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比较研究
2019-10-08王志亮
摘要:概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比较分析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形式,同时针对目前国内发展迅速的移动支付平台,着重分析其普惠金融风控体系,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全面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信用体系建设
普惠金融是为了解决传统金融业存在的金融排斥现象而提出的,其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农业人口、城镇低保人群等存在贷款难问题的社会群体。联合国早在2005年就将这一概念提出,但我国普惠金融业务开始较晚,大体始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包容性金融”被党和国家指定为国家策略。
一、普惠金融形成的原因
從国际上看,金融服务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受传统金融排斥和金融创新不足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的金融服务呈现出显著差异,金融资源过度向上层集中。为此,联合国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构想,确定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获得较广泛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机构内控严密,接受市场监督以及健全的审慎监管;三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强调提供金融服务的长期性;四是金融服务具有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从国内来看,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国家已经提出金融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但受银行体制以及商业银行内控和风险监管体系的影响,目前,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未有根本改善,工商个体户、城市低收入群体很难分享到金融发展的实惠。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后,大批新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金融需求在不断增长,金融资源的普惠金融将迅速发展。目前中国银监会已设立普惠金融处,各银行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为将来普惠金融的加强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近年发展现状
(一)金融覆盖逐渐扩大
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网点总数高达22.8万个,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96%,基本满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金融业务需求。2017年末,全国分别有ATM机和POS机96.1万台和3118.9万台,较2013年末增长84.7%、193.3%。全国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53.1万个行政村,覆盖率高达96.4%,较2013年末上升13.6个百分点。截止到2018年底,小额贷款公司全国共有8133家;贷款余额:9550.44亿元,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P2P网贷平台机构备案的达1800多家,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9年1月P2P网贷行业成交量:1037.07亿元,贷款余额:7645.81亿元。数据来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
(二)金融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2017年,商业银行取消了335项针对金融客户的收费项目,减免了387项目的收费,使得1521万家小微企业接受金融贷款服务,相比比2013年同期增长22%;贷款余额大约30.7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73%。与此同时金融外部环境逐渐改善。2017年,累计建立小微企业261万户、农户近1.73亿户,建立信贷档案。数据库建立逐步完备。银行与税务部门、工商部门开展合作,分别建立银税信息平台和银企对接平台,增加贷款品种创新,提高银行获客、授信和风险管理效率。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累计批复的金融债发行申请数量、新三板挂牌数量再创新高,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
(三)我国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势头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国的金融结构不够完善,导致普惠金融在各个领域的配置不均衡,商业银行仍然偏好抵押类贷款业务或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而小微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这是与银行体制以及内控系统和风险管理体制所决定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其次,数字金融革命爆发的不均匀导致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监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数据统计和监督评估体系、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标准滞后和缺失抑制了部分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的发展动力。民间借贷规模小,风险大以及暴力催债已引起政府的重视。最后,还存在居民的金融素质还有待加强,保险业务在中西部地区的普及程度不高,普惠金融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仍需完善等问题。
三、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及其比较(以招商银行和齐商银行为例):
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主要分为政策引导、财税扶持、市场主导、践实公益等类型。但随着现在高新技术的发展,普惠金融越来越成为科技竞争的热点。
招商银行的普惠金融模式总结来说是:科技化、快审批、一体化。其普惠金融业务越来越依赖于线上操作。例如,在贷前申请环节,招商银行的PAD平台和闪电贷平台,可以依靠线上平台提供贷款。在贷中作业端,该银行依靠大数据演绎推理,以此提高贷款的效率。在贷款后管理结束时,继续依靠网上平台为企业贷款提供服务,并建立了针对分支机构总数的预警和贷款后整合管理系统。客户通过移动终端或pos机24小时自助贷、还款,客户经理也可以通过PAD平台,远程上传到审批系统,大大节省了书面数据传输所耗费时间精力,避免了纸张的损坏或丢失。招商银行还实行集中审批制度,分类集中审批贷款。对于次数繁复、资金数量较少的信用贷款,系统可以自动批复。
齐商银行则不同,作为地区性中小银行,其依托当地政策优势,大力推进供应链和区块链金融模式。该模式将金融、科技、产业有机联结在一起,改善了市场中各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从而降低业务成本,为供应链企业带来融资便利。齐商银行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发了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厂商银、保税仓、政府采购贷等多种供应链产品,在碎片化经济的环境下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益,向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客户提供快捷精准的综合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并推动了小微企业新旧动能的转换工作。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政策针对融资效率低这一问题,应用大数据技术、移动平台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科技,增加了贷款的时效。大型银行依靠自己的规模优势,优化贷款的审批制度,而地域性中小银行则借助自己的当地政策优势与企业达成合作,推动区块链金融在当地的发展。
四、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信用体系建设又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立法联动,需要建立起普惠金融的政策环境,客户准入标准,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法治中国,法治社会,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普惠金融才能真正落实到经济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可喜的是,目前成熟的银行信贷征信系统由人行搭建,已相对完善。
(二)加大普惠金融的基层延伸
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地区分布非常不均衡,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只有少部分银行单独设立了普惠金融的部门。银行即使单独设立了普惠金融部门,由于广大农村地区二级分行的缺失,小微企业的贷款得不到批复,降低了资金投放产品的实效。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权力下放的同时继续完备功能网点的投放。地区性银行应当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联合当地的小微企业组成供应链,以区块链金融模式推动小微企业的贷款效率。商业银行还应加快信息互通机制的建立,客户线上化和信息化转型,区域性客户与全国性金融机构的距离缩短,物理网点屏障弱化,企业所有人在不同商业银行贷款时,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转交材料,增加贷款时效。
(三)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与监督
我国正在朝着建立健全、有效地金融市场的目标迈进,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备,科技成为获得有效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金融科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证券、保险、基金、银行、金融监管、消费金融等领域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随着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技术的普及,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以使得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成本大幅减少,普惠金融的风险降低,随着监管不断升级,技术监管、大数据监督成为新趋势,协调与效率更高,展现出高覆盖、低成本优势的数字普惠金融将迎来春天。更多的人,特别是低收入人群,以更低的成本、更方便的方式获得金融服务。
(四)推动金融持续创新
支付宝与微信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移动互联网扫码支付系统对传统金融支付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导了数字货币支付的革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蚂蚁金服仅仅利用五年的时间,从一小蚂蚁成长为一头大象,迅速构筑成用户超6亿、管理着2.2万亿人民币业务的庞大金融帝国。蚂蚁花呗、借呗、余额宝、余利宝等产品的金融创新,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五)完善普惠金融部门的功能
参照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为小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服务的成功经验,我国也应当建立类SBA的中央直属机构。SBA负责的业务包括公司的成立、人员组建、公司章程书写、公司法律援助、公司运营后的市场开发、风控体系建立、拓宽融资渠道等等。SBA利用美国完善的金融体系制度与当地很多银行开展担保合作业务,通过其特有的双赢机制,为高风险但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支持。反观中国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制度和普惠金融政策,大都停留在政府政策调节的水平,因此一直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需建立一个以国家拨款为基础的专业的机构,专门负责于小微企业及弱势群体的抵押贷款业务的市场管理。该机构需与市场上的商业银行达成协议,对风险较小且贷款需求量不大的单位实体直接放贷,对于高风险、预期收益率较低的个体,须经过全面审查来看是否满足贷款的要求。如满足要求,由机构为该个体提供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同时该机构每年还须审查全国各地有潜力的小微企业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动为其提供包括公司组建、贷款、法律服务、后期基本业务处理等一系列公司组建业务。
国家通过普惠金融改善金融排斥,促进城乡发展是必然选择。包容性金融的加速发展表明银行将降低姿态,要求银行为实体经济和公众提供全面的服务。实现真正的“普惠”,普惠金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国家会进一步出台普惠金融政策。随着民间借贷、平台网络信贷的完善,終将推动银行业信贷业务的下沉,一些银行的发展动向已经指明普惠金融的未来将是三是一片光明。在理论和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希望不久的将来,普惠金融的梦想将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勇.高速公路企业融资问题现状浅析[J].交通财会,2014(01):17-19.
[2]刘春红,姜兴坤,于良.当前我国微金融发展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4(01):49-50.
[3]张东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4]李安怀,贾明.光大银行打造移动金融服务平台[J].金融电子化,2014(02):50-51.
[5]刘佟.电商资金支付平台的应用与风险管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6]汪洋.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6.
[7]李晓丹.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
(王志亮,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