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价值,形成策略

2019-10-08陈兆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解决策略

陈兆平

【摘要】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创生教材,善于把握教材所反映的精神实质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创造与生成新鲜的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教师、学生之间互动探究的载体。信息用列表的形式整理出来,充分展示学生整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整理方法的特点,认识列表整理信息的优势,体会列表的价值。

【关键词】信息列表  认知冲突  整理信息  创造生成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0-0253-01

近日,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时遭遇了从未有过的尴尬,现撷取主要教学片断与大家交流。

片斷一:不用列表,直接计算就行了。

师: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这里有三位同学相约来到了超市,他们要购买同一种笔记本,请看屏幕,(出示情境图)

师:你都了解到了什么?要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要用到哪些信息?把有关信息和问题整理出来吧。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生:老师,我觉得不用整理信息,直接列式计算就行了。

其它学生附和着“就是。”

当发现大多数学生直接列式解答了,我真是手足无措,无法进行下一环节的交流。本来的设计意图是把图中的信息用列表的形式整理出来后,再与图比较,表格一目了然,体会列表的价值。可现在学生不用列表直接列式计算了,如何再创造认知冲突,如何再引导学生列表呢?

片断二:“练习时不列表学生还会做,一列表学生就不会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读题后。

师:同学们先在书上填表,再解答。

一段时间后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已经做完,学生不知道怎样填表,有的学生用表格反而不会做了。我知道这堂课失败了,就这样,我在狼狈和苦闷中结束了这堂课。

课后反思:

1.在放手让学生整理信息时,大部分学生竟然在列式计算,个别学生只整理了信息,没把问题整理出来。究其原因一是情境内容简单,图中的信息不够复杂,学生较难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价值。二是老师提的问题笼统不具体明确。

2.由于第一环节让学生整理信息时学生直接列式了,所以在交流所整理的信息时比较被动,老师直接通过课件解释了列表,列表有什么好处?没能让学生确实体会到列表的价值。

3.对学生估计不足。我让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再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列式解答。但部分弱势学生还不会把题中的信息对应地填入表格,即使整理好了,也不太会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因此应先让学生列表整理,小组交流,分析解题思路,最后再列式解答,既给了学生自主性,又帮助了一部分弱势学生。

4.没完成预定目标。第3、4题让学生用表格的简化图整理,因为有的学生可能觉得画表格麻烦,情愿随意解决问题,也不愿准确的完成。从而,使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去更好地解决问题成为空谈。因此,让他们用简化图整理,既快又清晰,能让他们真正觉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策略。

再次探索

1.探究例题,寻求策略。

(1)呈现情境。

师;同学们从图中你都了解到了什么?生:小华买5本练习本,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小军用了42元。师;同学们真仔细,了解到这么多信息,要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问题,这么多信息都有用吗?生:有的没有用。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些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整理一下吗?接下来学生动手整理信息。

(2)展示交流。充分展示学生整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整理方法的特点,初步认识列表整理信息的优势。

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用笔画一画,标出有效信息,等等。

当有学生用列表的形式整理信息,教师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体会表格的简洁、有规律。

(3)学生列表。全班学生根据情境信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4)教师指导。教师选择学生列出的不规范的表格,引导学生认识表格的结构、理解表格里的内容。

(5)看表说信息。让学生看着表格复述题意。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从图到表,有什么感受?再次体会列表的优势。

(6)解决问题。①观察表格,分析数量关系。②归纳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思路: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7)简化表格。①多媒体演示简化表格的过程。②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表格是否可以简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8)说说列表整理信息的优点。引导学生讨论用表格整理信息的优点,并得出:表格能使信息的呈现形式更简洁、更有规律,便于我们发现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反思交流,体验策略。

探讨:上述问题是用什么策略解决的?这种策略有什么特点?

巩固拓展,提升策略(略)

本环节没有出现第一试教时出现的情况,学生跃跃欲试,普遍认为整理信息是必要的,这样便于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研讨的感悟

教材所提供的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本,不完全等同于学材,它提供的是素材、问题、是情境,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在我们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时,还应创生教材,要善于把握教材所反映的精神实质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创造与生成新鲜的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教师、学生之间互动探究的载体。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解决策略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