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培训中新媒体微课教学实践研究

2019-10-06施霁耘樊凡

新财经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施霁耘 樊凡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其核心是简短精练的教学视频,关键是激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启发思考,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深入的知识。文章讲述了在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徐州乐园试点班推行的微课程培训项目实践案例,充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多媒体便利性和互动性,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资源,达到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 新媒体微课;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2

中国自古就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等说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体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便捷而快速的传播性,迅速地在我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微营销、微电影、微课程等一系列的“微”样式也随之涌现,“微”时代的序幕已当仁不让地飞速拉开。

1 认识微课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1993年),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 T.P.Kee 提出的一分钟演讲(1995年)。当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微课的全程为“微型视频课程”,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定义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主题突出,围绕学科知识点、重难点问题、实训操作等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层层剖析,每课内容相对独立,它既可独立单元使用,也可嵌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中综合使用。同时微课程的起点也可以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简单易学。

由此可见,微课程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来表现精细化内容和实施个性化学习的总和,其核心是简短精练的教学视频,关键是激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启发思考,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深入的知识。

2 企业培训中微课的开展

企业中的培训与学校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员工不像全日制学生是以学习为主,在校学习时间完整且充足,而在企业中学员首先的身份是工作人,需要完成所在岗位规定的工作量,个人学习培训的时间是零散、碎片化的,而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等特点,一般的“微课程”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字数在300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时间随时学习,有助于優质资源共享。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非常适合作为企业培训的辅助教学资源。

基于微课程各方面的优势,我校在进行新型学徒制培训中,以“徐州乐园班”为试点,推行了微课程培训项目,充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多媒体便利性和互动性,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资源,达到优质学习资源共享,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培训。

2.1 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需求

完善的微课程除了将微型视频作为核心教学资源外,还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评价、师生互动,即视频、辅助学习资源、交流互动平台组成的完整的微课体系,其中教学设计是一堂微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将教学各要素优化的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相对于以往的视频课程,微课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并不是完整的教学,不能够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纳入微课中去,而是只作为完整教学活动中的一环,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设计可分为内容设计和过程设计。内容设计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结构的设计,针对课程内容可划分为若干个子内容或知识点,通过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视频讲解,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过程设计主要是学习情境设计,介于企业培训的特殊性,教师与学生真正面对面地进行授课培训的时间并不多,微课程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学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策略而有所区别。

首先,在课程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对理论知识的反复讲解强调,而要尽量通过实操解决问题,用完成项目的过程体验代替灌输性的讲授。其次,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地去贴近学员的实际工作,设计的项目案例应与学员息息相关。最后,可以专门就学生的学习反馈开设答疑微课,针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集中答疑,帮助学员整理学习问题、点拨疑难、总结反思,让学员能够融会贯通,最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以乐园服务班进行的摄影培训课程为例,好的课程设计应以实际的企业工作为背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为最高目标,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服务班的学员平时承担的工作内容主要为徐州乐园的服务性工作,服务对象基本为来乐园游玩的小朋友及其家人,所以培训内容也要以拍摄人物为主,尤其因儿童的活动特点,多是一些抓拍及动作拍摄。优化安排各理论知识点,将理论内容融入每次的实操课程中去,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实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提升。

2.2 教学实施要围绕学生需求

教学实施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企业培训教学中实施的是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导向,突出学生能力目标,教学实施内容与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将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引入课程,给出本次课程任务。好的课程任务应是以实际的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结合本次课程学习目标,将所学知识点融入其中的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情境尽可能是真实的,能够引发学生需求和兴趣的。与自身工作需求息息相关的课程,会引发学生最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和提高最终的教学实施效果。

对课程中的新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学的步骤是正常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一般的新课讲授都会放在课堂教学开始就进行,不过对于微课来说,作为完整教学活动中的一环,也可以放在操练初步能力之后。学员能力是在反复的、由简到难的操练过程中获得,从完全模仿“看树画树”到提升模仿“看树画林”,直至深化提高“看树画景”,反复地实操使得学员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微课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尤其是视频资源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它的便利性与时效性能够给学员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它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能有效促进学员的学习。

以乐园服务班进行的摄影后期培训课程为例,其课程的知识要点充分融入学员的工作中,将平时员工在工作中拍摄的照片作为素材,进行后期修饰。课前可要求学員将近期工作中的一些摄影作品传来,针对教学内容对照片进行后期修饰,并将过程录制成视频发给学员。这样学员可以先跟着示范操作的视频学习,在面对面教学时除了就理论内容进行梳理教学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员的掌握操作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员也能根据课程内容不断回放操作步骤,解决课堂听完后记得回家就忘记操作的现象。

2.3 课后评价要围绕企业需求

即使课堂教学结束,学员仍然可以持续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或QQ群等信息平台发布课程的拓展练习,练习提交后可先学员互评,教师再统一进行评价,使学员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能力。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点时,学员可反复观看微课上发布的课件、案例和视频等资料作为参考,或通过在信息交流平台上进行的师生互动答疑等方式获取解答。

而在学习结束后,需教师与企业双方共同进行评价考核。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完成企业要求工作内容的员工,仅仅完成学校一般的考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设计教学考核及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学员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重点是要考察能否将掌握的知识熟练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也是课程考核评价的标准。

以乐园维修班进行的岗位综合训练课程为例,在与企业充分沟通后,将维修岗位日常工作所涵盖的所有内容进行融合,进行综合训练学习,最后的考核又回到岗位上,对乐园里的大型游戏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成后授课教师和企业领导共同打分,作为考核的最终合格依据。

此次新型学徒制培训中,通过对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实际教学实践运用,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互动效果也不错,同时获得了培训企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需要冷静地再思考,通过微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何牢牢把握住培养的最终目标,使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学会、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3 结 论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已经展现了出来,对教师而言,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教研方式的创新与改革,传统的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都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而言,微课更加地“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程度和进度,个性化按需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和拓展;对学校而言,微课能够开拓更广阔的教学市场,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合作,真正做到推广移动学习,促进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2]胡蒙娜.初探“微”时代的微课[J].中小学电教,2013(7).

[3]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

[4]唐烨伟.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5]郑小军.微课可持续发展的“道”与“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1).

[6]曹洪福.微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高校论坛,2018(4).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