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铜铭文的文字学价值
2019-10-08严加俊
李 辞 严加俊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据史料记载,自夏代开始铜的提取冶炼技术和青铜器的制造技术日趋完善,中国逐步进入了青铜时代。伴随着青铜器的出土,铭文逐渐走进文字学家的视野,它是研究夏商周三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成为了和史书地位相当的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实证。文字学,在这里特指汉语言文字学,是研究汉字的性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本文将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法,从汉字起源、汉字结构、汉字发展等几个方面详细探讨铭文的文字学价值。
一、铭文是研究汉字起源的依据
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文字学界回应不一的问题,包含八卦说、结绳契刻说、陶器符号说、族名徽号说、图画说、仓颉造字说等多种说法。众多史实证明,汉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仓颉造字说不被认同。其余的说法,我们都可以将早期文字甲骨文、铭文作为参考对象,探究其合理性。
(一)八卦说
据史料记载八卦源于远古时期,由伏羲所造,用“—”代表阳,用“--”代表阴,这两种哲学符号,根据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进行平行组合,构成了八种排列式,即为“八卦”。 “—”“--”构成卦形,“乾坤”等为卦名,每卦代表“天、风、水、山、地、雷、火、泽”八个不同的事物,有人认为八种卦形就是“天、风、水、山、地、雷、火、泽”这八个字的古文字写法。表1呈现了八卦的卦名、卦形、所表事物及其甲骨文和铭文写法。纵列对比每个卦名的卦形、甲骨文和铭文,我们发现只有“坎”卦的卦形和甲骨文、铭文“水”的写法相近,所以,汉字起源于八卦的可能性较低。
表1 甲骨文、铭文
(二)结绳契刻说
结绳是古代没有文字时用于记数记事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往往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朱宗莱先生在《文字学形义篇》中提及:“文字之作,肇始结绳”[3],此时汉字起源于结绳已经被一些学者认同。契刻是古时用于记录数目的,作为债务的凭证。汉字的数字造字源于结绳和契刻。我们观察表2四个数字的铭文写法,发现它们用“竖线”或“曲线”表示绳子,用一个“黑点”表示十个结,以此来记数。“卌”则直接用四条刻画的“竖线”表示四十,所以铭文的部分数字是运用象结绳之形或者契刻的方式造出来的。但是一个结一个刻痕可以表示时间上的一天、一月甚至一年,也可以表示次数等含义。很明显结绳或契刻表意并不清楚,只有结绳契刻之人或者有约定之人才能了解其中意思。因此,我们只能说结绳契刻与汉字数字的造字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与其它汉字之间并无多少关联。
表2 铭文
(三)陶器符号说
我国地域辽阔,解放后各地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片。其中学界研究较多的是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和大汶口遗址的图形符号。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中起到记数作用的占了一大部分,这些符号和早期汉字数字相近。大汶口遗址中出现的图形符号有些和早期汉字相近,可以看做是早期汉字的前身。表3的“斤”“戉”都是古代的斧头,从表3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源流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出图画性减弱的演变趋势。三种字体的“山”字在形体上十分接近。将陶器上的符号和甲骨文、铭文做比较,我们可以确定这些符号是有意义的标记,汉字脱胎于这些符号。
表3 大汶口遗址图形符号
(四)族名徽号说
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作为种族或氏族血统的标志并当作祖先来崇拜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出于对于种族或氏族图腾的崇拜,这些图腾往往会被刻划在常用的器物上,以期望得到庇佑。“传说黄帝与蚩尤和炎帝作战时,曾训练熊、罴、貔、貅、貙、虎六种野兽参加战斗,这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共同组成为一个部落。这些氏族把野兽作为族名,并画出这些野兽的图像,那么在熟悉这些族的人们中间,经常指图呼名,这些图形通过族名的环节,与语言中的代表这些事物的词就牢固地联系起来,约定俗成的变成了文字。”[5]这些代表着族名徽号的图腾在商周青铜器中还有体现。由表4可见,甲骨文和铭文在构形上与族名徽号一脉相承,所以图画式的族名徽号演变成文字是有据可考的。
表4 族名徽号
(五)图画说
图画式的族名徽号已经出现了汉字的雏形,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为了表达更多更清楚的含义创造出了丰富的表意图画,这时期的图画大多通过简单描绘事物的样貌来传递信息,自此有了 “图画文字”的说法。其中,最经典的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 “东巴文”。“东巴”是掌握该种图画象形文字的智者,因此这种文字称为“东巴文”。表5选取五个字对比其东巴文与甲骨文、铭文的写法,其中“林”“立”为会意字,三种形体的“林”字都以“木”为部件,“多木”则为“林”。 “果、爪、角”三字为“象形字”。三种形体的“果”字都在“木”的基础上突出了枝杈上的圆形物体,以此表示“果实”。“爪”字则都描绘出了“爪”的形状及其锋利之形。“角”都突出了“弯曲、锋利”的特点。东巴文是以象形为主的文字,和由象形造字法造出的早期文字甲骨文、铭文十分相近。据此,可以判断汉字源于图画,是有据可考的。
表5 东巴文
研究汉字的源起是文字学的重要部分,只有从历时的角度出发,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字,才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寻觅到文字起源的蛛丝马迹。青铜铭文同甲骨文一样属于早期古汉字的范畴,这个时期的文字保留了更多原始的意味,更多象形的成分,这与汉字出现前期人类利用身边的工具简单模画事物来表意有着思维上的不谋而合,方式上的同宗同源。因此,将铭文作为参照对象是研究汉字起源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是铭文对于文字学研究的价值之一。
二、铭文为研究汉字结构提供材料
对于汉字结构的研究历来已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六书”的概念,“六书”包括四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两种用字法“转注”“假借”。象形是模仿事物的形象而画之,象形造字法造出来的字以独体字为主,如“日、月”。指事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笔画来指出该字含义的造字方法,添加的笔画还不能构成单独的部件,因此造出来的字大多是独体字,如“上、下”。会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合在一起,联想出汉字含义的造字方法,会意字往往有多个部件构成,如武、信。形声字有表音表意部件构成,如江、河。有超过一半的汉字有多个部件,合体字远远多于独体字。合体字中可以表示一定意义类属的“部件”称为“偏旁”。从甲骨文开始就能看出偏旁的归类作用,到了铭文时期,偏旁数量增加。
我们以容庚先生的《金文编》为材料,归纳出铭文时期表意的偏旁共有105个,并且每个偏旁都有多种写法,其中往往以一到两种写法为主。下面将列举几种偏旁。
(一)偏旁“止”
《说文解字》:“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止”的本义就是“脚趾”。 “此,止也”,左为脚,右为人,理解为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本义为“踩踏”。 “岁,木星也,从步,戌声。 ”“步”有经历的意思,后引申为时间上的经历,表示“年岁”。“归,女嫁也”表示“女孩出嫁离家”。因此,以“止”为偏旁的字一般同“走”及其引申义有关。
(二)偏旁“彳”
《说文解字》:“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彳”的本义为“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样子”。“後,迟也”指时间、次序较晚。“德,升也”,本义为“登高、攀登”。 “復,往来也”,本义为“返、还”。 因此,以“彳”为偏旁的字一般都与“行”及其引申义有关。
(三)偏旁“殳”
《说文解字》:“殳,以杖殊人也。 ”“殳”的本义是“一种竹制或木质的古代兵器,用于撞击”。“段,椎物也。”本义是“用手中兵器锤击物体”。“殺,戮也。”上为人,下为兵器,理解为“杀戮”。“殹,击中声也。”本义为“击打声”。因此,以“殳”为偏旁的字一般同“兵器、击打”有关。
(四)偏旁“刀”
(五)偏旁“页”
《说文解字》:“页,头也。 ”“页”的本义为“头”。“颂,貌也”,它的本义指“容貌”。 “硕,头大也”。“顯,头明饰也”,指头上装饰物。因此,以“页”为偏旁的字同“头部”有关。
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虽然一个铭文拥有多个形体,部件或偏旁的形体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但是我们可以从形体上看出哪些字归属于哪个偏旁,而且这些偏旁的形体处于逐渐固定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从偏旁了解该字的意义类属,这已经是汉字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因此,研究铭文对于了解汉字的结构以及汉字偏旁部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铭文对研究汉字演变的意义
据记载,汉字的主要作用是与神灵沟通,所以用于占卜吉凶祸福的龟甲兽骨成为了文字的书写载体。由于以刀石为刻画工具,甲骨文呈现出方折平直的书写特点。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保存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由于需要经过铸模和刻字等工序,因此笔画相对匀称、长圆。据容庚《金文编》记载,铭文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有2,420个。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颁布“书同文”的法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展开,笔画匀称,线条圆转而流畅的小篆被定为官方字体。之后,又产生了被称为古今文字分水岭的隶书,汉字到楷书时期真正成为了方块体文字。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我们发现汉字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表音化和简化。铭文作为汉字演变历史上的一个环节,对推动汉字表音化、简化以及隶变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铭文是汉字由表意向表音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汉字是一种方块体的表意文字,其中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由表意向表音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形声字的声符并不是独立的音位,因此汉字仍然属于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铭文,形声字的数量逐渐增多,有些在甲骨文时期并不是形声字的,在铭文阶段也可见表音部件。
表6 甲骨文、铭文
表6中甲骨文“妣”为弓背作揖的人形,这与当时女子地位卑微有关。铭文时期,“妣”已有两个部件组成。左部件为铭文“女”的变形,表意;右部件为铭文“比”的写法,表音。比较“稻”字的两种写法,铭文较之甲骨文多了表意的部件“禾”。“簟”意为竹席,甲骨文时期和“席”通用,是象形字,铭文时期已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表意的竹字头和表音的“覃”字。甲骨文时期,“何”“可”通用,铭文为了区分,添加了单人旁,“何”字变为形声字。“鑊”是古时烹饪用的大锅,“隹”为短尾鸟,甲骨文时为会意字,将短尾鸟放入容器中用火烧煮的图画来表示“鑊”,铭文时形体发生变化,变成形声字。甲骨文时期,“司”兼表“祠”之义,两字通用,后为区分在铭文时期,添加表意的示字旁,构成形声字“祠”。“格”本义为“树木的长枝条”,甲骨文时期“各”兼表“格”之义,两字通用,后为区分在铭文时期,添加表意的木字旁,构成形声字“格”。甲骨文“疾”为会意字,从人从矢,象人腋下中箭之形,本义为受兵伤,泛指疾病。铭文时期,“疒”表意,“矢”表声。甲骨文“历”为会意字,上部为“林”,下部为“止(理解为‘脚’)”表示“经历”。铭文时期,添加部件“厂”,变为形声字。甲骨文“裘”“求”通用,铭文时“求”字形体改变较大,如我们看到的铭文“裘”字的中间部分,围绕中间部分的三个相同部件,为添加的表意部件“衣”。
由上可见,铭文时期形声字的形成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甲骨文时期同某字通用,铭文时期为了区分意义,添加表音部件,这种情况较多。二是形体发生重大变化,由会意字变成形声字。总而言之,铭文较之甲骨文已经有意识地在文字中区分不同部件的作用,使得文字中含有表音成分。因此,铭文是汉字由表意向表音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二)铭文是汉字形体简化的开始
从甲骨文至楷书,汉字的形体在不断简化。简化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符号化,简化与否已经成为了区分古今文字的重要手段。铭文虽然与甲骨文在演变顺序上十分接近,但是已经可以看出汉字简化的趋势。
表7 甲骨文、铭文、小篆
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所占比例较大,《说文解字》云:“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7]即象形是通过描绘事物的形象来造字的。表7“焚”是会意字,但是构成它的三个部件都是象形字。“攻”字右边两个部件象手拿武器之形,铭文对甲骨文中的象形部件进行了简化,“攴,小撃也,古同攵”,小篆时仍用“攴”,楷体时改为“攵”。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有儒家经世济民的入世之道,有道家清虚自守的出世哲学。“宦”会意字,本义“仕”,即入朝为官。因此造字时象“宫墙”和“屈服的臣子”之形,意为“入宫为官的臣子”,到了铭文时期,图画性减弱。“吉”会意字,本义为“善”。甲骨文上部件象兵器之形,下方为盛兵器的器皿,意为放下兵器,与人民有益,此为“善”。铭文的“吉”简化了兵器的形状,同楷体接近。甲骨文“福”为会意字,表示祭祀时,两手捧酒坛浇在祭台上。铭文“福”则演变成形声字,形符“示”与祭祀有关,“畐”表音。“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皿成聲”,由两个部件构成,左为器皿,右为甲骨文 “成”,表示已经具备的工具 “斧”“杵”。铭文时期两部件符号化,与小篆相近,并且明确了“成”表音,“皿”表意的功能。 铭文“鼓”“盾”“祭”“和”已经很接近小篆。
铭文是汉字由繁到简的第一步,简化汉字的实用性更强,也便于书写和记忆。只是我们在初学这些汉字时,很难再通过其形体了解它的含义。
(三)铭文对汉字隶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铭文”又称“金文”,源于周朝把“铜”也称为“金”,因此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金文”或者金吉文字。对于六国金文在隶变这个历史阶段中的作用,文字学界观点不一。赵平安先生在《隶变研究》一书中对于学界流行的 “隶书是六国文字发展的共同倾向”这一说法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六国文字是秦统一全国之前,六国各自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全国以后,推行了郡县制、秦律、统一度量衡等制度,期冀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手段,达到君主集权的目的。在秦帝国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当中,“书同文”标志着秦国小篆成为了当时全国通行的文字,自此六国文字不再参与之后的演变。《中华大字典》中对于隶变的解释是“隶书变改篆法[8]”,可以理解为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的这一过程就是隶变。因此,赵平安先生认为六国文字和隶书没有直接的渊源,对学界的说法持否定态度。[9]
蒋维崧先生在 《由隶变问题谈到汉字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一文中指出,“隶变是整个汉字系统由象形系统向音意符号系统转化的过程”[10]。这个观点意味着汉字系统将有两个变化趋势,一是音义结合的形声字增多,二是汉字形体的简化。铭文是六国文字中的重要部分,从前文的分析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铭文已经出现简化和表音化倾向。这点可以作为铭文对汉字隶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佐证。
六国金文和当时通行于秦国境内的小篆一样,都是汉文字,同属于一种文字体系。小篆能够继续发展,最终演变成隶书,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在。六国金文在存续期间已经出现了隶变的倾向,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如若,当时统一全国的不是秦国,那么其他一国将自己的文字作为“书同文”的典范,这种文字也会朝着表音化、简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整体趋势是不会变的,不过它不一定被称之为“隶书”。因此,我们不说六国金文和隶变现象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但是它们对于隶变研究的重要意义,我认为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语
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而且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铭文作为青铜文化的产物,对于文字学界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铭文是早期汉字,可以作为研究汉字起源的依据,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汉字的结构,发现偏旁部首的归类作用。铭文对于研究汉字演变史也有积极意义,表音化和简化在铭文中已经初现端倪。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铭文属于古文字的范畴,由于使用的时间跨度较长,六国时期的铭文也产生了与隶变相近的特征,所以铭文对于隶变的研究也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