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考
2019-10-08于春波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0-0249-02
什么是特色?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指出:“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念,有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形成传统”。《人民教育》总编傅国亮先生说:“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要通过个性发展、特色办学,走内涵优质发展之路,引领学校站到发展新起点上,实现教育的终极追求,使人活得智慧、活得幸福”。
综合教育专家的观点,特色的本质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这种独特的文化无形中引领着学校的育人方向,引领着教育教学行为,引领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一所学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从本土文化上去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建设特色学校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学校特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能有传统,更有未来。
在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上,校长是关键,在努力做到傅国亮先生所说的校长必须具备的六大素养即“六有”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把握以下关键之处:
一、深入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劣势,把脉问诊,明确“为什么做”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一校之长,要像反思自己的优缺点那样了解所在的学校,直面问题、反思原因,传承经验、展望未来。以学校为例,三年前来到现在的学校,当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没有大刀阔斧去改革,而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观察、去品味、去交流、去思考。看到这所学校的老师踏实、稳定的优点,也感受到了这种优点掩盖下的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工作热情不高、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没有形成发展特色等一系列不尽人意之处。如何唤醒沉睡的教育情怀,焕发出教师的精气神,是当前校长最应该带领大家去做的事。于是,汲取传统之精华,挖掘校名之内涵,提出了“阳光教育·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使阳光之热情、自信、活力、快乐之意象,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核,逐渐深入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内心。
二、以文化建设为引领,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明确“要做什么”
学校不但是育人场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机构,所以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个性文化的彰显。学校在确立了“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后,便以此为引领,立项了市规划课题《校园文化创新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由校长、中层、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共同探索阳光教育理念下、以文化建设为载体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广泛地学习相关理论,以及名校的先进经验,并虚心求教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团的专家(东北师范大学石艳教授),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实际和愿景,将正阳小学的文化建设规划为六大类若干个格目,采取多种措施,搭建多个载体,构筑精神文化(理念 目标),完善物质文化(环境 班级 办公 功能),构建管理文化(管理 规则),规范行为文化(教师 课堂 学生),打造课程文化(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提升德育文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使学校特色发展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寻找创新点,激发特色发展原动力,明确“怎么做更好”
文化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一种仪式,是一个个细致的环节累加起来后的一种效应,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将隐性文化内涵通过活动仪式加以彰显,形成学校独特的仪式文化,推动了理念下的学校特色发展。一是通过师德活动仪式彰显“阳光”之博爱、无私、敬业、奉献:老教师传帮带活动——用榜样唤醒热情,教师节优秀教师升旗活动——用荣誉激发热情,读书汇报活动——用热情传递知识。二是通过德育活动仪式彰显“阳光”之健康、热情、自信、向上:以阳光大课间、阳光体育节、阳光艺术节,展现正阳人团结、和谐、乐观、热情、向上的阳光情怀。三是通过教学活动仪式彰显“阳光”之和谐、快乐、自主、公正:先后开展了“五步四环节自主学习模式”实践研究活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七步循环式”主题课例研讨活动、“阳光教师”队伍研修活动、“阳光杯”教学大赛活动、“阳光课堂”美术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使“以爱育爱的阳光教师行为文化、以智启思的阳光课堂教学文化、以趣激趣的阳光课程文化”在仪式中得以充分体现。学校的教学、德育、党建等各方面工作在独特的仪式文化中实现了特色发展。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永远研究不完的课题,它沒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作为校长,要不断思考、研究、实践、总结,要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为使命,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不为短期功利、但求长远福报。
作者简介:
于春波(1970年-),女,1991年参加工作,2005年任校长工作,吉林省第二批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长春市专家型校长,长春市骨干校长,绿园区好校长,全国基础教育科研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