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录我们历史的河流

2019-10-08王冬艳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9期
关键词:徐则臣京杭大运河大运河

王冬艳

“人生活中靠近的水域,即使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天长日久,也成了他们心中的母亲河。”这是作家徐则臣曾写过的一句话。

徐则臣从小生活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农村,那里水网密布,徐家房后不到100米就有条河,往北一两百米又是一条,再走500米又是一條……他的目光时常追逐着河面上的某一朵浪花、某一根水草,不断展开想象。河水越流越远,越流越长,他的世界也越来越大。在镇上读中学时,冬天,他在学校旁的石安运河边上,端着茶缸刷牙,清晨,水汽氤氲,河水暖人。在淮安学习工作的那段时间,他又在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两岸穿梭,一天一天,收集着关于河流的故事。写作的22年里,绵延千里的大运河成了他小说中不可或缺的背景。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涵盖了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条河流。其中,徐则臣熟悉的京杭大运河在江苏流经徐州、淮安、扬州、常州等8个设区市,直至今天,仍是黄金水道。

听闻这个消息,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运河、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一条蜿蜒于历史中的运河,在徐则臣心中清晰起来,他这次决定把大运河作为小说的主角。

于是,有了历时4年完成的《北上》。小说里写到的是京杭大运河,又不仅仅是京杭大运河,“它是我之前生活里遇到的所有河流的总和”。徐则臣力图将大运河的样貌全面展现给读者,唤起他们对这条河流的关切和热爱,“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

顺着大运河在江苏流经的路线,《莫愁·时代人物》编辑部也寻访了几位沿途居民,他们或是靠水为生,或是享受着水系变化而带来的新生活。他们的故事,风味不像文学作品中的那般浓烈,却同样回荡着清亮的水声,展现着人水亲和之美。他们因河流而酝酿出的梦想、情感,以及因为河流而改变的人生轨迹,都将在故事中被洞见。

“在看不见的历史里,很多东西沉入运河支流。”

“水退去,时间和土掩上来,它们被长埋在地下”,等待着再次被发掘出来。

刘林兰是淮安金湖县高邮湖里的渔民,至今仍住在渔船上。前些年退圩还湖,渔民大多已经上岸定居,住进了瓦房,打渔不再是主业。刘林兰和老伴在船上住惯了,“儿子也想让我们上岸,但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住在船上取水方便”。

刘林兰老家在山东微山湖,是大运河沿途连接的湖泊,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她和老伴就顺着大运河逃难来到了高邮湖。跟他们一起来的渔民不少,大家是同乡,后来分散在金湖县内的白马湖、宝应湖和高邮湖居住。

下午6点左右,刘林兰正在船头准备晚饭,一边往灶门里添着稻草和木柴,一边招呼我们。刘林兰的晚饭很简单,凉拌白萝卜丝、大米饭,中午剩下的半盆小鱼,热一热晚上接着吃。热菜的灶台是过去渔民常用的锅腔子,用掺上碎稻草的泥巴糊起来的,锅腔子前后开了两个窟窿,低一点的是灶门,高一点的通着烟囱,烧起来后整个船舱都热烘烘的。船不大,舱内的摆设一目了然:尾部摆放着一张床,中间一侧有两只木箱子,箱子上吊着一卷苇席,是搭凉棚用的,船头唯一的一块空地上,支着一个小饭桌。

刘林兰说老伴划船去小岛上喂鸡了。我们沿着她指给我们的方向望去,说是岛,其实就是湖中的一处土墩子,只有几平方米,四周被水围着,成了天然的鸡舍。虽然隔一段时间就有流动超市来卖米面蔬菜、日用品,但刘林兰更喜欢自给自足,除了喂鸡,他们还在岛上开了一块菜园,晚上的凉拌萝卜就是从自家菜园里收的。

每天早上,刘林兰的老伴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去看一下水中的簖和地笼。捞上来的小鱼小虾就自己吃,或者晒成鱼干存起来,大一点的等鱼贩子来收。不过这几年,周边开渔家乐的不少,老伴捕来的鱼就卖给他们,对方给的价钱比鱼贩子给的高一些。

如刘林兰和她老伴这样,住在船上的渔民现今已经很少,大家上岸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可能只有河流和湖泊还记着那些过去。

刘林兰儿子的瓦房盖在白马湖的桃花岛上,想儿子时,老两口就开着渔船从高邮湖去往白马湖。靠岸后,儿子拉一根电线到渔船上,船上也通了电。白马湖里岛屿众多,约有99座。桃花岛改名前叫大杨庄,岛不大,有12户居民。附近还有小杨庄、长寿岛、大刘庄、小刘庄等岛屿,上面住着刘林兰的亲戚们。老两口平时想串个门,去附近岛上逛逛,就解下拴在渔船上的小船,摇着小船出门。湖面阔大,船摇出去很远还能听到橹拍打水的声音。回头张望时,芦苇丛里蹿出一只野鸭子,拍拍翅膀飞远了。

“汤汤水水下肚,浑身通泰。”

京杭大运河在常州穿城而过。从时间的维度上回溯,常州在千年的时光中,有着漕运枢纽的地位。明清时期,常州所在的太湖流域是财赋重地,朝廷为了解决漕米的储存,在常州分别建立了西仓和东仓。

锁桥湾、西直街曾是常州运河最为繁忙的一段,米市、豆市都曾汇聚在此。

常州人张戬炜在运河边长大,对他来说,小时候最大的乐趣是在运河里游泳。那时运河也是生活用水的来源,每个清早码头上都排满了人,洗菜的,淘米的,热闹极了。

如今64岁的张戬炜爱好研究美食文化。在他看来,常州曾居于左江右湖的南北要冲之地,南来北往的商客,也影响了这里的饮食习惯。就拿面条来说,它从北方传到了南方后,在常州发生了变化。常州,以及绝大多数江南地区的面,最重视的就是汤。“我们的面汤,不会像一般北方面汤那么寡淡,也不会像西北拉面面汤那么浓烈,清鲜,是其最大的特点。”张戬炜说,过去常州的面馆熬面汤,要用带骨髓的大骨、鸡骨、黄鳝骨等长时间煲制而成。那时的面馆,卖多少碗面,由高汤来决定。汤用完了,面也就不卖了。

常州人爱吃细面。面条越细,接触汤的面积越大,汤汁越多,面条也就越鲜美,另外,还可以搭配上黄鳝、小排等各式菜肴做成的浇头。烫熟的细面,换种吃法,用闷了一晚上的红烧肉肉汁拌着吃,在张戬炜看来,这就迎合了北方人的饮食习惯。

说到南北饮食文化的碰撞,不得不提因大运河而发扬光大的淮扬菜。比如淮扬菜中的狮子头,中和南北之味,咸甜适中,让食客大快朵颐。在烹饪上,淮扬菜又精细到颠毫:先是横切成片,然后纵切成条,最后肥瘦相搭,利落地切成石榴籽大小。考验着厨师对刀口准确的驾驭、对肥瘦娴熟的拿捏。

这份讲究在张戬炜看来,常州的饮食里同样可以找到。常州历来是王侯所居之地,饮食的讲究由来已久,加上地理位置优越,左太湖,右长江,襟江带湖,货殖丰饶。刀鱼、鲥鱼、回鱼是江鲜,白鱼、银鱼、沼虾是湖鲜,把常州人的舌头伺候得尖刁无比。对于任何一种食物来说,常州人一句“勿鲜”,在餐桌上就没有生存发展机会了。

常州人过年,除夕中午阖家吃馄饨。这个馄饨馅,肉要三肥七精,陈酒嫩姜少许,剁成肉酱。有以荠菜为馅的,一定要加青菜若干,以求润喉。买上半斤青虾,去壳存肉,细细剁了,掺入馅中,最好再捡几个上好的香菇,开水氽过,快刀急剁,弄成细末,揉搓入馅,图的是一口下去,香味别具。一年到头了,不能清汤寡水,配馄饨的骨头汤要精熬,文火慢炖,有更讲究的就选一只多年的老母鸡熬汤,熬出一层金黄的油斑。最后,馄饨碗里一定要有小葱。张戬炜说,大葱是长江北面的食谱,江南人不吃的。小葱也要剁细了,撒入刚出锅的馄饨中,让热汤激出它的香气。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绝对能杀死肚中的馋虫。

听完张戬炜的美食故事,再翻翻手中的《北上》,正巧看到这样一段,“3月的江南春天已盛。从无锡到常州,两岸柳绿桃红,杏花已经开败,连绵绵簇的梨花正值初开。河堤上青草蔓生,还要一直绿到镇江去”。不由遥想大好春光中,如《北上》主人公小波罗那样,沿着运河北上,坐在船头甲板,一张方桌,一把竹椅,一壶碧螺春,迎风呷一口春茶,风轻云淡。

“运河运河,有“运”才有河,不“运”它就是条死水。”

有运才有河,运的不仅是物质,大运河缓缓流淌,各处的风土人情顺着河水相互交融,过去与现在也在河流中交汇。

30歲的孙浩,是徐州双楼物流中心的箱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监测集装箱,码头上的集装箱每个都有编号,方便他查看货物进出的动态。

徐州双楼物流园区在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园内的京杭大运河河段,是国家一级航道,拥有运河上最大的挖入式港池。在多种运输手段并行的今天,京杭大运河也更新着自己的航运功能。

过去在运河里跑长途的个体户很多,治理之前,水脏,河臭。运河边大大小小的码头上,停满了运送煤炭、沙石的船,整个沿岸,尘土飞扬,人走过一趟,满脸的煤灰,用手一摸,扎得生疼。运河这几年的变化,孙浩看在眼里,跑船不再对年轻人充满吸引力,小码头逐个关停,被大的码头所取代,曾经靠运河为生的跑船人开始上岸找工作,“我们只不过是换一种身份再回到运河的身边”。

物流园区往北约10公里,离大运河不远,是徐州贾汪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

贾汪刚刚下过一场雨,朱雪宁双手掌舵,开动画舫,载着乘客在潘安湖景区游湖赏荷。

徐州贾汪是一座百年煤城。告别煤炭,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贾汪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开阔水面,对全区境内13.23万亩的“地球伤疤”进行修复,硬是在原来一片废墟的塌陷地上,建成了一座国家级湿地公园。

从小在这里长大,在朱雪宁的记忆里,晴天落灰,雨天沾泥,白天穿一件白衬衫出门,晚上回来就变成黑的。朱雪宁的爷爷当了一辈子的矿工,爸爸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在年轻的时候就接了爷爷的班。

高中毕业后,朱雪宁到外地打工。大概从2011年开始,她发现自己的家乡变化挺大的,采煤塌陷地变成了湿地公园,附近的村民也有到景区优先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后,朱雪宁成为了景区的一名游船驾驶员。潘安湖下面,是煤炭塌陷地形成的水坑,深浅不一,游船特别容易搁浅,学习驾驶游船,需要一点点地摸索。从不熟悉航道,到能够自如地驾驶游船,这让朱雪宁特别有成就感。“景区的游船驾驶员大多是当地的妇女,以前矿区车队里开车的都是男人,谁能想到,塌陷地变成湖泊后,在湖上开船的都是咱们女人。”朱雪宁说。

这座从无到有的人工湖,也成为了江苏籍作家周梅森创作的素材。他创作的小说《人民的名义》中,林城经济开发区巧用采煤塌陷地,改造建成生态湖,说的就是潘安湖。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第五年。

5月5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扬州三湾风景区正式奠基。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公布获奖作品,徐则臣的《北上》获得殊荣。大运河以更生动的面貌频频呈现于世人眼前,焕发出新的光彩。

而住在大运河边的刘林兰,还坚持着打鱼为生的渔民生活。退休后的张戬炜有了更多的时间撰写他的美食专栏。今年6月份,朱雪宁考取了初级导游资格证,她想更好地为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大运河和河流两岸人们的命运都在流淌中不断向前。

猜你喜欢

徐则臣京杭大运河大运河
在文化和历史的场中
历史课程中京杭大运河的相关教学实践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历史演变和文化遗产价值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北漂青年徐则臣: 首位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
北漂青年徐则臣:首位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
徐则臣自称写《北上》靠的是“现实感”
“书香通州”全民阅读启动
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