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17年安庆市大观区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效果分析

2019-10-08赵阳华丁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吸虫病腹水结肠

赵阳华 丁平

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是指出现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综合征,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结肠显著肉芽肿性增殖的血吸虫病患者。病人由于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彻底的治疗,一般经过2~10年的病理发展过程,可演变成晚期血吸虫病。2005年全国晚血救治工作正式启动,作为安庆市辖三区晚血内科救治定点医院,安庆市血防所专科医院自项目开展以来,共救治晚血病人3 687人次,在科学救治过程中,极大改善了晚血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大观区为湖汊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在市辖三区中血吸虫病疫情较重,2017年该区现存晚血病人353例,占三区晚血病人的72.93%。为了解晚血救治的效果,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救治工作,我们对2015~2017年大观区晚血病人救治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为2015~2017年以来我院接受晚血救治的大观区晚血病人。

二、调查方法

查阅大观区晚血病人的病案资料,收集“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个案,分析晚血病人转归等情况。

三、结果处理

将收集的病例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现有晚血病例基本情况

2015~2017年由我院报送,经市、省两级晚血救治技术指导组复核,大观区共增加13例晚血病人,其中新发4例,复发9例,死亡1例。2017年现有晚血353例,其中男性199例,女性154例,男性病人多于女性;年龄30~86岁,平均年龄64.3±10.8岁;腹水型308例,巨脾型36例,结肠增殖型9例;腹水型晚血病人中存有巨脾术后演变成腹水病人的有27例。3年间,现有晚血男女构成比之间无差异(χ2=0.0167,P>0.05)。

二、救治情况

3年间我院共救治大观区晚血病人603人次,其中男性328人次,女性275人次;救治率以2015年最高,后呈现下降趋势;腹水型、巨脾型、结肠增殖型晚血救治人次数分别为502、85、16人次,构成比分别为83.25%(502/603)、14.10%(85/603)、2.65%(16/603);该区未发现侏儒型晚血病例(表1)。

三、转归及复治

2015~2017年救治的晚血临床痊愈率逐年下降,随之好转率逐年上升,3年间转归情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60,P>0.05)。2016年死亡晚血1例,当年救治病人死亡率为0.53%。在救治过程中,对每个救治病人进行了血吸虫病原学治疗,3年间晚血病例的血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94,P<0.05),呈逐年下降,血检阳性转阴率为47.20%。3年来晚血病人的复治率较高,连续3年、2年接受复治的病人分别有134例、13例,隔年救治的有36例。(表2)

表1 2015~2017年大观区晚血救治情况

表2 2015~2017年大观区晚血救治转归及复治情况

四、2017年救治晚血病人的并发症及夹杂症情况

2017年来我院治疗的大观区晚血病人的并发症及夹杂症有16种,其中乙肝HBsAg携带、2型糖尿病、胆石症较多,分别有15例、12例和8例;腹水型、巨脾型和结肠增殖型病例有并发症及夹杂症的分别为119例、12例和3例(表3)。三种类型晚血病人有并发症及夹杂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27,P>0.05);2型糖尿病在三类型晚血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41,P>0.05);胆石症在三种晚血类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χ2=1.7447,P>0.05)。

表3 2017年大观区晚血救治病例并发症/夹杂症情况

讨 论

血吸虫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具有一定的地方性。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引起,其沉集在宿主的肝脏及肠壁等组织,危害较重的脏器以结肠和肝脏为主。人体从感染血吸虫病再发展为晚期,大部经过相对漫长的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慢性阶段[1]。随着近些年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血吸虫感染率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大观区新发晚血人数大为减少。该区晚血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女性在生产过程中分工及生活习惯不同有关。该区晚血患者年龄多偏大,60岁以上者占41.93%,这些病人伴有合并症及夹杂症较多、且多体弱、治疗难度大,他们主要在疫情较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感染,未得到有效的病原治疗,逐渐演变成晚血。在晚血分型中以腹水型为多,巨脾型次之,因此,腹水型患者是该区晚血救治的重点,同时巨脾型晚血患者切脾后,有些可演变成腹水型,表明切脾虽能改善脾功能亢进,但对肝细胞损伤及纤维化的改善效果有限[2]。

通过对该区晚血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明显改善了他们的症状和体征,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我院对治疗后不同转归的病人进行登记造册,加强随访,一些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被列为暂缓救治对象,也有一些患者因病情相对较轻且对晚期血吸虫病认识不足而放弃治疗。为延缓疾病的进展,避免晚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我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复治、巩固性治疗,所以该区晚血复治率较高。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安全、有效[3]。病人在救治过程中,进行病原学治疗的同时予以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有效缓解了病情,血阳转阴人数逐年增多。本调查中有134例夹杂有其他疾病,其中以乙肝HBsAg携带、2型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症及高血压居多。晚血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差,更易受肝炎病毒的感染,加重肝脏的损

伤。对晚血合并乙肝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应按照乙肝防治指南的要求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4]。而对于晚血其他并发症也宜积极寻找病因予以祛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病程长,相关并发症发生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通过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协作并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才能使治疗方案更科学、更优化[5]。由多学科和专家共同参与制定出规范、有效、合理、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期大幅度地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6]。根据临床类型、肝功能分级、病情进展、机体功能状态,有计划地合理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时间[7],这也是我们继续积极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健康教育是百姓了解血吸虫病和避免感染血吸虫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对晚血患者治疗过程中,也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防病治病意识,积极配合治疗。

晚血救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在实施晚血患者救助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的追踪和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切实改善生活质量[8]。应不断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引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晚血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血吸虫病腹水结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送瘟神记》
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腹水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
肉鸡腹水咋防治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