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一颗童心,让写作其乐无穷

2019-10-08孙艳华

课外语文·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孙艳华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感受思想哲理与生活情趣,是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目前很多学生在写作方面都比较吃力,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写作技巧和兴趣。开展个性化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描述,是提高整体写作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个性写作;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的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习惯人云亦人,如作文书上很多人有写到从一棵小草上面感受到某种精神品质,他们在写的时候会生搬硬套地融入这个套路。但仔细分析,学生真正在小草身上感受到什么了吗?他们真的了解小草的生长方式吗?答案显而易见。因此,与其让学生人云亦云地创作复制品文章,倒不如开发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大胆地写出心中的文章。例如有的学生时常幻想一栋房子完全是由食物组成的,为何不将其描写下来呢?这样的文章不但极具创意,同时也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教师要懂得改变传统语文写作课教学思路,从个性培养的角度着手,让学生自由创作。

一、个性化语言的积累,让写作更灵动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写作中,很多教师都希望学生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甚至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模仿作文书上的作文进行写作,殊不知这样只会制约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成长。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当学生写出一段有趣的文字时,即使这些文字不是教师所期望的,也不要第一时间指责学生,而是要多问问“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想法。

写作向来都是一件自由自在、快乐随性的行为,过分地讲究格局反而会失去应有的色彩。比如有的学生写“风筝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有的教师指出“风筝只能是高高地、慢慢地飞翔,它不是人,不可能快乐地飞翔”。毫无疑问,这位教师在如此点评的时候从未想过学生的想法。在小学生的意识中,他们最喜欢的事物就是他们最好的朋友,而這些“好朋友”早已在无形中被他们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如此一来,用“快乐”来形容风筝,并没有什么不妥。或者说这种描述反而让风筝变得更加灵动有趣。但是,个性化语言的创作和积累并不是百分百随意的,它也要建立在一定的逻辑范围之上。例如在普及个性化写作期间,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居然写出了毫无逻辑、现实依据可言的病句,如——“他做事非常冷静、武断”,殊不知“武断”是一个贬义词,放在这句话中并不合适。所以在展开个性化语言写作与积累时,教师要从基础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各类词语和修辞手法,确保学生在不出现病句的前提下写出精彩有趣的句子。这样,可以为以后的全文写作铺垫良好的条件基础。

整体来讲,个性化语言的积累与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但同时也能间接增强小学生对基础语言的运用与积累。正确引导学生书写个性化语言,灵活运用词语造出具有灵魂的句子,这是践行个性化写作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二、个性化思路的创造,让写作更自由

写作是一个非常具有灵性的过程,它既是一个人内心的文字映射,也是人们对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录。但是在以往,很多小学生写作时都会把文字刻画成流水账,使其读来无味。另外,也有很多小学生在写的时候总是想到哪里写哪里,以至于写到最后距离主题越来越远。心中无物、缺乏想象,这些都是制约小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关键。

引导学生对写作思路进行个性化处理,让写作更加自由,这样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并帮助他们感受到行文写作的魅力与乐趣。譬如在撰写有关“正能量行为”的文章时,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新闻报道中的事件进行书写,但问题在于学生并没有亲身经历这些事,他们又如何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呢?而且,小学生作文本就不需要太多轰轰烈烈的事迹,如果写得过于夸张,反而会显得不真实。因此,不如鼓励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手。比如“小刚在小明生病的时候帮他记录学习笔记,然后放学的时候送到小明家里”,这就是一件极具正能量的行为,并真实地体现了小学生善良的一面。“放学之后帮助爸爸妈妈打扫厨房,收拾家务”,同样是一种正能量。教师绝不可以在学生自由创作期间过多干涉,更不可以因为自己觉得这样不妥便拒绝学生的想法,因为教师的一句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激情,制约学生的灵感。

还有一种情况,当学生描写的事物不够阳光(注:比如描写自己的朋友、同学很笨很丑)时,教师也会横加阻拦,殊不知这正是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记得有一篇名为《我的丑同桌》的文章,学生通过“丑”的刻画,体现了同桌心灵的美,但是教师在审阅的时候却直接进行了否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写作的风格,在写作的路上并不存在真正的错和对。教师在过多干涉学生创作的时候,其实是在遏制学生写作风格的形成。个性化写作思路的指导,实则是对学生写作风格的培养。如果教师可以正确地“放养”,尊重学生的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三、个性化活动的构建,让写作更有趣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离不开合理的训练。所以在构建个性化写作教学平台期间,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制造科学的体验契机,由此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掌握写作技巧,感受写作情趣。根据当前小学生写作水平、兴趣喜好等现状,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有趣的游戏机制,以此增强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比如在续写中点燃学生创造意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许多都极具故事性。但是在读完这些文章后,很多学生都会提出一个疑问“接下来怎么样了”,由于文章的结局惹人遐思,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续写,由此点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激情。例如文章《小蝌蚪找妈妈》,当小蝌蚪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针对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指出“变成了青蛙的小蝌蚪又遇到了其他的蝌蚪,于是它开始帮助大家一起找妈妈……”也有学生指出“小蝌蚪对于自己的变化很是惊奇,于是它不断询问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从一个小蝌蚪变成青蛙”。

另一方面,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选择的文体可以不限。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写议论文,有的学生喜欢写记叙文,也有学生喜欢写诗歌。对此,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针对学生存在的认知误区,教师也要做到科学地指导。例如有一名学生在围绕“小树生病”的问题撰写科技文时,为了达到创新的效果,他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猜想。但是,科技文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过分地创新反而会让文章失真。所以,教师在点评期间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科技文这一文体形式,并鼓励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图书馆等场所索引自己需要的资料,从而写出符合科学依据的科技文。同理,也有一些学生在写抒情文的时候会使用大量华丽的词语,甚至有些借鉴而来的句子,学生根本就不理解其意,只是单方面地认为这些句子很美。所以,应该告诫学生不论撰写哪一类文章,都要把握主题核心要素,做到言之有物,不可以利用辞藻堆砌。

总而言之,写作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行为。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行文意识对促进小学生思想品格和内心境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我思想意识的关键途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个性化写作教学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写出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宁丹,徐晓昆.个性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7).

[2]严春花.浅谈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8(9).

[3]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锦州:渤海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