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2019-10-07巫新云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处于积极的探索中。本文以分层教学作为改革的一个方面,研究其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巫新云(198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职业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一、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有增无减,生源跨越更多省份和地区,因而学生素质水平方面的差异越发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他们的英语水平。来自发达地区或城镇的学生,英语底子较为扎实,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率较高;而来自偏远地区或相对较落后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部分学生等同于零基础,无法适应大学的英语课堂。基于这一点,统一的教学方法无法适用于所有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适时地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二、高职大学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分层教学的定义。所谓“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和其他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正确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多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别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原有的英语基础,从而全面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2.分层教学的意义。首先,分层教学是以“因材施教”为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高职院校生源既有来自各个地区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诸如“高考、单招等”升学形式的差异,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天差地别。如若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完成同样的教学目标,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制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地减少学生之间水平的差距,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课程目标,满足这种需求。学校可根据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及未来的目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相应层次选择相应的教材,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基础相近、兴趣及目标相似的学生集中在同一层次,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很大程度也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效率。

其次,分层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授课教师面对的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自然班级,很难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英语教师往往基于大多数学生水平或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制订相应教学计划和目标,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层教学的实施,意味着授课教师要了解并掌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出适合该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具备更强的钻研精神,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最后,分层教学有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分层教学将英语水平相近、兴趣及目标相似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让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明朗,由此会带来更大的学习效果。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不会因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而无视英语课堂和教师,相反,他们可以接触到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中等水平的学生既不会存在由于教学难度过大而跟不上的情况,也不会有因为学习内容简单而学之无味的感觉,这样人性化的教学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分层安排,降低了学习难度,不再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而是从基础实用的内容学起,能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解,并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渐渐重拾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高职大学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1.合理划分层次,实施动态管理。新生入学后开课前安排一次英语摸底考试,根据此次考试的成绩,结合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 层为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B层为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而C层属于基础相对薄弱,三个层次重新组成新的教学班,由不同的老师授课,为各个层次选择难易程度不一的教材,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方式。为了让分层更加科学化,在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可根据学生在上课期间的具体表现,适当调整班级。部分学生英语底子较好,但由于入学的摸底考试发挥失常,被划分入B层,经过一学期的分层学习,他们能轻松地掌握上课内容并对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部分学生可考虑在下一学期调整进入A层班级,接触更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而部分因运气好在摸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被划分入A层的学生,进入分层学习后却倍感吃力,跟不上教学内容和老师的节奏,有很强的受挫感和无力感。这部分学生在经过沟通,取得学生本人理解的情况下,可划分入B层班级,接受难度较小的教学内容。

2.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法。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而产生的。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英语水平较好的A层学生应侧重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掌握上课的主动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以教学篇章中的情境为背景,鼓励学生多作口语展示;教师也可在教材之外添加英语四级等相关考试题型的讲解,或进行口语、写作、翻译等英语技能比赛的辅导,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B层学生,重点在于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同时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以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辅导和训练。对于基础较差的C层学生,教学重点则是能掌握基础知识,合理利用英语语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安排浅显易懂又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注重與学生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3.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并配合分层教学。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教学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学生对重新分班进行分层教学存在误解,认为被分到A层班级则意味着高人一等,轻视英语课堂和教师;被分到B层或C层则自暴自弃,严重排斥英语学习。因此,在分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适时地开展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透彻地分析分层教学的意义,使他们明白分层教学是为了让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配合分层教学的各项安排,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4.学校相关教学部分积极配合分层教学,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分层教学将原有的按学院、专业划分的自然班打乱后重新组班,这就给排课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困难,需要教务处统筹安排,适时调整各项教学活动。同时,分层班级需要有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学校可以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推选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管理分层班,并由教师在分层班选拔得力的学生干部来协助教师对分层班级进行日常的考勤、纪律和作业完成的管理。有了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分层教学才能有序地开展下去。

四、结语

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切实可行,但要让其发挥最大的效果,还需要全体师生不断探索、反复推敲、积极尝试,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地实现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哲.实施英语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学习,2010 (7).

[2]刘烨.分层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3]郭凤.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4]袁小利.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改进策略[J].2014 (10).

[5]兰岚.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6(17):

[6]周娇燕.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J].海外英语,2018(20).

[7]翁翠.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科教导刊, 2019(03).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