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展览业标准化现状及策略选择
2019-10-08李晓蕾
摘要:在研究梳理国内外展览业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在展览标准建设中的问题,提出按照业态建立标准、利用多维复合模型构建展览标准、发展符合我国展览业自身特点的标准等建议。
关键词:展览业标准化
一、引言
所谓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可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王季云等,2007)。展览业标准化包括为业态中的相关活动制定行动准则、运行规则和评价标准,形成统一的规范与制度,是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主要依据。由于展览活动短时间内汇聚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在活动的策划、实施、现场管理、收尾等阶段涉及许多技术环节,如展览场馆与设施设计规划、场馆硬件要求、场馆设施配备要求、展览场馆及展台搭建程序、展会实施及运行规范等。这些规则不仅关系到展览活动的水平、竞争力和效益等微观问题,也关系到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宏观问题。国际发展经验和国内发展需求都表明,构建展览业国家标准体系,出台相关国家标准是中国展览业发展到现在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同时,就我国展览业现状而言,展览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重复办展、展会界限划分不清、统计标准缺失以及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等难题,引导展览业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二、国内外展览业标准化现状
(一)国外展览业标准化进展
全球经济的繁荣,国际性展览活动的蓬勃开展,推动了国际性、地区性展览组织的建立,各组织纷纷制定内部章程、准则,规范约束成员行为,并且随着展览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方便国际交流、沟通及展会统计,展览组织逐步建立起有关展览术语、审计、评估及认证标准,这些极大地提升了展览服务品质,有效规范了展览服务行为。目前,国际展览组织及相关标准化情况如表1所示。
就全球会展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来看,各主要国际展览组织侧重于制定有关展览会术语、统计、审计等基础标准及管理标准,少有服务及技术标准出台。在标准化体系的构成中,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包括展览基础标准和通用支持标准,是广泛使用于整个展览行业的共性标准,是对下层具体类别标准的支持性标准;而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则是处于下一层级中的具体标准。现阶段,各主要国际展览组织都还停留在对术语、统计流程、审计规则的修订上,少有针对展览会安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制定的标准。随着展览会数量及规模的扩大,服务、安全、环保等方面具体标准的缺失将对展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加坡会议展览协会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将展台装卸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及操作技术要求写入其国家标准。除基础标准外,在安全管理方面,新加坡颁布了SS 539:2008《室内展览安全运行管理指南》。同时,针对小型展会、商业展会及正式展览场合的临时用电,新加坡也制定了操作规程CP 88-2:2001《临时电气装置实施规程:节日灯饰、商品交易会、小型展会和正式展览场合》。展览组织应注重对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逐步完善展览业标准体系。
(二)我国展览业标准化现状及条件分析
与国际展览业标准化工作相比,我国标准化相对滞后。由于行业管理部门多,很长一段时间内又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管理,我国在展览标准研制方面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主要表现为:现有标准未按照已建立的标准化体系细分;地方标准居多但适用性有限;会展标准混杂未按照不同业态划分。经检索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有会展业相关现行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14项、团体标准9项、地方标准33项,共计67项。
从我国会展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我国较早的展览业标准是由原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商业联合会通过的商业行业标准SB/T 10358-2002《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于缺乏其他标准的配合和针对此标准的有效宣贯,出台后一直没能得到较好地推广应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8),主要负责会展术语、条件、环境、等级、评价、分级、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由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作为秘书处。自此,我国展览业标准化工作揭开了崭新的篇章。目前,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完成我国会展业标准体系研究,提出了我国会展业标准体系框架(如图l所示),但是由于我国会展标准涉及部门多、依据广泛,制定标准的单位也是多种多样,目前已有的会展业标准并不是完全按照该体系构建的。
此外,近年來各省由于会展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许多地方标准,如:广西连续举办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制定了DB 45/T 683-2010《会展服务规范》、DB 45/T 684-2010《会展场馆安全管理要求》两项会展服务和安全地方标准;上海由于世博会的举办,出台了DB 31/T 420-2008《世博会电子票务系统应用规范》、DB 31/T 458-2009《世博会信息化软件质量控制管理规范》等8项地方标准;为了服务广交会,广东出台了DB44/T 699-2009《展览场馆服务质量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金健英、白云霞,2012)。可见地方标准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某项具体的会展活动,因此其所制定的标准多是针对该活动的,在适用性及推广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另外,我国目前的会展标准大部分被冠以会展业这个大的行业形态,而并没有针对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奖励旅游进行业态细分,这使得标准适用性可能会存在较大问题。
三、我国展览业标准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国展览业的飞速发展,提升展览水平,有效解决标准制定中的各项问题,应着重考虑标准的价值、使用价值以及模型选择问题。
(一)按照业态制定会展标准,首要解决同质化问题
标准的价值是指凝结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主要表现为对标准对象的抽象(王忠敏,2003)。而对标准对象的抽象过程就是标准同质性处理过程。杨彦锋等(2012)认为标准价值问题首先需要解决标准化的同质性处理方法问题,即在选择标准化对象时,要进行同质化处理,选择那些同质化样本多且可进行定性对比的对象作为标准化对象。就我国展览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尽管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很多方面均需建立相关标准,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制定标准的对象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即有足够多的同质性样本的存在,并且可以在某个确定的定性层面上进行比较。若没有足够多的同质性样本或样本间无法进行横纵对比,则会造成标准不准的尴尬,使得标准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一点在制定认证性标准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蔡弘认为应按照业态、关键要素、标准层次构建会展业标准体系三维模型,即在展览、会议、节庆活动、奖励旅游业态下分别建立统计标准、资质标准、设施标准、信息标准、服务标准、运行标准、质量与评价标准,将会展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分类,集中解决同质化问题。比如,《经济贸易展览会分级与评定准则》《展览场馆的划分与评定》是针对经贸类展会、展览场馆所制定的评定标准。
(二)发展符合我国展览业自身特点的标准
标准的适用性可以作为衡量标准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一项标准应用越广泛,或者解决的问题越关键,其使用价值就越大。在展览会标准化建设中也应注意标准的适用性问题。虽然现阶段我国标准化工作可充分参考国际展览组织的相关标准以及各省建立的地方标准,但以上标准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展览业总体发展情况。以UFI认证为例,由于国内目前缺乏统一权威的会展认证组织,许多国内展会寻求国外权威性认证,以期扩大知名度,打造品牌展会。但是,就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学者以及组展商逐渐发现UFI展会评估并不完全适合中国。黄玲(2008)从欧洲展览业发展的历史、地理位置以及UFI认证条件等方面,详细分析了UFI认证在中国“水土不服”的诸多表现,提出应尽快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国情的本土认证标准,形成较为成熟的会展认证市场。
此外,将各省标准直接上升为国家标准的做法也存在很多弊端。这些为配合重大活动的开展而制定的标准虽然有很强的针对性,但通用性相对较差,需要对其做较大调整后,才可上升为国家标准(晏邵庆等,2010)。
在与国际展览业的核心标准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发展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展览业标准才是正确的策略选择。一方面,这是出于产业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只有结合本土特点的标准,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活力,才能真正符合我国展览业规范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建立多维复合型的展览标准化模型
当标准具备价值、使用价值之后,还需要考虑所制定的标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力,即标准的有效性问题。关于标准的有效性则是建立在正确选择标准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标准适用模型的选择问题,综合目前各行业已有标准来看,现阶段主要存在两种互斥的标准化模型形式(杨彦锋,2012):“分解式”同质化对象的标准化模型和“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的标准化模型。这两种模型的异同如表2所示。
根據标准化对象的特征和目标,选择标准化模型。与旅游业相仿,展览业涉及多个部门、行业,对展览活动的规范与评价也应从多视角出发,建立“围栏式”多维复合目标的标准化模型,并且在标准建立后,注意标准的动态性发展,定期进行修订升级,努力使标准符合展会实际发展变化的要求。
综上所述,与国外相比,我国会展标准化建设存在滞后性,应在建立全国性会展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通用性以及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工作中还要时刻注意标准的价值、使用价值、模型选择问题,努力构建合理、有效、全面的中国会展业标准化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季云,耿强康.标准的价值与价值测度[C].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2007.
[2]晏绍庆,马娜,康俊生,顾君健.我国会展业标准体系现状与构建路径[J].中国标准化,2010(05).
[3]金健英,白云霞.中国与新加坡会展业标准化建设比较研究[J].标准科学,2012(06).
[4]王忠敏.论标准的价值[J].中国标准化,2003(09).
[5]黄玲.我国会展UFI国际认证热潮的冷思考[J].商业研究,2008(05).
[6]杨彦锋,蒋艳霞,李鹏.标准化的模型与方法[J].旅游学刊,2012(08).
[7]蔡弘.会展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标准科学,2019(03).
(李晓蕾,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