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与低年级写话教学初探
2019-10-08郑茜
郑茜
【摘要】提到绘本,有些人还不太熟悉,但如果说图画书,相信大多数人都非常了解,其实绘本就是图画书。近几年来,绘本已开始广受欢迎,在许多阅读教学现场,绘本已悄无声息地成为炙手可热的阅读教材。本论文主要以低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并结合低年级写话,初步探究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写话之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关键词】绘本阅读 低年级 写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89-01
绘本,英文叫作“Picture book”,中文或译作“图画书”。它是一种以图画为主,并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画面来表现内容的书籍。但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步入小学,这种图画书是不是该戒了呢?不然,这些看似为幼儿打造的图画书,其实是被誉为“0-99岁皆适宜阅读的书籍”。以下笔者仅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灵活运用,进行仿写
《我爸爸》是一个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语言也比较浅显的绘本,当学生读完几遍之后,我为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练习:也为你爸爸画张像,并写上一句话。要求:按照“我爸爸像……一样……。”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创作更是精彩纷呈:爸爸像巨人一样威武;爸爸像战士一样勇敢;爸爸像我的毛绒玩具一样可爱;爸爸像王子一样玉树临风……完成这部分创作之后,我又让他们按照“……像……一样……。”继续仿写。他们发散思维,有的说“云朵像棉花一样洁白”,有的说“妈妈像春天一样温暖”,有的说“花朵像蝴蝶一样美丽”,还有的说“某某同学像猴子一样调皮……”最后,我让他们选择两句描写相同人物或事物的句子,将两句合并为一句,按照“……像……一样……,也像……一样……。”通过孩子们的反复阅读,练习写话,反复修改,以及师生交流,这一句句话中折射出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父亲的最真实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真挚的爱,不仅运用了句式,而且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大胆想象,进行扩写
绘本《蚯蚓的日记》,我首先让孩子们观察封面,说说获取的信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孩子们很容易说出了这本书大致所讲的内容,并且从封面上了解到蚯蚓是怎样写字的,比如有学生说他看到蚯蚓坐的板凳跟我们不一样,是个瓶盖,进而孩子们猜测可能是啤酒瓶瓶盖,可能是可乐玻璃瓶瓶盖……还有蚯蚓的桌子也不同,竟然是个大蘑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孩子們观察图画时的不慌不忙也让我感到意外,最后有孩子置疑蚯蚓的日记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于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走近日记,了解日记,走进生活中常见又陌生的蚯蚓。这次阅读后,有孩子告诉我,他也想学蚯蚓写日记,甚至有孩子把已经模仿的日记拿给我看。我班的孩子开始写日记了,没有强求,没有规定,也没有刻意纠错,任其发挥,不知不觉,班里竟涌现出不少日记写得不错的学生。后来还从学生的日记当中知道,阴雨天里好多孩子下课后都跑到操场寻找蚯蚓、观察蚯蚓去了。
看学生们有着如此高涨的情绪,就在这次阅读之后,我试着布置了一个学习写作的任务,就是在这本书的蝴蝶页里任意选择一幅画,再模仿蚯蚓的日记,帮助蚯蚓再完成一篇日记。不强求每个孩子都写,也没有字数要求,随意发挥。当看到孩子们的成果展示时,又是意外的惊喜,比如,相较于其他话题,学生们明显更喜欢“第一天上学”和“爸妈的结婚纪念日——恶心”;从日记里发现孩子回家躺在床上真的做了一回小蚯蚓;好多孩子还给日记配上了图画,创作了绘本日记……如此一来,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巧妙创作,进行续写
《逃家小兔》和《晚安,月亮》这两本绘图作品是同一个作者创作的,所以这两本是结合起来精读的。小兔的调皮惹人喜爱,孩子们津津有味,并且在每一次小兔变身之后都会让他们猜测一下兔妈妈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让孩子在脑海里呈现“小兔逃,妈妈追”的画面,然后翻到下一页呈现结果,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一样的惊喜,最后再试着角色扮演,体会小兔的情绪和兔妈妈的心情。后来在阅读《晚安,月亮》里,孩子们竟细致地发现与《逃家小兔》类似的画面,前后对比,发现异同,身临其境,最后在一切沉寂下来之后,安静地说“晚安”。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的写话能力,我留了一个写话作业,让他们回家也找找,想想你还会对谁说晚安,把它写下来。后来经过再读与指导,孩子们二次呈现出来的阅读成果已能模仿诗歌的形式。如此一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写话能力。
总而言之,观察和想象是绘本的特质,而写作,也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较为成熟,而文字符号尚未成熟的关键时期,绘本可以帮助他们来到快乐的花园,在这里徜徉图画,聆听故事,丰富想象,积累语言,学习写话。
参考文献:
[1]左娟.传承经典,储蓄快乐——小学低学段绘本阅读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4)
[2]赵俊峰.浅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引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