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有效组织及有效活动

2019-10-08李荣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组织策略农村学校

李荣

摘    要: 广大农村地区学校艺术社团建设举步维艰,基础设施缺乏,师资力量欠缺,组织管理混乱,活动效率低下。本文通过对农村学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有效组织管理策略研究,农村条件下学生艺术社团的有效活动形式研究,农村条件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多元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探索农村学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有效组织策略,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农村学校    艺术社团    组织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学生社团在我国蓬勃兴起,成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锻炼学生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渠道。但在广大农村学校,学生的艺术社团活动面临诸多困难。为此,我校成立了专门的艺术社团研究课题攻关小组,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农村学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有效组织策略的介绍,希望为广大农村学校有效开展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

一、农村学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有效组织管理策略研究

构建了“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支队伍,四种氛围,五项保障,六个到位,七个强化,八类活动,九个必须,十项落实”的组织管理策略。

坚持“一个核心”。即坚持以学校社团领导小组为管理核心。

强化“两条主线”。即以社团教师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为管理主线。

建设“三支队伍”。即建设社团组织领导、专业指导教师、学生领导骨干三支队伍。

营造“四种氛围”。即营造班级、学校、家庭、社会艺术教育氛围。

落实“五项保障”。即保证场地设施、保证资金投入、保证师资力量、保证家校沟通、保证全员参与。

做到“六个到位”。即做到学校管理到位、领导方法到位、后勤服务到位、教师辅导到位、社团策划到位、学生活动到位。

注重“七个强化”。即强化学校领导对艺术工作的认识;强化家长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强化教师对艺术工作的实施;强化班级对艺术工作重视;强化与学科教师间的密切配合;强化领导与教师的表率作用;强化艺术骨干在社团的带头作用。

丰富“八类活动”。即坚持开展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文学类、体育类、科技类、乡土类、综合实践类等八类活动。

坚持“九个必须”。即必须保证每天经典晨读、午后一歌、硬笔晚练、大课间舞的运行;必须保证学生每天课外活动一小时;必须保证每周社团活动日的活动;必须保证每月一次的社团主题活动;必须保证每半学期一次师生全员参与的社团竞赛活动;必须保证每学期一次的社团艺术展演活动;必须保证每年一次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必须做到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必须每学年召开一次对艺术教师、社团、学生的表彰大会。

狠抓“十项落实”。即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场地器材;落实组织管理;落实教师辅导;落实学生参与;落实活动计划;落实活动总结;落实活动实效;落实检查评估;落实奖励机制。

二、农村条件下学生艺术社团的有效活动形式研究

(一)活动形式——系列化开展

1.日常活动天天有。

为了普及艺术教育,学校除每天正常的艺术课外,安排了每天早、中、晚课前的“校园之声广播活动”;早自习前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大课间的“校园集体舞活动”;下午第一节课前的“每天一歌活动”;课外活动一小时的“社团专项活动”;晚自习前二十分钟的“硬笔书法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艺术教育的熏陶。

2.常规活动周周行。

学校规定每周星期二下午是“学校社团活动日”,社团成员在社长的组织下、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動。一般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由辅导老师进行专项讲解培训;第二课时进行学生个体训练交流;第三课时进行集体演练展示。每周活动辅导教师要有教案、有目标,社长要有计划、有总结,成员要有收获、有提高,社团活动要有实效、有意义,促进每个学生每周基本艺术素养都有所提高。

3.艺术活动月月做。

为了鼓励学生学有所长,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长廊等阵地创设“艺术走廊”、“文化橱窗”、“手抄报”、“书法绘画专栏”等,将学生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实时展出。同时每个月都要组织“艺术教育主题月活动”,如歌咏比赛、校园歌手大奖赛、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才艺展示、剪纸及手工制作比赛等。充分利用“校园艺术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对艺术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寻找最美之星”活动中专门设立了最美艺术之星奖项,对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为师生们搭建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充分展现了师生的艺术才华和综合素质。

4.展演活动年年搞。

为了全面展示我校艺术教育成果,学校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艺术展演活动”,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节”。组织者精心策划,各社团精心准备,演出时精彩纷呈,演出后影响深远。为师生提供了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机会,师生们满满体味着艺术盛宴,尽情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快乐,整个校园洋溢着浓郁的艺术芬芳。

(二)活动育人——多方面结合

1.社团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艺术不仅仅限于音乐、美术领域,美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实行课程化的社团活动,点燃学生学习和创造的激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2.社团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结合重大节日、学雷锋活动月、新生入学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将主题教育渗透到社团活动中。根据不同主题,分配活动任务到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活动任务,并在社团活动中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3.社团活动与德育常规管理相结合。

学校把社团管理纳入德育管理体系,学校社团参与德育日常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德育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完善学校常规管理。

4.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积极为社团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如音乐类社团参加校外文艺演出,美术类社团参加校外的书画比赛,文学类社团参加校外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摄影社团进行校外采风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社团活动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本县地处丝绸古道,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根据本地实际组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顶碗舞社、腰鼓社、霸王鞭社、乡土艺术社、剪纸社、刺绣社等艺术社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聘请一些民间艺人来我校传授技艺,或让学生进行走访、调查、搜集、学习,使学生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传承乡土文化的精髓,发扬乡土文化的精神。

6.社团表彰奖励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

每学年初的九月,是社团重组和新生注册入社的时候。学校充分利用这一教育契机,举行大规模的社团表彰奖励活动,一方面是对原社团进行激励和鞭策,另一方面是对新生一次很好的入学宣传教育,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活动激励——多维度评价

1.“四维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

社团活动每学期末综合考核评价一次,形成由“社团成员互评——社团负责人推評——社团联合会考评——学校领导小组总评”的“四维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

2.“三奖两惩”的奖惩激励机制。

“三奖”即日常活动的星级奖,主题活动的等级奖,综合考评的优秀奖。

“两惩”对综合考评不合格的社团进行的两种处罚,一种是限期进行批评整改;一种是撤消该社团资格。

三、农村条件下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多元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我们研究、探索出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多元能力发展的“八大途径”。

(一)创建艺香校园——让学生置身于艺术氛围中,感受到艺术魅力。

学校教室、走廊、过道、校园的角落都展示孩子们的艺术成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喜悦、自信、幸福感溢于言表,置身于艺术氛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二)实现全员参与——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艺术的熏陶,沐浴艺术的阳光。

学校建立社团有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原则,就是全员参与。让每个孩子都参加到自己喜欢的社团,一个都不能少。使他们接受艺术的熏陶,沐浴艺术的阳光,提高艺术素养和能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还社团于学生——让学生自我经营和管理,走自主发展之路。

一是还纳新于学生;二是还管理于学生;三是还活动于学生;四是还评价于学生。让学生自我经营和管理,走自主发展之路。

(四)做实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校要求艺术教师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组织者精心组织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自主探究、自我完善,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艺术素养。

(五)引入竞合机制——让学生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

使学生在竞争中受教育,竞争中长才干,竞争中出成果,合作中求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迅速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能力。

(六)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尽显才华、张扬个性、放飞梦想。

艺术展示平台主要有三类:节日艺术教育活动;特色艺术主题活动;综合艺术展演活动。其目的是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尽显才华、张扬个性,彰显艺术创造力。

(七)鼓励创新创造——让学生奇思妙想、善于创造、勇于创新。

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把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写入社团章程和引入考评机制,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发挥聪明才智,善于创造,勇于创新。

(八)注重综合实践——让学生学会劳作、学会交往、学会生活。

根据农村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课题组把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三类:一是校内综合实践活动;二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参加社会上大型艺术展演活动。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学生艺术社团虽然没有城市社团那样的先天优势,但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乡土滋润,再加上农村学校艺术社团工作者们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定能够创出一片农村学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体艺〔2014〕1号,2014.

[2]中青联.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  中青联发〔2005〕5号,2005.

[3]曾兵.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龙岩师专学报,1995(04).

[4]商南花.九年义务阶段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2(10).

[5]安媛.对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思考[J].天津教育, 2010(04).

[6]邱伟光,张耀灿,主编.学生社团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组织策略农村学校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中班区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