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思考力的培养

2019-10-08江雪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摘要】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如果思维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智力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便是教师教学中一项基本的任务。

【关键词】思考情境  指引思考  发散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154-01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去经历体验,从而在活动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课堂教学中应选择现实有意义的、富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活动及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再组织交流展现思考过程。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从中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而且能让自己的潜能得以不断激发,思维经验也得到一定的增长。

一、创设思考情境,激发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中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学习方法。生动而富有趣味的学习素材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通过故事中设计的问题,以趣引思,能让孩子处于兴奋和积极的思维状态。老师设计的故事情节里所蕴含的问题和孩子的生活经验往往相矛盾,在孩子脑中形成的这种认知冲突就强有力地调动孩子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的源泉。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节课中,课始老师设计了“一条船上有60头牛和10只羊,船长多少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展开交流,有的说70岁,有的说50岁,有的说没办法算,对于每个结果让她们说说怎么想的,有道理吗?学生在说理中达成共识,条件和问题完全没有联系解不出来,接着教师追问:既然这道题条件和问题完全没有联系,解不出来,为什么要出这样的一道题呢?你知道吗?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是啊!不看清看懂题目,不弄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只会闹出笑话来!(课件去掉船长的问题)那根据这道题给的这两个条件,你们觉得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提问并一一列式解答,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么多问题的提出,我们都是从哪两句话出发进行思考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是的,像刚才这样,从已知条件出发,提出能解決的问题,这样的思考方法,就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贴: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熟悉这种策略。从而引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认识“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设计核心问题,指引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更深层次认知参与学习的核心。以核心问题引领,提高课堂效率,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核心问题”是探索性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学生思维、引领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在课堂教学中将内容精心设计成若干相关联的问题情境,组织学习内容时以问题为中心,并且通过问题来启动、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和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紧紧围绕“可以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讨论操作验证。交流时学生有的先说什么样情况下围不成,有的先说什么样情况下能围成。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两边的和不能小于也不能等于另一条边,那就是要大于第三边了?(出示课件)大家都同意吗?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再次操作验证交流,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大于第三边这句话到底合不合理,我们还得进一步探究。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张探究学习单(课件出示学习单),你们将任意两条边加起来算一算,再和另一条边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再把你的发现写出来。交流反馈每组的探究结果?指名汇报,要求先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探究的?交流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这个关系是我们在探究这三种图形时发现的,它是不是适用于任意一个三角形呢?我们还要进行验证,让学生画任意三角形验证。整个探索过程,学生在教师提的核心问题中层层递进,猜想、验证、探究、再猜想再验证再探究,直到最后得出结论。

三、设计操作活动,发散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这句话十分形象地揭示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动手操作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上的操作活动通过外在的动手去促进内在的动脑,提升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老师从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入手,让孩子们通过操作发现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从而得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整堂课让孩子经历猜想、验证、探究、再猜想再验证再探究的思维方法的指导,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学习研究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的学习思维。教师要走进学生思维的深处,深层次地了解学生思维的发展态势,并适时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入,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

江雪玲(1978.1-),汉族,女,福建福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