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探究
2019-10-08何婉姬
【摘要】本文在经验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就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军事理论教学实践奠定良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普通高校 军事理论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E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0-0067-01
一、影响之“立五观,强品德”
由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可知,军事理论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国防规范”、“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等内容,从思想、历史、文化、知识、信息、技术等层面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报国情怀渗透到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中,在提升学生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思想,强化学生品德[1]。例如,在军事理论关于“中国国防”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国防定义、国防法规、中国国防发展史以及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与成就的了解,其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激发,在潜意识中实现国防保卫责任感、荣誉感、义务感的培养与强化。又如,在军事理论关于“军事思想”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认知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治军、用军理念,也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军事思想学习中,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本质,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军事思想、江泽民军事思想等在现实中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从而实现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坚定,便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价值观、学习观、世界观,推动个人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纪律主义、革命信仰主义等在学生理念与行为中的落实,强化大学生道德品质。
二、影响之“健人格,提素质”
身心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是推动大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针对新时代的青年,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要想使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需要优先发展教育,让其在教育培养中具备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健壮体魄,具备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与创造的资本。而军事理论教学具有这方面的特色。例如,在军事理论教学中,注重高校与军队的有效合作,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将军纪、军规引入学生生活,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同时军事活动所具有的生命力、意志力、活力能够帮助学生摒弃与修正“忌妒”、“埋怨”、“相互指责”、“颓废”、“自私”、“傲慢”、“冷漠”、“懒惰“、”邋遢”、“贪婪”、“猜忌”、“失信”等不良人格,实现学生心灵的洗涤,提升学生涵养,健全学生人格。与此同时,军事理论教学在理论知识与技能传递过程中,同样也注重学生体魄与体能的训练,能够通过军训中的列队练习、越野训练、射击打靶训练以及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地形环境学习等,提升学生体能,提升学生审美理想,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2]。
三、影响之“拓思维,优技能”
军事理论教学不仅是思想教育,也是知识、技能教育,其所涉及到的军事知识与军事指挥、作战技能丰富,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创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与知识应用技能。例如,在军事理论关于“国际战略环境”教学中,能够将学生从局限思维中解脱出来,站在大局角度进行问题(包括领土问题、能源问题、海洋问题等)的多角度思考,使其了解问题本质,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因素,实现视野的开拓。又如,在军事理论关于“高技术作战”、“信息化作战”教学中,学生对创新发展具有可更清晰、准确的认知,在了解军事高技术发展现状,指导信息化作战重要性的基础上,其创新精神得到激发,指挥水平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基于军事理论的多元化教学,包括课堂互动(如案例探讨)、课外实践(如军事基地参观、军训训练)、社会调研(如军事问题分析)、项目驱动(如军事武装设计、军事作战规划)等,学生知识与技能得到内化与转移,其创新创造能力可得到有效提升。
军事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理论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当前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认知与掌握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提升军事理论教学重视程度,并以军事理论教学为切入点开展素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高校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飞.军事理论课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66-67+94.
[2]唐浩永.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107-110.
作者簡介:
何婉姬(1983.9-),女,广东茂名人,本科,研究方向:军事理论教育、学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