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9-10-08刘玉凤

课外语文·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刘玉凤

【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教师进行范读,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充朗读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引导读思结合,了解文章内涵的有效措施,旨在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利用多元化的措施,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延伸相结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学习兴趣;读思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解,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仅仅能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朗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转变重视写作轻视朗读的思想,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趣味性越高,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大多数都会采取板书式的教学模式,使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对于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在趣味性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能够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大胆提出不会的问题,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二)满足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

基于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学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相关的知识,就应当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教师应当明确应试教育观念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很难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在进行朗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接受更多的课外知识,从根本上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将学生作为基本导向。教师要想将教学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就应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会占据一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进而对于教学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效率低的模式,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行挖掘,进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教师进行范读,吸引学生注意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对于教师有一定的归属感,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基于此特点,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范读,通过示范朗读的方式,不仅能够纠正学生的发音,还能够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朗读方式才是正确的。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教师而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理解教材内容的中心思想。基于此,教师应当明确范读的重要性,应当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将生词提前写在黑板中,还要对学习的课文进行多练习,对学生进行引导。

例如,教师在进行《桂林山水》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篇文章的作者通过多种修辞方式,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表达方式十分直接,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进行全文的领读,并让学生将漓江的水静、清、绿连接为一句话,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将清、静、绿等几个词进行联系,就能够使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景的壮丽。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富有感情地朗地,使文章的朗读更加有感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魅力,还能够通过对教师朗读的模仿,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二)扩充朗读时间,提升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师对于朗读教学是否有足够的重视,能够将朗读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另外,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如何对于朗读目标进行安排,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作业。教师应当将大部分的朗读时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在进行《草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读,在保证对各个自然段进行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告奋勇地进行朗读,要求就是使用普通话,保证学生的吐字清晰。另外,在进行读音纠正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进行朗读,并在课后进行复习。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走入到学生当中,并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大胆去读。

(三)引导读思结合,了解文章内涵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读音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要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内涵进行思考,明确作者的真实想法。学生只有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够把文章朗读得更好。

例如,在进行《白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仅仅朗读课文是不够的,还要对教育意义进行延伸。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进行思考,可以将白杨的形态展现在大屏幕中,并对学生进行教育,白杨生长在平原地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为生态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朗读全文之后,教师应当将白杨的特点与文章进行结合,作者看起来像是写白杨,其实是写与自己一样的边疆守卫人员。

只有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才能够使学生的朗读更加具有韵味。教师通过将朗读能力为基础目标的方式,能够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不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在进行朗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并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朗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务必要将课文延伸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逐步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指标,定期在班级内部展开诗朗诵比赛,使学生能够在讲台上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基础的教学目标下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通过提升朗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十分重要,学生的朗读水平会在根本上影响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当逐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利用灵活性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当给予朗读能力的培养高度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注重因材施教,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蓝玉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法探析[J].求知导刊,2018(2).

[2]赵娥红.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探讨[J].好家长,2018(51).

[3]梁粉霞.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26).

[4]潘瑞婷. 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8(46).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