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在安徽省宁国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发展策略中的应用
2019-10-08侯敏
侯 敏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因此需要格外注意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公共服务达到公平均等的程度,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这与智慧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本文通过研究智慧城市概念在安徽省宁国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发展策略中的应用,为宁国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发展提供依据。
1 智慧城市理论概述
智慧城市(Smart City)指利用各种发达的信息技术或较好的创新理念,将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相结合,在服务市民的同时提升资源使用率,城市管理和服务也能进一步得到优化,市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智慧城市就是尽可能地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城市各行各业中,将城市的信息在知识和技术的帮助下向更高级发展,而如果城市的发展能将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就能有效缓解“大城市病”。现阶段对智慧城市的定义较多元化,普遍认为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及知识社会的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形态,这种城市形态不仅重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使用,还重视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四大特征的城市新形态。
2 安徽省宁国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2.1 公共物品的属性有待细分
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具体实践中,给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是政府,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但是公共产品一旦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就使产品具有成本高、规模大、周期长、收益低等4个明显特征。随着经济体制不断变化,政府作为唯一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地位逐渐动摇。
2.2 城市生活地域化回归,层级结构简化
随着城镇化和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社区交往还是地域化生活都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公共设施方面,层级结构也随着社会发展而简化。公共设施既可更快更方便地到达人群集中的地方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又可向更加宏观的方向发展,其服务对象没有地域限制,服务辐射范围更广泛。公共设施规划时需注意对社区级别的公共设施进行特定引导,这部分公共设置服务的人群固定,对公共设施的服务情况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2.3 需要营造社区氛围和强化中心感
站在城市规划角度上用发展眼光看,新城市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重视公共设施的发展,尤其在意布局是否展现服务的公平性、社区性和中心性。现阶段后现代主义倡导的基本原则是:让公共利益慢慢地发展成为市民文化,注重社会公正,尊重不同性质、团体、社区及公民的理想。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思想重点是“以人为中心”,设计时更注重多样性及人性化城镇生活氛围的营造。此外,在设计建设时,也应注重自然、历史、人文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3 智慧城市概念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发展中的应用
3.1 智慧城市概念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利用信息和通信手段,感测城市运行时各方面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全面了解城市各方面情况,包括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业活动、商业活动等,进而作出合理反应,使人们的城市生活质量极大提升,生活更加美好。在建设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时,应以“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特色化”为指导,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如图1所示,结合宁国市中心地区用地规划,通过“智慧规划”对宁国市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综合性规划。
3.2 智慧城市概念在中心城区开发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将城市划分为6个核心系统:能源系统、水系统、通信系统、交通系统、业务及政务系统、组织(人)系统。因此,在对宁国市的城市规划设计时,根据不同的人口规模和服务范围,将中心城区系统进行设计,确保6个核心系统完整无遗漏。宁国市根据不同的人口规模和服务范围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市级、片区级(街道级)、社区级3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设施配置标准和规划布局策略,有效推进规划建设实施和管理的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
3.3 智慧城市概念在公共设施规划中的应用
图1 宁国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智慧城市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城市居民更轻松、便捷地生活。基于此理念,宁国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试图将其进行最优设计,提升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宁国市的具体做法是:对宁国市市情及公共设施规划现状进行调查,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完善和强化公共设施,重视交通、电力、水力、能源、通讯等系统的强化,明确公共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福利、消防、固定避难场所、菜市场等公共设施所涉及的范畴,尽可能拓展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及质量。
4 结语
“十八大”报告中不仅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智慧城市的概念体现。宁国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方式、建设规模及投资主体,制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分类体系。按照分级配置的原则,借鉴先进地区的规划建设经验,合理制定各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配置标准,形成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