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拔高·拒绝平面·拒绝花哨
2019-10-08孙发国
孙发国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引领,应该拒绝“拔高”;文本细读,应该拒绝“平面”;资料引用,应该拒绝“花哨”,以此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打造高效、厚重、多彩的高中语文理想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 思想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0-0011-02
一、思想引领:拒绝“拔高”
一教师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结束时进行了这样的人文渗透:同学们,马丁·路德·金的的理想是让全体黑人都拥有自由,享有和白人一样的权利。这个理想很宏大、很崇高,那么,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呀?和马丁·路德·金的比一比,你们自己的理想是不是太小了?要不要调整一下?
窃以为,可以去欣赏马丁·路德·金的理想,欣赏他的宏伟的抱负、勇气和政治理想,但为什么要让孩子们调整自己的理想呢?“能够从众生中‘拎出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1],才是教师应该鼓励的,而不是让每一个孩子们都做同一个“马丁·路德·金”。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宜鼓励孩子们调整自己的理想,而学生也不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过于“平凡和渺小”而自卑。
时下,不少语文课堂最重要的不是儿童的真实,不是文本、儿童和教师本身的遭遇和价值,而是成人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视野代替学生的视野,以教化和政治的视角任意质疑学生的追求和理想,以文中的名人光环强加于学生身上,最终换来的是学生的无奈、课堂的脆弱和文本的浅层解读。
所以,教师啊,一定要多一些警觉,多一些慎重,多一些舍弃,以一种更加从容的方式解读文学作品。“读慢一点、有时间自悟;小心一点,有机会深入;读透一点,有能力发现”,如此,方能打造快乐课堂、人文课堂和高效课堂。
二、文本细读:拒绝“平面”
好的语文课堂,应该引领孩子们细读、深读,深入到文本的细微处反复开掘、涵咏和拓展,以此沉浸在语言和思想的更深处,发现更美的风景。比如,“交响曲”有什么特点?学生理解: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
如果学生仅仅理解到这一步,显然,对于“交响曲”的理解还停留在显性层面。所谓的“品评”和“鉴赏”,还应当让学生学会触摸文字深处的温度,留意文字背后的“多重意蕴”,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反复揣摩和反刍。比如,“交响曲,究竟是哪些人的交响曲?”
仔细考究,“交响曲”所包含的“多種器乐”其实渗透或串联在整篇演讲之中,比如“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诸如此类列举美国许多地名的句子很多,可见,“交响曲”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前有铺垫,后有印证:“……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这其中的“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等字眼或论述,恰恰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的有力的铺垫。这里的更多地名也旨在证明“交响曲”中有更多地方,更多肤色的人参与其中。当学生理解到集会的25万同胞来自美国各地,演讲时列举美国的许多地名,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之时,学生对“交响曲”的理解将更为全面,更为深刻。
三、资料引用:拒绝“花哨”
关于美国民权运动的背景,大到影响历史进程的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小如坐公共汽车、白人嘲笑黑人学生……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子。一位教师在《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背景资料,从16世纪中期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到奴隶贸易延续4个世纪之久的运奴船……短短一节课,光背景介绍就占了15分钟。然而,这样的花里胡哨真的有用吗?我们发现,课堂更“拥挤”更“臃肿”了,而对文本细致的品味和细节化的触摸却少之又少。
相比较,另一个教师仅仅引用了以下资料:
1955年,美国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拒绝为一个白人男子让座遭到逮捕的经过,以及随后引发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和最终出台的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的资料。
反复细究课文内容,不难发现,司机要求黑人罗莎·帕克斯给白人让座的事件,恰与课文前面提到的四个“100年后的今天”有很深的联系。因为,10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部分黑人受到歧视。同时,上述引用材料中帕克斯和马丁·路德·金以此获得的胜利——禁止公车上的“黑白隔离”,恰恰是马丁·路德·金所倡导的“非暴力主张”的一个明证。当学生借助帕克斯的事例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张”,那么,学生必将对“不要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这样的比喻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全面的感悟,必将明白什么才是“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可见,文本引用和拓展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从文本出发,不脱离实际,有所延拓,才是语文教学之道”。对于徜徉在阅读深处的高中学生来说,因为引用和拓展而产生的唤醒和感悟越多,学生将越有可能意识到演讲稿被深层解读后的神奇和博大,越有能力和勇气去洞开个体生命的多重视域。
参考文献:
[1]李之龙.从众生中“拎”出真正的自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