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助推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

2019-10-08李岩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微课

李岩

摘    要: 微课作为近年兴起的新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表象价值及待挖掘价值,适合推广探讨应用,对小学美术来说微课同样适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将互联网资源、教学知识点及个人教育教学想法有机整合,并生动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当对其固有的教育思路及方法进行转变,将微课的设计应用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探究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微课    教学效果

目前我们获取知识和沟通交流的方式深深地受到信息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线教学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微课”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学计划当中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生动展现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还可以满足学生个性选择针对性学习,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预习及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的培养。此外,随着微课教学相关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设计实施微课继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小学美术微课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微课教学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优秀的微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随着各教育部门对微课逐渐重视,同时积极协调组织资源推进微课设计应用,一批优秀的教学作品得以涌现。但是,在实际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还面临较多发展困境。

1.微课教学设计应用过程中教师的恐慌心理。

微课教学设计应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要求较高,一些老教师对其存在恐慌心理,无法将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与微课实际活动相结合。此外,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欠缺,缺乏对微课系统完整的培训教育,同样对微课设计应用存在恐慌心理。

2.微课设计与实际教学活动匹配性不足。

少数专家学者在研究微课设计,难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与实际教学情况不符的现象。由于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而且缺乏信息技术能力导致其参与微课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目前我国一些学校投入了大量资源完善多媒体设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仍然偏好于传统黑板教学模式。此外,在微课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照搬课本教材,不能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情况。

3.微课设计单一,多学科融合能力差。

教学经验对一般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并不欠缺,然而对于多学科融合并不具备完善的理念及能力。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应试理念较多而非学科间的融合应用。同样,小学美术微课缺乏趣味性,与教师互动性差,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不了微课设计应用的预期目标。

二、小学美术微课教学的特点及必然存在性

视频作为一种有着较强表现力的传播高效的新媒体形式,对小学美術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增强课堂趣味性是微课的独特的优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疑难知识点以学生更好接受理解的方式展示。此外就是微课的精致性及针对性。微课以针对性的重点知识及疑难问题作为设计制作理念,非常适合学生自学。首先,微课教学能直接迅速地掌握教学需求,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剖析。其次,当前微课教学视频都是比较浓缩的,在要求细节内容的基础上保持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的特点。再次,微课教学给教师和学生之间创造了沟通交流的渠道,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微课上传到指定互联网平台,方便学生提前学习,同时与学生进行随时的在线交流,及时答疑解惑。最后,通过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使用微课教学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有益的课堂教学计划以外的知识,逐渐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推广普及的重要产物,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三、小学美术微课教学实践

1.增强小学美术课堂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受时间及空间的影响,无法在课堂上展现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提前准备微课教学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学习调色搭配这一节课的时候,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将讲授的内容现场演示,可以借助微课,将内容提前制作成微课,相比传统师范画教学模式,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三年级《卵石动物造型》一课,教学目标为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倘若学生对卵石造型没有了解,对于这方面教学与学习将产生障碍。教学重难点是根据卵石形状合理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教师如果想要通过讲解将这些知识阐述清楚将浪费较多时间,并且教学效果不一定理想。通过微课很容易解决这方面问题,利用微课教师可以根据卵石形状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的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给大家展示,学生天生的模仿能力能够很好地想象创造出更多的卵石动物造型,也能更好地开展学生作业展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此种方式的教学有效活化了课题教学,对增强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注重观察提高课堂兴趣。

微课设计时需要注意选择鲜明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微课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用微课作为辅助手段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学完每个知识点,最好配以例题检验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效果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除此以外,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情况暂停或者快进播放微视频。同时进行师生互动对话,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如上《手形添画》一课时,用微课制作相关视频,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做出不同的手形,进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获胜一方有表演权,接着做“你能跟我这样做”游戏,摆出别出心裁的手形,让对方模仿跟着做,孩子们在快乐之中摆出具有创意的手形,为下一步手形添画创作打好基础。

3.情景创设加强想象力。

让孩子乐于实践学习,也就是让孩子在参与美术教育课程时不是当成任务,而是兴趣使然。将微课技术融入美术教学中,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通过微课创设情境,让孩子在绘画课程之前以轻松的心态融入其中,为他们营造轻松的绘画环境,让美术课程以主题课程形式开展,这样学生更加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例如,上《画中画》一课时,我用微课出示“青虫、小鸟、大树”,让学生根据这三样编出“小鸟吃虫子,小鸟又飞到大树上”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想象类似的几种东西,采用互动模式,请其他教学点的学生编故事,孩子们编故事的热情非常高,纷纷举起小手,与对方互动,快乐的课堂使他们充分展开想象,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

四、结语

笔者在探究微课视频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设想,微课有“不受课堂时间限制、一对一教学、可以反复播放”等优点,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美术课内容都适用微课,用不好甚至会适得其反,有的教学内容,面授肯定比微课教学效率要来得高。不管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变化或创新,在美术课中,老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者,微课始终处于辅助教学地位。微课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后认真思考和精心制作微视频,同时在实践运用中不断调整和指导,切不可把微课当成老师,把真正的老师高高挂起。制作微课时可以添加一些互动环节,使同学们更乐意主动自主学习。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自主学,让美术教学更直观,进而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立柱.微课堂,大精彩——小学美术微课设计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7(6):125.

[2]陈青.“微课”在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运用——小学美术微课教学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130.

[3]任明红.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体会[J].读与写,2016(12):247-248.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