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词语,铸牢语文核心能力的根基

2019-10-08邵永庆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9期

邵永庆

[摘 要]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引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化词语的感知、悦纳和积累,对构建学生的语言储备、促发学生的言语生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品读辨析,还原鲜明形象;立体解构,聚焦丰满意蕴;分类整合,明确表达意图;聚焦特点,深化达成境界。

[关键词]词语教学;品读辨析;立体解构;分类整合 ;聚焦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54-02

词语教学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基础。但遗憾的是,它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成了识字、阅读教学的附庸之物,被局限在机械而生硬的识记层面。这种消极的认知思维使得词语教学的整体性效益每况愈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向积极的语用实践练习,为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奠基。

一、品读辨析,还原鲜明形象

汉语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表意语言,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初读时好像已经理解,但需要精细地进行解说时却又显得模糊不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紧扣这些词语的本质意蕴,将原本僵硬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活脱脱的认知形象,让语言原本所要表达的形象更加鲜明而清晰。

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时,恩科西来到学校之后引发了家长和全体师生的“轩然大波”。面对这个词语,很多学生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解,但词语所裹挟的丰富意蕴他们却未必能真正参透。于是,教师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从词语的字面意思出发,理解为“汹涌的波涛”;其次,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即指向于大纠纷、大风浪。结合这篇课文的具体语境,恩科西来到校园之后引发的“轩然大波”究竟是怎样的“大纠纷”呢?教师引领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结合社会中对艾滋病病人一贯歧视的眼光进行想象。此时,学生分别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想象他们针对此事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担心、顾虑表达出来,甚至有些学生还表达了自己对恩科西的排斥,从而将“轩然大波”这个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意蕴有效地放大了,学生也真正理解了这个词语。

纵观这个词语的教学过程,教师先后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的表面字义、延伸的比喻义以及在文本语境下所裹挟的独特内涵,使学生对词语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感知,为后续深入体会恩科西不畏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形成了认知性铺垫,真正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立体解构,聚焦丰满意蕴

很多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生发出完全不同的内涵和意蕴,它不仅与文本中的事件和人物相得益彰,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在遣词造句时的独特情思。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来揣摩文本的丰富内涵,并借助这一阶梯走进作者的内在意识中,形成与文本、与作者的深入对话。

以教学古典小说改编的课文《三顾茅庐》为例,课堂教学伊始,教师紧扣课题展开了这样的教学:(1)朗读课文,看到题目中的“茅庐”时,你会想到怎样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茅庐”的意思?(2)提供工具书中对“顾”字的解释,让学生结合文本语境选择一种最恰当的解释;(3)引导学生对分散的语言进行组合、串联,将所有零散的信息连接起来,再从整体上说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4)整体性感知课文,在文本信息的补充与浸润下,理解谁邀请谁,并结合课文内容拓展信息资料:刘备想干一番事业,但由于缺乏人才始终不能如愿,他仰慕诸葛亮的才华,就千方百计邀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愿望。(5)相机拓展与课题词语相关的词语“宏伟大业、顶礼膜拜、前往草舍、辅佐自己”,并组织学生尝试运用这些词语大致说说“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很显然,“三顾茅庐”这个词语包含着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也是尊重人才的一段佳话,流传甚广,已经不再是其字面机械意义的层面了,而是成了一个文化意象。为此,教师引领学生遵循从表象向文化、从零散到统整的思路,既深入感知词语的本真意思,同时又体悟其独特的文化意味,使得学生对整个词语的理解呈现出丰满化、立体化。

三、分类整合,明确表达意图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词语教学常常止步于内容维度上,而学生语文核心能力需要将词语的感知上升到“为什么要这样用”的层次上,借以让学生感受作者在斟酌、推敲时的独具匠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统一的语境下对文本语言进行合理地归类、统整,在词语的合力支撑下,将作者创作的用意展现出来。

如课文《诺贝尔》第八、第九两个自然段就以一次具体的实验描写为例,将诺贝尔坚持不懈、乐于奉献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学这两个语段时,笔者将词语分成了三组来教学。第一组词语指向于人物动作“亲自点燃、双眼紧盯、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引导学生从动作中感受人物的敬业和成功之后的幸福感;第二组词语指向于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怦怦直跳、盯着不放”,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显部分来揣摩其内心活动;第三组词语指向于文本中的反复性语言“近了!近了!——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成功了!成功了!”,帮助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和标点符号反复运用的表达手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从整体性视角出发,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对人物展开描写的?”从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描写人物的着力点可以设置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上,并且可以运用侧面烘托和反复的表达手法。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词语进行科学地提炼和分类,并依照人物描写的不同维度,将作者的表达意图清晰地展现出来,发挥了词语所能承载的最大作用。

四、聚焦特点,深化达成境界

很多经典优秀的作品中,作者所采用的词语或者是写作方法,在很多学生看来都会有陌生之感,这就对学生当下的解读形成了较大的挑战。为此,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以专业化的视角来感知词语表达的新颖别致,从而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高效发展。

如《月光启蒙》一课中,很多学生在阅读描写母亲歌声的语言时会有一定的障碍,比如“整个院子都飘满了芳香的音韵”一句,在表达上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不匹配。“音韵”怎么能够“飘满”呢?又怎么能够用“芳香”来形容呢?于是,教师引领学生结合课文中“三月的春风”“小溪的流水”来想象母亲歌声的柔和,并播放相应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在真真切切中感受母亲歌声的美妙,说说自己对这种声音的感受。学生从“三月的春风”中想到了花朵的芳香,嗅到了春风独有的味道,并感受到了母亲的音韵在耳边回荡时的感觉。教师相机告诉学生,这是运用了通感的写作方法,巧妙地将母亲的“音韵”这一原本是听觉的资源,与嗅觉的“芳香”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让我们能够从原本机械的语言文字中嗅到“芳香”的气息,聆听到“音韵”的美妙。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课文中与生活经验相违背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在超越常态化的阅读经验下,对文本的独特性进行感知体验,将作者所采用的陌生化表达手法作为研究品读的对象,让学生在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走进意境的过程中,与作者形成深入而全面的对话,探寻到词语所应该达成的深邃意境。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引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化词语的感知、悦纳和积累,对构建学生的语言储备、促发学生的言语生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特质、具体的语境以及词语的内在感知出发,在依循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核心词语的感知效果,真正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