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一体化”建构

2019-10-08孙一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新媒介一体化建构

【摘要】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教育主客体、教育环境、教育过程等具有自身的特点。新媒介的产生及其新特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诸要素。因此,在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也要相应地与时俱进,实现“一体化”建构,诸如利用新媒介的“交互性”实现教育主客体“一体化”、新媒介的“全场域”实现教育环境“一体化”、新媒介的“全时段”实现教育过程“一体化”,以期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媒介  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  “一体化”  建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济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前教育艺术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20180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207-02

一、大学生音乐公共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音乐教育公共课作为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大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具备音乐素质、提高美育修养意义重大”[1]。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教育主客体、教育环境、教育过程,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主客体的特点

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主体是公共音乐教师,而客体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公共音乐教师,在要求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造诣的同时,所面对的皆为非声乐专业大学生,对于不同专业所对应的教育技能和知识差别的要求不大。作为教学客体的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来说,对于音乐素养的培育和涵养不制定过高标准,具有一般性特征,对其进行的乐理知识教育与音乐实践教育具有普及性的特点;学生由于要学习其他课程尤其是自己的专业课,对于音乐课堂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不能够做到经常性的“温故而知新”,容易淡忘或者生疏。在主客体的关联之间,主客体(教师与大学生)联系则呈现疏离性特点,公共课教师在课外较少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指导或者音乐实践的介入。

(二)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环境的特点

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环境可以总体分为课堂环境与课外环境。课堂环境是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公共音乐教育的主要场所,所进行音乐教育具有知识密集性和实践集中性的特点,教师要在很短的教学时间内对大学生进行大量音乐知识的传授与音乐实践的指导。由于是公共课教学,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课外环境具有时间的松散性、地点的多样性,“呈现了多样化、综合化、个别化、分组教学等特点”[2],在课外环境中,大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学习、接受音乐教育也具有随意性的特征,主要依照大学生的个人实际和兴趣而言进行学习,多数集中在休闲的场所与时间段。

(三)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过程的特点

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教学过程呈现阶段性与间隔性的特点,即公共音乐教育教师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不具备连续性和持久性:对于公共音乐教育的时段呈现固定时段,学习时间具有短暂性。教学过程的前期,由于教学时数所限,一般没有大量教学资源的提前引入;教学过程主要集中在中期即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后期,由于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不足,也没有有效的针对性辅导、及时性复习、阶段性考核以及有效性反馈。由于这种过程的衔接不够严密,教学时间与教学阶段不够连续,往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就参差不齐。

二、新媒介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

新媒介的兴起,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通讯的快捷,同时,由于新媒介的用户之间的交互性、载体的便携性、通讯的即时性等特点,给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机遇,也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一体化”的演进。

(一)新媒介影响了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主客体

新媒介的“交互性”使得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主客体产生积极互动,减少了生疏感;同时,“新媒体由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激情的提升”[3]。通过主客体即音乐教师与大学生的互动,首先,就主体音乐教师而言,能够及时发现不同专业与不同群体或者小组、甚至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就客体而言,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介的互动性与教师、其他同学群體或个体进行交流。在媒介互动的交流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查缺补漏”,并对音乐进行持续性学习,逐渐获得成就感与愉悦感,并提高自己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产生“深度学习”,获得较好学习效果。

(二)新媒介影响了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环境

新媒介的“便携性”对于大学生公共音乐的环境提供了“全场域”覆盖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教育环境得以扩大与拓展。新媒介消除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严格界限,从而实现公共音乐教育环境的“全域化”。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大学生可以通过携带新媒介在任何环境下学习,音乐教育渗透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走出校园,伴随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足迹到达的任何一个地方。这种“全场域”的变化也引起公共音乐教育的嬗变,使得音乐教育以新媒介为载体塑造了音乐教育环境的“新天地”。

(三)新媒介影响了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过程

新媒介的“即时性”使得公共音乐教育的过程实现“全时段”的过程覆盖,从而弥补了公共音乐教育的间隔性或者非连续性的缺憾。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教学,抑或是课后指导,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新媒介都给教学提供了优质的工具和载体。新媒介通过本身不间断的互联互通功能,通过自身具有的教学资源的链接与传输、播放,把整个公共音乐教育衔接为一个完整“无缝”的教学过程。

三、新媒介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一体化”建构

在新媒介语境下加强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建构,就要利用新媒介的特点与优势,结合公共音乐教育,基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一体化”建设。

(一)利用新媒介的交互性促进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主客体 “一体化”

“音乐教师与大学生的互动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网络优势,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进行交流”[4]。首先,大学公共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与大学生进行随时的交流与互动,既对大学生进行学習心理的调整与学习情绪的鼓励,又对大学生的音乐知识进行指导与教育;针对不同程度音乐素养的大学生,开展“点对点”式的辅导,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实现全体学生与个别群体的有机一体的教学,从而达到全体普及性与个别提高性的“一体化”效果。其次,作为客体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介对教师进行咨询或者提问,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在新媒介用户群体内,进行心得交流,实现“学习共同体”式的全面发展。再次,主客体之间通过新媒介的交流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使得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主客体之间实现教学平等的互动,完善了“主体间性”的教学实践。

(二)利用新媒介的“全场域”推进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环境 “一体化”

首先,要利用课堂环境的氛围进行教学,这时的教学具有高度集约性,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培育的密集度也比较大。其次,利用好课外新媒介的环境,教师可以在新媒介上推送比较贴合大学生实际和贴近课堂教学内容的音乐作品及其背景解读。在较为轻松悠闲的环境里,让大学生在音乐作品赏析和娱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获得知识或者美感。再次,把课堂环境与课外环境进行“整合”, 把一系列音乐作品“打包”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核心内容,把其他内容通过新媒介推送至大学生的手机的微信、QQ等通讯软件上,只要大学生有学习意愿,在他们生活的任何“场域”(环境)中:宿舍、食堂、校园……,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究学习,使音乐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自控能力,也初步具备了‘教的能力”[5]。

(三)利用新媒介的“全时段”衔接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过程 “一体化”

在利用新媒介实现音乐教育过程“一体化”中,有很多方式方法,例如“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全时段”的一体化,必须利用新媒介把课堂要讲授的知识通过新媒介预先布置给学生,“教师需要以新媒体为教学的基本工具,通过新媒体向学生传输相关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新浪微博向学生推送”[3],让学生预习和整理学习提高,自己先列出提纲和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则充分利用新媒介进行现场查询或学习、解决疑问,即时开展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课后开展后续性教学,及时进行考核、评估和反馈,再提出问题;甚至可以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更广阔的舞台,让大学生通过把自己的课外表演(乐器演奏、声乐演唱、作品赏析等)拍摄成视频,在下次课堂上播放并进行评比分析,针对性地对这些案例进行现场教学……。并且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前后衔接完整,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过程”。总而言之,是利用新媒介实现“无缝”式教学过程,使得大学生在公共音乐教育中实现全时段整体“沉浸”在教学中,而不是时而“浸润”在教学中,时而“游离”与教学之外。

在新媒介语境下建构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一体化”,有诸多方面进行建设和诸多要素进行开发,随着新媒介技术和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一杰.大学生音乐教育公共课“一体化”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9.

[2]候慧静.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一体化的设想[J].音乐教师,2016(4):41.

[3]李思思.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202.

[4]李葳,高师《音乐教学法》系列课程“校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温州大学音乐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5(5):36.

[5]刘曼君.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与就业能力培养一体化研究[J].北方音乐,2017(6):172.

作者简介:

孙一杰(1969.10-),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大学本科,济宁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新媒介一体化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