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教育“个别孩子”

2019-10-06刘凡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了解关注解读

刘凡

【摘 要】关注个别孩子,了解个别孩子,解读个别孩子,引导个别孩子。

【关键词】关注;了解;解读;引导。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已经工作6、7年了,还记得刚踏入这个阳光的职业时,我自己还是个懵懂的孩子,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在的我变得更加成熟,有时,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也是无尽的喜爱和疼惜,看他们刚上幼儿园哭哭啼啼的,我都有点于心不忍,看见他們调皮的时候是“又恨又爱”,孩子的天性如此,这也是孩子成长的开端,指南里提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也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还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一、谈谈“个别幼儿”的行为和表现

缺点和表现力。幼儿在小班时会有这些不良行为,在每日的幼教工作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缺点较多的孩子,例如固执、任性、有时候还爱发发脾气、捣乱、说谎、打人、骂人等。这些都是在性格和行为上具有特殊、不良表现的孩子,一般称为“个别孩子”。经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这些孩子,主要还是由于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不同,接受的教育条件不同,每个家庭的教育不同,孩子受到的熏陶也就不同,在生活中经受的锻炼也大不相同,所以他们除了具有本年龄段孩子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以外,在生理、心理方面也会出现很多个性特征。

二、如何教育“个别幼儿”

这些行为方式不太好的幼儿缺点不是与生俱来,大多数都是后天环境影响。我们作为幼教人或者家长,在面对这些孩子不良的行为及性格时,只要我们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采取正确、科学的方法,还是可以改正的。但教育这些“个别”的孩子时,每次都需要花费比教育一般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现在,我们需要讨论该如何教育“个别孩子”同样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老师和家长认真了解孩子的不良性格及各种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再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将会得到改观。

1.不同的幼儿,不同对待,因材施教

俗话说:“一个人一个性格,一百个人一百个性格”,孩子们的性格亦是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优缺点,老师和家长要针对孩子们的各种爱好和性格特征,及时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解读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及特点,抓住可利用的时机,适时地加以引导教育。

2.案列分析解读、解决“个别孩子”的问题

曾记得,以前我带过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孩子。那时,我也是插班到他们班级的老师,当时他是一个纪律非常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小朋友,老师每次上课时,他都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好像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似的,多次教育也不见效果,令人头痛不已。但在一次上语言故事课的时候,他听得可认真了,一点也不分神,从头到尾都睁大眼睛听得很是入迷,而且在我每次讲完故事以后,他还会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马上因利制势,时常利用课余时间,陪他挑选一些他喜欢的故事一起阅读,每次读完我还会请他把看过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久而久之,他不但故事讲得很好,还从中学到了不少相关的知识,以及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及方法,也学会了慢慢自我控制不好的行为习惯,还成为了我们班的“讲故事小能手”。

三、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欢你,才会乐意听从,接受你的教育。教师、家长都要对孩子关心、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使他从心里愿意接受教育。对此我深有感触。去年我带的是大班,班上有一个孩子叫致远,他是园里一个非常“有名”的孩子,任性、爱发脾气、不守纪律,这些就是他的独特标签。刚开始时,他的种种行为确实如这种种标签说的一样,我从来不在小朋友面前批评他,因为我知道批评也没用,我经常把他带到面前,握握他的手、抱一抱他,轻轻地和他聊聊天,每次和他聊天,他都很开心,总是刚开始我一问,他一答,慢慢地,变成了他每天拉着我的手聊个不停,愿意和我分享他每天的各种事情和小心思。就这样,我发现他还是一个会关心人、贴心的孩子,他经常和我说道;天气冷了要多加穿衣服,雨天要记得带雨伞,骑车要小心等,这些都是他转变的开始,现在,他进步了很多。而且做事也很积极,连他的妈妈都经常夸他在家很懂事。经常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其实,孩子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赏,哪怕是一个微笑或一句表扬的话,这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尤其是那些小朋友眼中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更加渴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温柔的目光,都会让他们感动不已。然而,有很多老师把焦点放在那些乖孩子身上,往往忽略那些“个别孩子”,让他们备受冷落。作为老师,应该用放大镜来放大看孩子身上的优点,发掘孩子的长处和优点,以长补短,利用孩子的优点克服缺点,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他们都会有进步。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并提出希望和要求,这样才能使孩子有信心改正缺点。

五、灵活运用教育方法

对于遇到的“个别孩子”,在他们发脾气时,老师亦或是家长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比如,正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和他僵持下去,不满足他的无礼要求,可以慢慢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者让孩子暂时离开现场,避免他的各种情绪继续发展,等他情绪平静以后,再慢慢和他讲道理。这时,他的情绪安定了,老师再去教育他,他会比较容易接受,也能很快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及时改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为孩子付出多少,你就会得到多少,相信作为老师的我们,只要用真诚的爱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他们都会回报更多感动,平时对“个别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坚持、多一份理解,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相信这些“个别孩子”的未来也会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了解关注解读
浅谈如何与中职学生做朋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好老师就该关爱学生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以家访提升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有效性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