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藏品IP对陈展的决定作用

2019-10-06杜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杜瑶

摘 要:综合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在陈列展览中体现,而陈列展览的品质由陈展藏品的品质来决定。能否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展现文物藏品的特色IP,是决定陈列展览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藏品IP;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性博物馆;动态陈展

博物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每座博物馆所提供的陈列展览,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同时,陈列展览品质的高低则是建立在文物藏品内在价值挖掘这个硬核上的。

1 藏品IP是特色展览的魂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工作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文物藏品负载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的各种信息,是某一历史事件或社会背景的实物例证。没有文物藏品和相应的实物性陈列展览,便谈不上博物馆的设立。

IP,即知识产权,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又称智力成果权。文物藏品的IP,可以简单理解为藏品所直接展现或隐性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博物馆要尽可能地提高对文物藏品的研究水平,深刻认识文物藏品的各类价值,进而挖掘和掌握文物藏品特色IP,为博物馆量身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展览,让文物活起来,脱离单调展示的老路子,达到为人民大众提供优质和富有独特性、趣味性、知识性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

2 对藏品的深入研究是挖掘特色IP的唯一途径

现阶段,综合性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陷入到一个迫切需要求新、求变的瓶颈期。专题性博物馆或纪念性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本身具有独特价值,甚至其中有些藏品具备唯一性、不可替代性,这使它们仅利用静态陈展手段便可以使陈列展览独具特色。因此,本文的讨论对象主要是综合性博物馆。

综合性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出土或征集,虽然能够集中反映出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特征,但往往和周边相邻地域受到较为相似的历史影响,致使与相邻地域的综合性博物馆文物藏品价值同质化严重。博物馆往往较难挖掘出文物藏品的特色IP,最终使观众在参观过相邻地域的综合性博物馆后,会有陈展形式大同小异的感受。

目前,大多数综合性博物馆还局限于文物藏品的静态展示、极其简单的标牌说明、有偿讲解员辅助讲解等,有的也会设置多媒体互动终端机、辅助微信语音讲解等。对外而言,运用陈旧的陈展思路和手段能够体现的特色文物藏品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观众也仅是被动地了解文物藏品的最基本特征,大多数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一看了之。即使个别观众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藏品价值,博物馆也难以提供有效的相关了解渠道。对内而言,博物馆收藏的绝大多数藏品没有得到较为详实和科学的研究,大量隐含的特色IP更是难以被发现和挖掘出来,很难有效地展现到陈列展览中,最终陷入到观众想了解更多文物藏品信息却不得其法,博物馆藏品研究不深入而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究其本质,是博物馆研究人员没有将文物藏品价值研究透,没有将文物藏品蕴含的特色IP挖掘和掌握到。

当综合性博物馆想要设计和举办特色展览时,通常是借助灯光、主题色、展柜形式等改变陈展外部环境的途径来求新、求变,却忽略或刻意回避了最为根本的藏品价值研究和特色IP挖掘。追求了外因却舍弃了内因,最终给观众带来的参观体验也仅是先眼前一亮,后觉得换汤不换药而已。难以使观众愿意真正参与其中、主动渴望获得更多独具特色的文物藏品信息,更谈不上主动购买文物藏品相关创意产品了。

因此,想要成就精品展览,必须建立在对博物馆文物藏品详实、科学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和利用隐含在文物藏品上的特色IP。

3 文物藏品特色IP的“四两拨千斤”

文物藏品的特色IP往往蕴含在某一件或者某一类型的文物藏品中。也许有人会怀疑,博物馆数量庞大的文物藏品都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一个或者一小批文物的某一种特色IP就能够成就一个精品展览,甚至影响到后期的文创产业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故宫博物院名为“朕是如何把天聊死的”文创产品文案,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文案作者在对文物藏品大量研究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结合近乎戏谑的网络语言,极具趣味性地解释了文物藏品的内容,找准了文物藏品的特色IP,从侧面展现了雍正帝话痨的性格特征,赋予了雍正帝人性的温度,不再是死板、冷冰冰的历史人物,并将雍正帝的御笔字体印在钥匙扣、折扇、刺绣布贴、T恤等文创产品上。看似娱乐味十足的文创产品文案,依赖的却是作者对文物藏品内容的精准把握,吸引了大量观众,以四两的文化IP撬动了千斤的文创商机。

沉睡在博物馆中的大量文物藏品,如果我们不积极地研究、认知、挖掘它,如何能够找准文物藏品的特色,设计出燃爆观众兴趣点的陈展,真正使文物藏品活起来呢?

4 特色精品展览能极大促进博物馆各项事业的发展

4.1 提高博物馆知名度,成为区域文化热点

目前,許多基层综合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方式单一,缺乏特色。这样展览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本该成为城市名片、文化热点的博物馆成为冬天取暖和夏天乘凉的场所。

设计一个富含地域文化特色,到处活跃着藏品特色IP的陈列展览是综合性博物馆的追求。只有拥有这样一个让观众欲罢不能的精品展览,才能提高博物馆知名度,成为文化热点,打造金色的城市名片、文化地标。

4.2 促进讲解工作提质,强化宣传教育功能

宣传教育功能是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博物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最重要目的。现阶段,宣传教育功能的实现所依赖的最直接、主要的途径便是陈展讲解。

一个内容丰富、有趣味、蕴含科学思想的讲解是观众所需要和期待的。目前,一些基层综合性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阶段,使藏品讲解员除了硬生生地背诵出准备好的讲解词之外也再无建树。但若是一个充满特色、彰显藏品IP的精品展览,则会让讲解员有话可说。讲解员可将文物藏品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转化成讲解内容,为博物馆研究人员和观众之间搭建相互沟通、无障碍交流的桥梁。

文博系统在讲解工作中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网红讲解员让观众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知识带来的幸福感,影响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博物馆宣传教育的功能目标。

4.3 倒逼文物藏品研究,成就动态精品展览

博物馆文物藏品研究水平直接决定了陈列展览的质量。一个特色精品展览的推出,也能很好地倒逼博物馆进一步提高其文物藏品研究水平。同时,藏品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又可以及时补充和反映到陈展当中,使陈列展览成为一种动态展览,常看常新。使观众在不同时间参观展览后,都有新发现,提高观众的参与度,提高陈展质量。特色精品展览应参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模式,做到动态、自我更新、不断完善。

博物馆可将陈列展览中的展品作为研究对象,制订计划,限定时间,安排专项课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对其进行研究。同时深度挖掘藏品蕴含的特色IP,并将其转化成展览的核心元素,进一步提高陈展的吸引力,完善陈展内涵。也可以邀请地方高校、相关科研机构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面向社会广发英雄帖,提高全民的博物馆参與度,营造博物馆研究人员和全社会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4.4 积极延续IP热度,发展文物创意产业

目前文物创意产业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往往都是文物藏品研究成果显著、创意IP丰富、陈列展览特色鲜明的博物馆。这充分证明了文物创意产业不仅不影响博物馆基本功能的实现,反而可以与博物馆基本功能相辅相成、共生共促。

文物创意产业领域的先行者莫过于故宫博物院了。其文物创意产业虽起步稍晚,但起点、速度、规模却一点不落后。故宫博物院天猫旗舰店的开张营业、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琳琅满目的文物创意产品的推出,甚至还有相关游戏产业推出了以故宫历史故事为背景的系列游戏,令人无不称奇,争相竞购。

文物创意产业终究是属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衍生产业,其依赖于文物藏品本身的价值,离不开创意产品开发者脑洞大开的IP。因此,一个成功的特色精品展览在某种程度上为发展文物创意产业提供了优良的发展土壤。

文物藏品研究是博物馆最为重要的工作,拥有扎实、科学、完整的文物藏品研究成果,才能从文物藏品身上衍生出无限的创意,才能快捷精准地发现文物藏品的特色IP,才能依赖文物藏品价值和特色IP成就不断完善的动态精品展览,最终促进博物馆各项事业发展,为民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
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机制建设研究
均等化视域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新探索
浅谈社会文艺团体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提升策略
PPP: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路向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青少宫青少年阅读推广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