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内控,不容忽视的三要素

2019-10-07余翊宸余群建

人力资源 2019年9期
关键词:陈某内审犯罪

余翊宸 余群建

2018年8月28日,据杭州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号“清廉杭州”披露:2016年至2017年,时任浙江省某大型建设类国有企业下属分公司财务负责人的陈某,沉迷于网络赌博。为了弥补赌博亏空,她在短短两年之内挪用公款145次,总金额达2683万元。2018年4月,陈某因挪用公款罪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面对自己的罪行,她声泪俱下,追悔莫及。此时,陈某年仅28岁。陈某的行为,不但给企业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也给年轻的自己在职业规划中草草画上了句号。此案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这个企业内控风险监控机制的 “迟钝”。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往往是风险内控最容易忽视的方面。

对干部选拔缺乏胜任力的考察

官方公布的案情介绍说,在2014年,参加工作刚满三年的陈某因为业务能力强,被总部提拔到分公司担任财务部负责人。一向被家里人看做“乖乖女”的她第一次到外地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时觉得生活寂寞无聊,便在网络世界中打发闲暇时间。一次,偶然通过“网友”介绍,她接触到了“网络时时彩”。不经世事的陈某在“网友”的引诱下好奇入坑。

好景不长,“网络彩票”不仅把之前所有的盈利都亏损掉,还把自己的工资都搭进去。尽管她也逐渐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但还像着了魔般不由自主地投入进去。

案情介绍:陈某因涉世不深,被赌博的陷阱所坑,但是作为审计职业的笔者,认为该单位组织提拔陈某缺乏胜任力的考察,排序在前几位的财务经理岗位胜任力模型特质有原则性、责任心、领导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主动性、规避风险能力、执行能力等,而陈某仅仅是业务能力强,没有对陈某的其他能力进行考察,就被总部提拔到分公司担任财务部负责人。

财务是一门非常专业的管理领域,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财务经理是一个工作量很重的岗位,陈某因缺乏“持续学习能力”而感到生活寂寞无聊,在网络世界中打发闲暇时间。而后,因缺乏“原则性”,沉迷于网络赌博。染上赌瘾的陈某,缺乏“分析判断能力、规避风险能力和执行能力”而不能自拔。

陈某作为财务经理,在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组织在选拔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的干部时,一定要注重胜任力模型的评估,否则就是给风险控制埋下隐患,试想一个没有风险意识的人担任风险控制岗位,岂不是天方夜谭?

彼得原理认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优秀业务骨干在升任领导后,不能适应角色及任务的原因。因此,对干部的选拔一定要做到“人岗匹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胜任力冰山模型,将人的素质和能力分为在冰山上的部分,即表象的部分,和深藏于水面以下的部分,即潜在的部分,对陈某的能力考察,重点是要考察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如行为、知识和技能等,通过平时的工作表现可以评估出,而且知识和技能等表象的部分通过培训能够较为容易地改变。潜在的部分,如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社会角色、个性、品质、内在驱动力等,需要深入评估,因为冰山以下部分往往在职场中被“隐藏”起来。而在职场“隐藏”自己的部分,往往是自己的弱点。在职场既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这就更需要职场中人保持谨慎,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以防止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让自己吃亏或晋升通道受阻,因此潜在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考察要点。潜在部分是一个人基于自身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等形成的,不易改变。很多机构的研究发现,职位越往上层走,潜在的部分越是决胜的关键,加之潜在的部分不易改变,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对其潜能的评估,而不能只关注于其当前的表现。

陈某所在的组织,通过2016年和2017年的绩效考核,也能评估出陈某与岗位能力是否相匹配。如果陈某在任职期限内没有能够产生相应的高绩效,那么就说明了她是不能胜任這个岗位的,要进行转岗或培训,就避免了陈某利用职务之便再次伸手,就不会出现这次悲剧。

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据官方公布的案情介绍,陈某在交待犯错事实时说“他们给我介绍了很多借钱的渠道,没想到还是中了圈套”。随着债务越来越高,陈某早已无心工作。据陈某自己陈述,一开始并没有挪用公款,而是利用互联网现金贷平台。从犯罪心理学上讲,陈某实施犯罪时,应该说思想斗争也是相当激烈,一方面陈某主观上存在着对公司钱财非法占有的强烈欲望,且投机心理认为自己只是借点本金,以此获得“利润”,自己潜意识是证明自己“并无明显的直接占有公共财物的故意”,因此一旦条件具备,便决意实施犯罪行为;另一方面陈某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也清楚该行为可能使她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往往又具备了掩饰心理,陈某对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周密的思考和准备,精心选择犯罪方法、地点,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比如以种种方法伪装自己,防止轻易被怀疑,各种努力,继续获得领导的信任。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陈某以这种状态工作,工作绩效可想而知。陈某酿下如此人生悲剧,与单位的内控机制是有很大关系的。挪用的2700万元公款是怎么“离开”公司账户的?资金岗位相互牵制失效?资金审批程序是摆设?财务对账是空白?所有的,归集一点就是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内控机制不完善或不健全,往往会诱发违法违规行为,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单位内控文化缺失,从而内控理念缺乏,在实际经营管理中会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即使有内控制度,也因执行不力而形同虚设,导致风险漏洞百出,相关利害关系人由于受人情关系、上级干预、利益诱惑、麻痹大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执行中打折扣,特别是相互牵制制度、定期轮换制度等等执行不到位,为犯罪和违规违纪提供了“便利”。

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内控流于形式最终导致企业组织和员工利益的“双损”。风险制度,写很容易,上墙更加容易,但是内控形式化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内因”即执行力缺乏。如果企业把执行等同于制度文件的修订和完善,企业管理者缺乏制度控制力和执行制度的自控力,就会出现内控执行过程监督不力、成果难以执行和推进、执行效果不能有效检验等现象,就导致企业处于“有内控无执行”的尴尬境地,对企业管理和核心竞争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忽视内审功能

内审是企业风险内控的一道有效屏障,在陈某这个案例中,作为国有企业的建筑集团应该是根据相关制度建立内审机构的,那为什么在这个案例中内审如同摆设?内审最基本职能是根据财经法规和审计条例,对财务、业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财务记录与支持文件进行独立性检查审计,检查与复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减少错误与舞弊事件的发生,根据已有数据进行专业分析,评估被审计单位运营质量,提出业绩与改善管理的建议与对策等。因此,内审完全可以在2016年和2017年间,通过银行对账、客户走访对账等程序性工作就可以发现公款被贪污挪用的事情,因此,很想知道陈某单位的内审在哪里。

如果有完善的内审,那内审就犹如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在陈某心理上一定会起到威慑作用。达摩克里斯之剑对有非法念头的组织或个人是一种威慑,从源头上可以规避侥幸心理。

犯罪的人侥幸心理特别强,在本案中,陈某被当地区监委采取留置措施初期,她还怀有幻想,以为调查人员只查明了三四百万元的犯罪金额,对具体问题躲躲闪闪、颠三倒四。但面对早已调取好的银行流水以及梳理清晰的材料时,她才意识到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最终承认,所有公款都被用于归还现金贷债务及网络非法赌博,甚至还幼稚地认为可以“借鸡生蛋”,幻想赌博盈利后把钱还回去。这是典型的贪污贿赂罪犯在犯罪终结阶段的心理状态。

一般犯罪的人处在犯罪行为未被揭露出来的阶段时,心理状态更为复杂,既有作案后的恐惧心理,也有成功后的满足。贪污犯罪人作案后的恐惧心理往往要比作案时更加强烈,作案后担惊受怕,疑神疑鬼,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不僅包括害怕案发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更害怕犯罪行为被揭露出来,给自己的名誉、地位以及家庭带来严重危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犯罪人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会考虑千方百计地逃避打击,一是努力回忆作案时的每一个细节,寻找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遗漏,想方设法加以弥补;二是积极伪装,遮人耳目;三是静观事态发展,以求一旦败露后能够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在这个案件中,很明显企业内审是没有覆盖到陈某的,才会导致陈某能累计实施犯罪145次。由于缺乏审计监督,导致陈某屡次得手,使陈某的贪得无厌心理恶性循环,犯罪心理在屡次“成功”的信息中稳固了下来,形成一个恶性心理积淀。而且人的需求是具有无限性和不满足性的,在这种恶性心理积淀作用下,在一定外界诱因的吸引下,一有机遇便会沉渣泛起,形成新的犯罪动机。

罪犯敢于以身试法,肯定是在利益诱惑面前有“机”可乘,而且犯罪的行为还没被发现。《评论家季刊》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那么更何况贪污是无本万利的事情?所以陈某就敢铤而走险。

参与办案的杭州市西湖区监委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为这个本应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感到惋惜,心中那一丝侥幸和贪念让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的遭遇警醒着我们,要始终警示自己坚守底线,戒除贪欲之心,廉以修身,洁以养性”。

一般来说,内审要对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尤其是内部会计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监督并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内控制度和运行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析风控设置合理性,对可控范围内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性检测,有效降低企业风险。因此,各级组织领导要真正意识到内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把审计真正打造成达摩克里斯之剑,悬挂在每个人头上,才能真的告诫关键岗位人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实现风险管控的真正目的——防范于未然。

猜你喜欢

陈某内审犯罪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Televisions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警惕“遗失”的游戏充值卡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