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导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2019-10-08蒙仕云

南北桥 2019年17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

蒙仕云

【摘    要】教学改革新时期下“培养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树立的新型教学目标,“深度学习”也成为日常教学中广泛提到的一个教学术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中我就基于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谈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从观念、方法、内容等多个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教育的改革机遇去实现教育过程中的深度教学,进而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  内容和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94

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教学改革大环境下关于教学研究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深度学习”,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度教学成为一个广泛被提起的教育术语,并且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和能力也成为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从深度学习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来看,国外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较早,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存在较为普遍的案例,但对于我国教育来说,深度学习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普遍意义上来说并不能大面积的借鉴国外深度学习的案例和已有经验。一方面,国外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对稳定且趋向成熟阶段,深度学习往往和课外实践互动关联度较高,而从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阶段,教学体系和国外尤其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受到基本国情的影响,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对于深度学习来说,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地融入其中,而不是盲目地“借鉴”和改革冒进。

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塑造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素养,注重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塑造学生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的自主学习,不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而从教学研究来看,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即批判性思维、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归纳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这和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不谋而合,所以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深度学习逐步融入其中,共同作用于日常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日常知识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思维和能力的塑造。当然,就如开始所讲,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刚起步不久,本身就处在探索和调整期,所以当前关于深度学习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此文中我就想结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结合当前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谈谈在深度学习导向下应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分析

深度学习虽然近几年来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其不是一个“新鲜词”。早在1976年深度学习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就提出了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两个概念,并结合数据和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也是从此开始开启了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二十一世纪初期深度学习理论进入中国,并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形成了清晰地界定,而直到2010年随着《深度学习的7种有利策略》的出版,才真正的推动深度学习在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所以毋庸置疑深度学习和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结合尚且较浅,我们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必须要研究透这一理论,明确其内涵和价值所在,从而端正思想,结合教学实际确定科学的教学实践模式。

(一)教学目标

就如上文中所讲,深度学习在国外已知的教学案例中大部分是以课外活动课的形式呈现,虽然我国教学改革以来课外活动课也逐步出现在各学科的教学课堂上,但实践课堂受限于我国教学基础形式不是教学的主流,占据的课时较少,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也就成为我国当前研究深度学习的主要方向。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深度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启发”,就如孔子所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深度首先需要学生具备思想上的深度,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内容引导为教学目标,不到学生竭尽全力去弄明白却不得的程度,不要贸然的插手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来之不易”,最终让学生在原有学科知识认知框架基础上,每一步都能够深入思考,并且在思考过程中逐步习惯于形成独立思维,一步步形成探究意识,形成主动学习、主动质疑、主动创新的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论价值

构建主义理论所秉持的另一个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工作,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引导学生完成对于知识的构建,打破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塑造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论是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还是其他教学模式,都需要在此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科探究性、专业性突出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秉承构建主义思想,多元化目标设定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构建主义是当前素质教学体制下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即以构建学生的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科知识特性进行教学目标的多样化设定,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进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知识针对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化思维。

(一)“温故”到“知新”夯实学生低阶思维

深度学习的本质上是高阶思维的培养,但从教学实际来说我们都清楚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想“盖高楼”势必需要打好“地基”,对于思维培养来说,我们需要先从夯实学生的基础入手,塑造好学生低阶思维,进而为高阶思维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低阶思维通过教学研究表明主要分为两个大类:记忆和理解。而对于记忆来说,主要是针对基础类型的知识内容,如数理化等理性学科中的定理公式等要求学生记清楚、能够随着对应题目拿出来应用;而对于理解来说,则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分析和转化能力,转化为学生思维中惯用的认知,在实际的问题分析过程中预先进行“程式化”的套用,具备解决一部分基础题和小幅度提高题目的能力。

(二)循序渐进,实现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转化

根据卢姆修订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来说,学生的认知可以分为六个层面: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低阶思维包含的前两者已经分析过,应用到创造的过程就是高阶思维的建立过程。而深度学习目标的构建中,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实现学生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转化。

对于日常教学中多元化目标的构建,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学科特性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如数理化等形式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为目标,塑造学生的客观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等等;而对于语文等主观性学科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则是以思维发散为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评价和创造思维的目的。

三、以互联网为背景,加强教师素养培养

深度学习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依旧是教与学的互动,但相对于以往应试制度下的课堂教学来说,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不是教导作用,这反而需要教师跳出课本、跳出既定教学模式的桎梏,实现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进而结合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广泛教育资源,给学生更为科学有效的思维引导,实现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网络实现多渠道教学内容整合

互联网大环境下,信息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丰富性,这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通过互联网多渠道了解更多的信息,甚至是实现部分内容的自主学习,进而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但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的“优秀”和知识“渊博”对教师的考验也就随之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证内容的丰富性,才能留住学生的目光,实现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开发,实现深度教学。

那么在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方面,我们可以依靠互联网实现多渠道的教学内容整合。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媒介教师实现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包括学科知识素养和教学素养两个方面,从而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手拈来,自由拓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定点,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包容性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细想、深入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二)互联网促进教师教学创新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一定程度上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教学模式方面多媒体教学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主流形式之一,通过互联网参与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更有利的进行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在深度课堂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尤其是在课堂上讲解新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课件的形式,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给学生进行直观的知识展示,进而引导学生课堂上的思考和深入学习,并且增加内容呈现的可能性,营造趣味性課堂;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依托还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定向拓展,如开发微课、开发线上交流平台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查缺补漏,巩固基础的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四、创新课堂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即时互动,知识的传输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教与学过程中完成,所以有深度的课堂必须是教学关系融洽的课堂,通过创建新型的课堂评价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不同的学习在个性和心理发展方面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而素质教育强调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成绩。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构建综合性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信心、有动力,进而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努力的欲望,为打造深度课堂,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原动力。

(二)鼓励为主的课堂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成就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毕竟好胜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个性之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鼓励为主,尤其是教学互动过程中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伴随着不断地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思想深度,拓展其深度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就感,增加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五、打造实践型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而思维构建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不论是何种学科在深度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划分一定的课时打造实践型的课堂,从而让学生在理论联合实践中加深思想的深度,塑造其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一)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探究式最主要的模式就是启发和探究,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探索这方面,需要教师做好对应的引导工作,尤其是问题的思路、方向引导,方法启发等,构建起学生针对某种问题基本的思考模式,同时再次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特性进行自主探究的引导,如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探究、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

(二)研究性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研究性课堂和探究式课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知识的“新”的程度,研究型课堂致力于让学生“从无到有”,如制定对应的研究课题,而这一课题可以是全新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全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形成初步的探究成果,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以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所提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新型教育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其最本质的教学目的就是实现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教学本质目标,结合当前学生实际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为追求目标,打造深度课堂,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冷佳青.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10):96-100.

[2]施天韵.谈基于深度学习下的教学内容再设计——以七年级《数据统计与分析》一章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No.1020(5):33.

[3]李正寅.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建设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9(4):55-56.

[4]陈倩.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教学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5]董赟.基于案例的深度学习研究[D].聊城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