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4)。自2013年起,教育部思政司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根据统计,2013年-2016年间有5位辅导员获得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三)卓越的能力素质

能力就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动性。根据辅导员工作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和强化以下几种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方面。优秀辅导员通常具有卓越的能力素质。前文已经谈及很多优秀辅导员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佳绩,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从交往能力来看,交往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围绕学生开展,需要深入学生群体,接触和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协调,与学校部门、老师沟通,通过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事迹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辅导员年度人物能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与学生关系非常融洽。高校辅导员工作事务繁、内容杂、任务重,从工作性质来看,对男女性别似乎有着不同的要求。71名辅导员年度人物中男性比例为53.5%,女性比例为46.5%,统计学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从师生关系来看,我们根据事迹材料的描述可以发现辅导员年度人物普遍与辅导员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诚然,辅导员工作本身要求辅导员处事细心、亲和力强、懂得关怀理解他人等特质。因此,在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出现了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严婆婆”的严长征、“赵妈”的赵力蓥、“李奶奶”的李玉莲、“爱心姐姐”的李玉莲、“知心姐姐”的次仁央宗等。

从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评选比赛来看,这一比赛的目的是引导高校辅导员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工作进行总结,促进工作研究,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统计,15名辅导员年度人物在比赛中获得奖项,有1位还2次获得一等奖。

三、思考建议

上文我们对辅导员年度人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优秀辅导员的素质特征我们有了一个比较清新的了解。优秀辅导员具备了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成为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代表。成为优秀的辅导员是很多辅导员的努力方向。那么,究竟怎样培养优秀辅导员呢?笔者认为优秀辅导员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优良的辅导员成长环境和辅导员自身的积极因素相辅相成。

(一)明确职业定位

笔者认为要成长为优秀辅导员,辅导员首要明确职业发展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素养,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首先,辅导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明晰辅导员的角色认知。了解辅导员工作应当做一些什么,怎么做辅导员工作,乐于做辅导员,并立志将辅导员工作作为长期坚持、甘于奉献的一项事业而奋斗,在辅导员工作中心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其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坚定职业信念。辅导员工作头绪多,事情杂,要勇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勇于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主动能动性。再次,辅导员要合理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根据自身实际条件,设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在开展事务性工作的过程中,思考和总结工作中存在的规律,并对之研究思考,努力成為研究型辅导员。

(二)培养职业素养

高校辅导员成长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方能成长为优秀的辅导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是多方面的一个复合体。首先,辅导员要做到爱岗敬业。高校优秀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爱的守护者”,辅导员必须从内心深处热爱这份事业,将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专业化发展是高校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辅导员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顺利完成高校思想工作体系赋予辅导员的神圣使命。再次,辅导员将以专家型辅导员作为职业发展目标。随着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不断转变,专家型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辅导员已经成为专家型辅导员,即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工作实际的要求,专家型辅导员正成为众多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标杆。

(三)加强工作研究

传统意义上,辅导员工作往往依靠经验展开。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当下辅导员工作需要将经验总结提炼为理论研究成果,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势在必行。首先,辅导员要心怀研究意识。一些辅导员缺乏科研意识,认为辅导员开展科研缺乏专业素养,没有主动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要想成长为优秀辅导员,必须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其次,辅导员要培养良好的研究能力。努力培养思考、分析和理论提高能力,树立“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研究观念,向专业老师学习,向优秀辅导员学习,逐渐掌握独立自主开展研究的能力,掌握良好的研究方法,积极参加辅导员培训和进修活动,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促进科研业绩的提升。再次,辅导员要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与平台。科研项目与平台对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辅导员要积极申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各类课题,比如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积极申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通过项目的推进促进工作研究。

参考文献:

[1]任江林.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规律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74-77.

[2]邱均平,邹菲.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13(4):5-8.

[3]余南飞.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4]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管理办法[Z].教育部,2015.09.15.

基金项目:2015—2016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高校优秀辅导员素质特征研究:基于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事迹分析”(编号2016QN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