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疏导在初中教学中的实施
2019-10-08雷秀萍
雷秀萍
【关键词】 心理疏导;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生活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050—01
在初中教学中实施心理疏导,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支持、与学生的沟通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从而让学生转变对事物原有的认知,继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发展。在初中阶段如果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就能使其身心全面发展。
一、做好情绪管理疏导,改善学习状态
初中生很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表现,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做好情绪管理疏导十分重要。在实际进行疏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一些进行情绪管理的方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能够理解其他同学的情绪,并从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能够从自身加强和改善,得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实际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情绪来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中包括学生情绪的多样性、认知自身不良情绪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解决学生情绪问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热情。另外,要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方法、习惯、心理品质有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对自身有客观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相关的学习计划,在思想方面进行重新构建和改善。
例如,班级内的每个学生所产生的情绪问题各不相同,因此,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绪问题也需要不同的心理疏导方式,学生的情绪问题可能来自学习中,也可能来自生活中或与同学的交际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比如“与家长沟通反而被误解”的经历,或者是“与同学倾诉却产生矛盾”等情况作为心理疏导的切入点,循序渐进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先引导学生对自己倾诉,然后再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中进行模拟性的演示,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心理疏导和自我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理解和掌握相关疏导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以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应对紧张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做好自我认知疏导,增强自我认同感
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通过自身的认知过程和规律来分析自身的错误,以及自身认知上存在的错误和偏差,从而将不足和消极的认知转变。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和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急需进行认知教育,但这个阶段心智并未发展成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形成。因此,在教学中做好自我认知疏导,能够让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认知,从而增强对自身的认同感。在学生进行相关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教师所进行疏导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从而能让学生从性格、心理、优缺点等多方面得到认知疏导,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行为、认知情感和态度。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过这样的案例,小强同学向教师倾诉,自己明明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停滞不前,这样的心理烦恼也没办法和同学或者家长说,自卑心越来越强。在教师倾聽学生倾诉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内心情感存在冲突现象,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情绪行为的疏导。在开始阶段,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与学生做朋友,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烦恼。再者,逐渐地走入学生的内心,引导其能够通过自我认知发现自身的观念和想法的错误,继而进行认知疏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反复的争论、来挑战学生的错误认知,从而通过认知疏导,让学生能够重新建立对同学、家长之间的看法和正确的认知。最后,引导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进行人际交流,并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三、做好生活环境疏导,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有很大部分取决于学生身边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环境疏导,能够让学生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来看待社会中不同现象的改变。通过对自身的调节,以良好的状态和速度对周边的环境变化进行适应,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和家庭环境变化,进而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在现今网络时代,网络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环境疏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适应网络环境,同时学校、家庭、教师都应该提高对学生上网内容的关注,对其进行正确的生活环境疏导,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为了能够让初中生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并能够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教师在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心理疏导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让学生消除青春期中的不良情绪、不恰当行为等,使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推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有效进行。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