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漂青年徐则臣: 首位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

2020-07-30

华声文萃 2020年7期
关键词:徐则臣屋顶小说

2019年10月,徐则臣凭借作品《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他是70后作家里第一个获此奖项的,这是媒体和大众认识他的一个标签。

在写作上,徐则臣是个早做打算的人。在他的记忆里,决定当作家的那一刻无比清晰,那是大一暑假在图书馆看完张炜的《家族》。他感到震惊,那么遥远的地方竟然有个人和自己想的一样,而且表达得比自己要好。从此,徐则臣的青年生活紧密地围绕“写作”运转。写小说、办校园刊物、投稿,直到毕业后去《人民文学》当编辑。

这十年,徐则臣写了两部长篇、一部小长篇、一本童话、一本短篇小说集。“我不算是高产作家。”他说。所有写作在业余进行,徐则臣安排着自己的写作节奏,长篇穿插着短篇,小说卡住了就转手写童话。

屋顶上的北京

1978年,徐则臣出生于江蘇东海。小时候,他喜欢爬高,在屋顶四下张望。写北漂青年,徐则臣脑海里浮现的也是一群年轻人爬上屋顶的样子:一群年轻人在郊区平房的屋顶支起凳子,打牌、吹牛、喝啤酒,趁着酒劲指着远处的高楼,“早晚有一天我要拿下一层。”

徐则臣是2002年来的北京,第一批入住北大在万柳新建的研究生公寓。刚毕业的徐则臣每月拿1500元工资,房租1100元,他经常和这群朋友吃饭,“就直来直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这些人性格直率、爽快,两顿饭下来,徐则臣就“打入”了他们的生活。

这为徐则臣提供了另一个观察北京的视角。

“到世界去”

大学毕业后,徐则臣在大学做了两年老师,受不了当辅导员的繁琐事务,文学上也缺少交流的同伴,他决定考北大。等到23岁徐则臣从淮阴辞职来到北京时,他已经在《天涯》《山花》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一些作品。在北大的这段经历让他建立了问题意识,写小说不仅仅是为了写出一个好故事,而是要解决跟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

2003年,徐则臣在北大读研究生,时值SARS,他每天睡到中午,去食堂打饭,看一堆打打杀杀的武侠片,回到宿舍里就开始看书,晚上再出门散一趟步,然后写小说。在北大,每个人都是学霸,谈起理论来都一套套的,徐则臣因为写小说,更多时间用来读作品,花在理论上的时间不够,为此一度十分焦虑。导师曹文轩鼓励他,重心可以放在小说上,理论的东西知道一点就行了。为了方便读书,他一度从校外的万柳公寓搬回校内,租下校内一个院子里房东加盖的简易房子。毕业后,他辗转过几个小区,都在北大和中关村一带,离他笔下的北京西郊始终不远。

在北京生活了近20年,徐则臣逐渐有了家庭、有了户口和房子,但却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强烈的归属感。儿子出生后,徐则臣搬到了海淀南路,家门口是当代商场。最近他回了一趟“西郊”,过去的小平房已经全部拆掉,仿佛过去的贫穷从来不曾存在。搬到西北五环外百望山的徐则臣,家附近有很多回迁户,他开始从更多样的层面观察这座城市。比如,那些老北京是怎么看待这些年的变化,这里面一定有沉痛的故事;再比如,那些从北京去海外又回来的人,以及那些从外国来中国的人,又是怎么看待北京。

近些年,徐则臣写作的坐标系随着地理的迁移不断拓展,他常常去海外参加文学活动,参加过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还在爱丁堡驻留写作过。他的视野不断地“到世界去”,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一直抱有兴趣,新小说故事放在爱丁堡,借着侦探小说的外壳,讲海外生活的华人的故事。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徐则臣屋顶小说
在文化和历史的场中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风筝连着屋顶的梦
北漂青年徐则臣:首位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
徐则臣自称写《北上》靠的是“现实感”
倾斜(小说)
徐则臣称运河一直是自己写作的重要背景
文学小说
Read for fun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