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让组织作战能力暴涨
2019-10-07何欣
何欣
组织能力提升不能靠规模制胜
在公司的一次高管大会间隙,笔者跟一个区域业务老总聊起当地企业的组织能力问题。他说,他们的分公司里总有些管理干部,将自己团队业绩差的原因归咎于人手不够、编制不足,他们经常说,如果把人给我招到位,我的业务一定能完成。也就是说,团队的编制数增加是组织能力做强的唯一途径,即规模制胜。笔者对这一观点不敢苟同。这其实是组织中存在的典型管理现象,是对于组织赋能的无能为力。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提升组织能力?为了引导这位老总从本质上看清这个问题,笔者举了个很生活化的例子:
“如果我们俩今天闹翻了,决定出去打一架,用一种互联网的方式去解决我们的恩怨——约架。操作方法为:下午5点,楼下广场,我们俩都去叫人,谁的团队最终打得赢谁厉害。假设我很有钱,我拿出1万元,在路边见人就发100元,迅速凑齐了100人的团队;而你没钱,只能使用“圈层营销”的方法叫人,用电话叫来了20个亲戚朋友。那么,我们两个团队到底谁可以获胜?”
他想了想回答:“不一定。”我说:“那么,你觉得哪些情况下,我的团队以5:1的编制优势(即100:20),却无法战胜你的团队呢?”在笔者的引导下,他开始了他的分析:
“第一种情况,我的人忠诚度比你高。如果只靠钱来招人的话,那么在金钱数额一定的情况下,金钱的上限就是士兵作战力输出的上限。假设你的团队有个人被打了一拳,他一定会在大脑里快速地计算:若治伤的医药费可能超过100元,他一定会退出,因为投资回报为负数。或者,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已经付出了价值100元的力量,那么他也很有可能收手退出,因为更高的付出不会带来新的回报,即‘边际收益为0。但我的团队不一样,由于他们跟我之间有亲友关系作为纽带,第一他们会担心‘主帅受伤,第二他们担心如果这次不尽力,下次若自己落难我就不会帮他们,所谓‘做人留一面,下次好相见,所以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第二种情况,我的人比你的精干。虽然你带着100人浩浩荡荡冲到我面前,但我这边每个人都是叶问。在《叶问2》当中,叶问打日本人的时候说:‘ 我一个人可以打10个。 那么我的团队的作战输出力应该是20×10=200,而你的团队人员个体战斗力良莠不齐。让我们取一个平均值,100×0.5=50。那么在编制为1∶5的情况下,组织效能的对比却变成了4∶1,你的团队根本没有机会获胜。
第三种情况,作战工具强大。尽管你方的100个人都是叶问的水平,团队作战输出力为100×10=1000,理论上完胜我方,但当你们浩浩荡荡地冲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这边每个人从身后拿出一把AK47,那么你的团队必然溃不成军。若一个普通人使用强大的作战工具,可以达到以一敌百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大军也没有办法仅凭物理输出力而获胜。
第四种情况,圈层扩散。假设我的团队只有20人,但他们每个人还能继续扩散圈层,每人还能再叫到20人,那么人数就变为了20×20=400;你的团队仅靠钱来扩散,上限是1万,所以你最多能找到100人。因此我们之间的实际人数差异变成了4∶1,我方同样可以秒杀你的团队。通过圈层、借力,我的团队可以增强作战输出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团队的能力大小,不是由简单的数量或规模决定的,组织本身的能力很重要,这个能力是一种数量与质量的“化学反应”。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梳理出组织赋能的四大方向。
組织赋能方向一:提升团队作战意愿
一支军队,人数再多,如果没有作战意愿,那也只是乌合之众;而一旦有了极强的作战意愿,即便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成为虎狼之师。在企业中,有如下几类方式可以提升团队的作战意愿:
首先是企业文化建设。曹操带兵,就讲一个“快”字;白起带兵,就讲一个“狠”字;李云龙带兵,就讲一个“勇”字。企业文化是有传导效应的,新员工看老员工,老员工看管理者,需要从上到下建立起高忠诚度、高意愿、高协同型的企业文化。同时,通过榜样效应激发大家对奋斗心的追求,鼓励那些有进取心、忠诚度高的员工持续贡献力量。
其次是多样性的激励。从物质上来说,激励可以分为工资、奖金、福利三类;从精神上说,激励可以分为荣誉、压力、使命感(目标感)三类。激励的细节内容不再赘述,但对于多样性的激励来说,管理层的分享意愿、有没有多样性激励的意识则是这项工作的天花板。
第三是团队建设。重点需要关注的三个词是频率、形式、尺度。从频率角度而言,一家公司至少每半年或一个季度要有一次团建,一把手最好参加。从员工的表现度及参与感而言,一把手在与不在的时候,员工的表现度会有细微的差异——权力就是一种评价权,当评价者在场的时候,被评价者的表现欲就会增加。一个部门最好每个月能有一次团建,最好还能邀请其他部门关键人员一起参加——多一双筷子并不会增加成本,但可以很好地传递你的善意,进而促进内部协同。一个小的工作组可以随时团建,吃饭、喝酒、唱歌也是团建,形式不限,但最重要的目的则是为了拉近情感,促进内部协同。协同能力强的团队,其作战力远大于内耗严重的团队。
最后是人才绑定。汉朝没有事业合伙人、项目跟投等企业管理手段,汉武帝为了提升那些镇守边关的重臣的忠诚度与奋斗心,往往采取人才绑定的手段,比如他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那么就相当于使卫青成为其事业合伙人,等于告诉卫青:你所镇守的边关,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边关,而是“我们家”的边关。某公司采取长期股权激励,5年期的股权兑现制(前2年少,后3年多),那么若有员工做了2年准备走的时候,会发现原来大头还在后面。某公司为企业关键人才推行了一个外部进修计划,凡列入计划的员工,公司推荐其参加外部商学院的进修,并报销学费,而列入该计划的员工则需要签署三年的工作协议。上述方法都属于人才绑定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