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文化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2019-10-08葛玲玲王晓迪

文教资料 2019年12期

葛玲玲 王晓迪

摘    要: 徽州文化是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中国古代区域文化类型,在以诗词、徽商和教育等为载体的徽州文化内容中蕴含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发展轨迹。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内在动机,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的价值。在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女性主体意识经历了漫长的蜕变过程,深入挖掘徽州文化中彰显追求独立自主、主动进取、自我发展等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容,概括了徽州文化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全面开放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对于客观评价中国现代女性主体意识发展渊源及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女性主体意识    徽州诗词    徽州教育

马克思曾指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成就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1]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女性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明清以来的徽州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逐渐开放,女性在徽州区域文化中以多样化载体彰显的主体意识影像具有典型代表,探究徽州文化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及其表现,对于客观评价女性历史地位,充分挖掘和发挥女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当代社会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女性主体意识及其社会价值

女性主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所谓女性主体意识,指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即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并清醒地认识自身的特点,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2]。它是女性寻求独立、自主、进取的内在推动力。因此,研究女性主体意识理应特别关注女性自身思想变化。明清时期,徽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清徽州地区思想的转变,同时反过来促进了徽州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

女性主体意识的提升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价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谈到了人民群众在促进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社会历史规律是人民群众主动追寻的结果,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女性人口占人口总数的近半数,是生产力构成要素的重要部分。深入挖掘社会生产力的潜能,预示着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力的增值,同时预示着未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如今女性越来越多地走入职场并成为职场生活中的领导者,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重要部分,正以独立的状态参与社会的竞争,与男性一道创造社会财富。不得不说的是,女性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男性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女性在教育、医疗服务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明显高于男性。如果协调好男女两性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将更加稳定。

二、徽州文化中的女性主体意识表现

徽州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区域文化中的典型文化之一,记录着中国明清时期徽州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包含着中国封建社会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卓绝的艺术、文化、科学成就。研究徽州文化可以发现,徽州诗词、徽商和教育等都存在女性的独立自主、主动进取意识和追求发展等,推动着当时徽州地区社会的发展。

1.徽州诗词蕴含的女性独立自主意识

诗词文化占据了我国大半个封建社会时期,是众多文人雅士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明代初叶,封建纲常伦理思想在徽州依旧盛行,“三纲五常”是女性必然要守的宗族法规。到明中叶,徽州地区经商人数日益增多,徽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徽州人民生活方式的稳定性伴随经济推进和文化思潮的萌生而逐步动摇,精神、思想和生活状态皆发生变化。此时女性对文学创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吟诗作文成为徽州女性抒发独立思想的重要方式。如明末清初歙县的毕著,在代表作《韬文诗稿》中,以写实的笔法记述自己深入敌营夺父尸首,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巾帼英雄的豪迈之气,体现了其思想自主:“……入军营而杀贼,虎穴深探;夺父尸以还山,龙潭妥葬”[3];又在《纪事》之中描述了报仇雪恨的全过程,“……父仇不能报,有愧秦女休……杀贼血漉漉,手握仇人头……”[4]作为一名女性,毕著以诗词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自由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反映了她不仅拘泥于当时历史社会条件下的思想停滞状态,反观社会、政治,反观自身的发展,敢于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证明女性也能独当一面,实现自身的价值。徽州女性在封建纲常伦理之下突破明清时期女性被世俗包围,没有独立发展,更没有话语权的束缚,开始自主追求自身的发展,并通过诗词这一载体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足以体现当时徽州女性的勇敢。

2.徽商妇创业彰显的女性主动进取意识

明清以后,商品经济活动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半成熟的状态,加上徽州地区人口数量激增,人们比以往更倾向于外出做生意。在徽商发展历程,女性思维的变动在徽商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徽州诸多档案文献中显示,徽商多半是在妻子的劝说下才走上从商的道路。据传一夫人“有叔嗜洋烟,氏出赀劝戒,且力勉入贸”[5]。后因其劝说深感惭愧,开始勤于商业,走南闯北,终创下一番家业,为四邻所称道。徽商妇不仅劝夫劝子经商,还出大资助之,资金大多数是从娘家带来的嫁妆,这些嫁妆通常是女性的私人财产,丈夫无权出售,但是这些徽商妇为了给丈夫筹集资金,首先想到的就是典卖自己的嫁妆以支持丈夫从商。不仅体现了徽州女人果敢大方,而且突出了徽州女人思想上的积极进取。长期以来,由于“夫权”封建观念的存在,女性的主动进取意识几乎消失。然而徽州女性實现了对自身作为主体不断进取和创造的社会意识的自觉认识,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上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徽商妇的行为展现了思想上的主动和灵活,行为上不拘属于传统封建纲常伦理,实现了从完全的依附男性到发挥女性价值的转变。

3.徽州教育事业助推的女性追求发展意识

徽州自古文风昌盛,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教育大家,如程朱理学的鼻祖“朱熹”、程颐程灏等。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虽然徽商繁荣发展,但是他们丝毫不减文教事业,徽商也很热衷于帮助家乡发展教育。直至民国时期,徽州地区始终处于教育的最前沿,正是高密度的教育机构承载了更多的教育人员,同时也促进了徽州地区女子的教育,为徽州地区女性思想较早的解放提供了理论来源。近代以来,徽州地区出现过很多为中国教育做出贡献的女性。倪畅予,祁门县人,接受了安徽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育,随后在女子中学任教。九一八事变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旋流入川[6]。1941年返回徽州筹建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自任校长,开启了作为女校长教书育人的事业,从而促进了更广泛的女性教育。女性教育的卓越成就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及独立意识的发展,由于家庭殷实,使她们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吸收了教育所带来的更高的知识文化,具备了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意识,呈现出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强烈的追求,并以用这一思想观念以一女流之辈身份为祖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