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学困生教学转化策略

2019-10-08苏观凤

课外语文·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学困生高中语文

苏观凤

【摘要】所谓学困生,是指在课程学习方面“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或不足而导致学业成绩低下的群体”。转化学困生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活教活学文言文,认认真真抄作文,有效安排课后辅导,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较多且行之有效的教学转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充分参与课堂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夠有效参与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为了能让我班的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开展“课前演讲”活动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兴趣,并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能激发最大的学习热情。为了有效地引导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演讲”这一环节。课前五分钟演讲对于学困生而言是新鲜的。在演讲前,我与他们进行交流,抓住学困生心理上的“兴奋点”,让他们各自选好演讲的内容。比如,让学困生找到自己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新闻话题、时政焦点、社会现象等。在搜集题材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就能触发学困生的感官,由于精心准备,常常在演讲中不时爆发出闪光点而受到同学们的热烈鼓掌。同时在演讲后,我多给予学困生肯定和鼓励。一旦学困生受到表扬,得到肯定和鼓励,增长见识,产生浓厚兴趣后,从此打心眼里喜欢上课前五分钟演讲。

(二)循序渐进——设计语文课堂问题

设计课堂问题要根据学生状况、教学内容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来取向。在设问过程中应有与之接受能力相应的知识,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教学设计也要因人而定。适度的提问促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会使学生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基于这些要求,我对学困生是这样进行课堂教学设问的。

第一步,做好课前提问的准备。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弱些,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反应速度也慢些。因此,在上课前,我告诉他们老师要提问的问题,让他们课前做好准备。上课时,我就点名让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只要回答正确,立刻抓住机会给予表扬,让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他们的接受度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困生们上课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第二步,简单问题开启思维之门。设计课堂问题,能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思考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思维技能,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当学困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让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时,我不再课前给他们题目,而是在上课时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能够顺利、正确地作答,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用这样的方法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这样有利于唤醒他们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接近语文,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学好语文。同时,还帮助学困生重塑自信。对于大多数学困生而言,基础较为薄弱。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夯实学习基础,使他们尽快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二、活教活学文言文

文言文不仅是汉语的源头,而且是汉语精华所在。高中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高中学困生怕文言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学好文言文,看不懂文言文。首先,由于文言文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困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兴趣。其次,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学困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学困生视文言文为畏途。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困生个性,诱发学困生的创造动机,使学困生凭借语言文字对文言文的体味和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我尝试了对文言文某些篇目或段落进行仿写的训练。

针对个别篇章,我采取灵活运用以激发兴趣的策略。比如学习李密《陈情表》的时候,正赶上有学困生“忘”写语文作业了,课后我找到他,让他仿照课文写一篇《陈“缺作业”之由》,在文章里向老师陈述不交作业的理由。刚开始学困生不会写。趁此机会,告诉他,你必须好好研读课文内容才可以进行仿写,否则当缺交作业处理了。在此期间,指导学困生读注解,查工具书,提高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课文下注解,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学会翻译课文中几个重点句子。因为要完成仿写任务,学困生自然用心去研读课文,最后虽然只写了三两个句子,但也有那么一点文言文的味道了。总之,就是把课文中的情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两者贯通,从而让学困生走近文言文,亲近文言文。

三、认认真真抄作文

高中学困生希望能在短期内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往往因为无话可说而害怕写作文,带着这样矛盾的心理学习,作文分数自然不高。针对学困生害怕作文,无字下笔的情况,我采取了一个较“笨”的方法:抄作文。在抄作文的过程中,模仿、借鉴,久而久之,最终能够在写作时活以致用。

抄作文,一为练好字,整洁的卷面,作文大致可以提高     2—4分;二为学习规范文体,培养文体意识;三为自己写作积累素材;四为模仿优秀作文的篇章结构;五为学习“有文采”的语言。抄作文,受益无穷。

抄作文把握整句抄写原则。每次批改完作文后,我总会从中挑出同学中的优秀作文分给学困生抄写。或者让他们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优秀文章来抄写。在这一过程中,我要求他们把握整句抄写原则。即看完一句,连同标点符号,在心中念一遍,默写下来,不可看到两三个字,就抄两三个字。这样一来,提高了学困生对语句的感悟能力和赏析能力,通过抄作文,在模仿中学会借鉴,慢慢地能够写出自己满意的,能打动自己的若干语句或文章。

抄作文贵在坚持。学困生抄作文,最好每天选择1000字左右的作文,至少坚持两个月;如果能够坚持半年以上,效果较显著,甚至作文水平有质的飞跃。让学困生坚持抄作文,比看任何写作方法之类的书更管用。

学困生开始是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去抄写,但在抄写过程中渐渐总结了写作的心得,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有所悟,再运用到写作实践当中,慢慢地也觉得有话可写,也能写出800甚至是1000字的作文,有些学困生平时作文总在及格线上徘徊,现在也能写出42分的作文了,甚至45分左右的作文,而这些大部分都是抄优秀作文的功劳。

四、有效安排课后辅导

我们知道,学困生学习困难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而是长期学习不当的结果。针对学困生知识基础薄弱,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等等这些问题,转化语文“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语文教师也必须要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来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宇.“学困生”概念之厘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2]高玫玫.高中语文学困生调查与教学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附    注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高中语文学困生有效教学策略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16YQJK184)的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学困生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