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乐观,憧憬阳光
2019-10-08刘宝文
刘宝文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今天能与你们交流我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我备感荣幸。古代文人一直在挫折与奋斗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莱昂纳德·科恩曾有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中国古代文人便是如此,他们几经磨难,但心态乐观,憧憬阳光,他们将自己的樂观融入到诗文中,造就了不朽的经典。
王尔德说:“每件赏心悦目的东西背后,总有一段悲哀的隐情,连最不起眼的小花要开放,世界也要经历阵痛。”作为中国古诗文浪漫主义的最高峰,古代文人中的一朵奇葩,李白一路走来,可谓坎坷不断。年轻时因父亲经商而不能参加科举,不得不靠达官贵人的举荐,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赢得一片叫好。可好景不长,黑暗的官场容不下他浪漫的言行,他恃才傲物,落了个赐金放还的结局。大半生奋斗出来的成绩化为泡影,消逝在天地间,他忧愁不已,“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的心境。但他是李白,是酒中仙,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怎能因挫折而颓废?尽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他依然心怀乐观,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选择继续前行。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另一高峰的苏轼,他的一生也是多灾多难。王安石欲进行改革,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司马光欲废除王安石所有的改革措施,苏轼又说有些措施不应废除……虽是为百姓着想,却被两大阵营踢出门外,终因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面对此情此景,他发出“哀吾生之须叟,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哀叹。但苏轼向来是个乐观、旷达的人,他劝慰自己“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阳光重新洒满了他的心田,即便被贬到海南,他也能体会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喜悦。他在不断选择的矛盾中,忘记过去,武装自己。他在岭南大展才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万丈光芒!
同学们,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愿我们汲取古诗文的营养,发扬古文人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勇毅笃行的意志,考取优异的成绩,拼出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山东省微山一中小荷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