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泰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2019-10-07蔡春丽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泰语情感因素教学

蔡春丽

摘 要:近几年很多大学都开始将泰语这门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程中,学生在完成平时的基础课程之后还可以进行泰语的学习,这為很多对泰语有浓烈兴趣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但是在这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影响教学的因素。本文将针对阻碍大学泰语教学的情感因素做出分析讨论。

关键词:泰语;教学;情感因素

引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近几年与泰国的各项合作活动也增加了很多,这种现象使得学习泰语成为了年轻人中间的一种潮流趋势。在高校中,一些非泰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研修这门课程。但是目前,在泰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方法和方向都有些偏差,忽视情感因素在大学泰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通病。如果无法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那么大学泰语教学将收效甚微。

一、情感因素的种类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光是方法,效率等会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也是与最后学习成效紧密相关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焦虑和紧张,心态非常不好。这样一来,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了。目前我们了解到的会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抑制,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在分析一个人的学习成果时,我们要进行全方位的讨论[1]。

二、大学泰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一)焦虑感。在进行泰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的难度而产生焦虑感。一般情况下,有三种类型的焦虑感,它们分别是气质型,一次型和情景型。气质型焦虑的产生主要跟学生自身性格的关系较大,情景型就是学生在进行泰语学习过程中遇到较难问题时产生的烦躁心情,而一次型就是这二者的结合,当学生本身性格较为内向且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学生的焦虑感就会上升,学习效果自然下降了。

(二)学习动机。在外语学习中有两种常见的动机形式,一种是融合型,另一种是工具型。融合型动机就是学生为了能够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而修习当地语言的一种动力,一般在这种动机下学习的人们通常就是为了留学,移民等做准备;而工具型动机的目的性较强,找工作,升职等就是他们学习外语的动力。而对于个人来说,学习动机又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其中以内在因素的影响较大一些。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同学对泰语学习非常有兴趣,那么在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方便学习泰语的平台之后,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他的泰语学习之路一定会变得更加顺畅,与之相反,如果一个同学学习泰语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课程任务而没有主动学习的想法时,那么他的成绩也不会取得很大的突破。

(三)学习态度。所谓学习态度事实上就是学习者面对自己学习任务的一种心态和心理倾向。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学习态度进行剖析。第一是认知,这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所学内容的浅显理解;第二是情感,这一部分通常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它是学生学习历程的心态展现,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学习效果。第三是意向,是指学生为所学课程做出的实际努力[2];只有在这三个阶段都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才是真正端正了泰语学习态度。可当前泰语学习者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做到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兴趣,在消极情绪的加持下,人们在泰语学习上的努力减少了,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下降了。

三、重视并培养情感因素

(一)改变学习环境。由于兴趣的差异,部分选修泰语的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才来学习的,所以他们也不会就教师的讲解进行提问,而且语言类的学习不仅要注意读写,“说”和“听”其实更加重要。兴趣高的学生可能会在课后勤加练习,而兴趣不高的同学可能在课后连书本都不会打开,久而久之,学生的泰语水平就会呈两极化分布。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出浓烈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认真听”、“张口说”,及时地对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给予鼓励。而且教师在上课时还可以选用“双语模式”,一来可以创造出一个泰语学习的氛围,二来可以帮助学生训练听力[3]。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立“泰语角”,安排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大胆地进行泰语交流,帮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二)以学生为中心。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课堂太过程式化,形式较为单一,死板。教师们并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只是一味地讲解语法,句式等语言学习中较为枯燥的部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部分,比如可以用一节课来为学生讲解泰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些风土人情,还可以安排去过泰国旅游的同学为大家讲述所见所闻和一些有趣的事;另外在进行发音讲解练习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泰剧的片段放在课件中,为学生做演示。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泰语学习,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三、结论

关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由此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只有时刻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才能够帮助其获得更高水平的提升。将对情感因素的考虑纳入大学泰语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取得更好的进展,泰语学习者的增多,也促进了中泰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敏.浅析大学泰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教育教学论坛, 2013(40):123-125.

[2]张怡陶.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简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3]祁春燕.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学园,2017(14):43-43.

猜你喜欢

泰语情感因素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